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数学,课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3-27 21:43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脚步越来越深入,如何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突破传统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新方式成为了如今小学数学开展教学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小学数学由于其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一直都是学生潜意识排斥的学习科目,因此在教学课堂中普遍显示出学生参与度的不高,导致课堂效率比较低下。为了充分顺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做好课堂的主人,参与式课堂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其力求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等轻松的课堂中感受知识的魅力,这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对于实现我国全面现代化、朝着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跨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教育也出现了新的要求。通过传统教育模式,学生长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接受来自教师“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此外,“一尺堂”的教学现象也比较严重,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知识理论丰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比较弱,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因此,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知识的殿堂,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阶段的初期,对于学生学习习惯、思维模式和学习兴趣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参与式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教学参与度提高,实现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的目标。
1 参与式课堂教学理念
参与式教学,顾名思义,由“参与”和“教学”组合而成。“参与”的含义从单方面来看,很容易同“参加”这个词的词意进行混淆,但其实通过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参加”可以说是某个个体或者团体成为了某个活动、组织的一员,但是可以成为具体实践活动的旁观者,而“参与”是不仅要进入某个组织、活动,还要具体地进行活动,扮演其中特定的角色。另外,“参与”还可以是被动参与、主动参与,在小学数学的参与式课堂中,“参与”属于主动参与。“教学”,由教和学两个字组成,教学其实最早出现的含义与现代的意义不尽相同,在这里,教学可以指:教师教,学生从中学习的一种统一活动,在这个统一活动中,学生可以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从而身心获得发展,最终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素养和思想品德。
在新课程标准中出现的参与式教育,有的学者认为参与式教学就是学习者在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导下,采用科学、合理、高效的学习方法,积极主动的进入每一个教学的环节,最终获取知识、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学科素养的过程。也有的学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是指教师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与教师平等交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与教师共创科学高效的课堂。通过多种文献的查询和学习,笔者认为,参与式课堂是教师为学生创设平等、轻松、趣味的教学环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实现与教师的平等交流,从而快乐、轻松地完成相应的学习目标。
2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构建价值
通过笔者的实践教学和多方渠道的了解,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如下:(1)小学班级的容量非常大,特别是班级内学生素质层次不齐,这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制约。(2)教师在开展教学时,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比较深刻,过分注重数学理论知识和概念的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和差异性,弱化了学生数学学科素养、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兴趣的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发展受到大大的制约。(3)由于教师的忽略,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比较低,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师生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导致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都难以参与到实际课堂中去。(4)教师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和同学探究的空间很少,学生在课堂中大部分机械地接受来自教师的知识教学,学生和学生之间并没有实现知识的碰撞过程。(5)忽略了评价教学的作用,很多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因此在课堂中更多的是知识和习题的讲解,评价的开展也就不了了之。
在小学数学中开展参与式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笔者阐述的问题。首先,参与式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带着快乐、轻松的学习情绪,才能让静下心体会数学知识的奥妙。参与式的课堂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地学习需要,很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次,参与式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留给学生自由探索、表达和交流的空间大大提高,不同的教学环节有不同形式的参与,满足全班学生的差异化,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就感、快乐感的推动下,更加积极的参与学习。参与式学习还可以加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学生之间思维碰撞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发展,如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从而便于教师对学生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3 在小学数学中开展参与式课堂教学策略
3.1 开展艺术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开展新课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在进行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游戏教学法、故事导入教学法和设置悬念教学法,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充分导入相关的新课内容,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学习的殿堂中,构建相关的数学知识体系。故事导入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小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少,对于童话故事这种全新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也可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整个导入更加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让学生张开想象力的翅膀,充分发散思维,进入数学的海洋中。
比如在教学一年级的“10以内数的认识”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普及“骄傲的9”的童话故事:在一个全是数字的王国中,0~9是十个关系非常好的小朋友,但是相处久了,9认为自己是最大的,因此越来越骄傲,越来越自满,于是,他对剩下的数字说:你们都小于我,我是最大的,你们必须听我的。其他的数字听了这句话,认为他太骄傲了,必须让他知道骄兵必败,因此,数字1和数字0就组成了数字10,9看到了他的朋友们组成了数字10打败了自己,于是他惭愧的低下头,发现自己太过于骄傲,从此以后9变得非常谦虚,也非常客气地和所有的小伙伴一起交流、玩耍,从此以后,数字王国再也没有纷争了。通过这样有趣的故事,深深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通过这个故事,为学生拓展了知识,原来0~9并不是数字的全部,其任意两个数字组合就可以成为一个新的数字,从而教师导出了两位数的读法,为学生讲解了基数序数的意义,充分实现了高效科学的参与式课堂。
3.2 创设师生共学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为了更好的为学生创设参与式平台,教师还要积极营造师生共同交流、学习的平等轻松氛围,让学生带着自由、轻松的心情进入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中去。“师生共学”是参与式教学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具体的学习和活动中去,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和共同探讨,不仅在潜移默化中起到督促学生学习和探索的作用,还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让学生带着充分热情的态度进入学习探索的过程中,亲身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认识钟表”一课的学习中,教师亲自带领学生进入生活情景中,拿出日常生活所用的钟表,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再看看谁观察最仔细,观察地最敏锐。学生们通过教师的鼓励,纷纷拿起自己的小表进行观察,触摸后得到了自己的观察结论。有的学生指出:我的表有三根针,每根针的长短和粗细、颜色好像都不太一样。教师可以适时带领学生对班级的大钟进行教学,为学生普及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区别和样子。而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又提出:我的表中有12个数字,每个数字之间还有10个小由一根根细线形成的小空,这些空的距离是相等的,数字的距离也是相等的。有的同学还提出:时针和分针、秒针都是往一个方向转动。通过教师的引导,每个学生纷纷开展了自主观察过程,通过深入的触摸、查看,对本堂的知识点完成了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需要表达能力,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教学效果。
3.3 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加大学生参与力度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是听了、看了就实现了知识的学习,其中还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知识内化属于一种隐性的教学方式,需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参与式教学活动,学会质疑、思考、合作等方式,逐渐树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良好的体验。
比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内的习题向学生提出问题:现在小明有1000块钱作为爸爸给他的生日礼物,他想买一套衣服,在商店中有一条短裤、三条长裤、两件外套、两件短袖(教师可以在PPT中放出图片,并附上价格)供他选择,每一个的价格在500块钱左右,他应该怎么搭配呢?学生们通过题目的阅读,通过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为小明出了不同的搭配方案。教师首先鼓励学生的搭配,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将搭配的价格规定在1000元以下,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最终给出5套搭配,并且保证搭配能够合理、好看。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最终给出方案,各小组之间开展评价。采用这样的过程,融入了合作、思考和鼓励等方式的参与式教学,充分实现了学生知识的内化,为学生带来了愉快的学习体验。
总的来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种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数学参与式课堂的创设,可以充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本身也要做好课堂的引导者和带领者,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主动学习提供很多的平台和机会。积极营造轻松良好的参与气氛、规划学生的参与动机、创设学生参与平台从而让学生不断进行实践、学习和反思,最终形成学科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和学习做好铺垫。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长征校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