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外部条件的综合利用
- 来源:新玉文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家长,外部条件,资源利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7-08 16:51
摘 要:相对孩子自身的成长家长要充分利用学校及其班级及选择,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家学传统、社会信息、旅游资源等外部条件,为其营造温馨又和谐、向往又可及的氛围,为其学有所属、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创造条件。
一、学校和班级选择的重要性
如果孩子学习的学校选好了,就相当于选择了交通工具中的高铁而非长途大巴。听说前几年北京最高的学区房,每平达到20 多万,从教育效应来说,如果你小孩的成绩刚好在临界线,正好被发掘和培养,那也值得。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可以做投入产出分析其可行性。其实地级城市也有好学校,一些中等城市为吸纳人才制定了人才引进政策,其中就有高学历如博士和有特殊贡献的专家,在义务教育期间,其子女可在市内任意学校就学。如果不是引进人才,那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资源把小孩的学校选择好,班级选择好。
(一)幼儿园、小学及其班别的选择。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小学,只要有平行班,必定有个教师配备的问题,都有优中有优的问题,即使面上说不分实验班普通班,但实际操作是有所分别的。一般来说,幼儿园、小学主要靠关系来安排班级,初中、高中则以升学成绩来安排班级。但也有操作空间,比如缴费选班,如果考得好,仍要盯紧,避免唰脱;不太理想,就要想办法了,教育不能输在起点上。读幼儿园的话,最好能参加艺术特长班,教师配备强,会教音乐、舞蹈、绘画的方面知识,这对培养小孩的专注力、观察力很有好处。读小学的话,最好能进入各种试点实验班。
(二)校外兴趣班的考量。小孩进入兴趣班的选择要考虑三点,一要与孩子的兴趣、特长相契合,二是要与孩子今后的学习相结合,三是最好能与任课的老师沟通。我们根据小孩的绘画兴趣,选择了美术课程模块,就向水彩画、国画、素描延伸,这对其专注力、观察力以至想象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三)与老师的沟通很重要。因为小孩在学校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比家长还多,关键是教师的教育作用很大!所以,一是要引起足够重视。比如自己工作忙,实际老师可能更忙,要面对几十名小孩的学习情况的了解与掌握;二是要放下面子与身段。比如家长是有身份的人,为了孩子,最好要当好家长角色!三是避免观念误区。不要认为,把孩子放到学校就是老师的事了,通过沟通让老师感到,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四是经常化的互动。对孩子的学习和行为有动态的了解,让孩子做得好的及时得到鼓励,不足的及时得到改正。这样教师与家长形成合力,教育效果就会更好。
二、各种资源利用与开发
(一)家学传统利用。好的家学传统,是难得的教育资源,一定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比如长辈方面在艰难困苦中受到磨砺,终于考上全国著名的大学;家庭再穷家长都要支持小孩读书,并尽量创造条件,有句宣传语说得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家庭学习氛围的营造,先尽量让大孩子做出榜样,同胞兄弟姊妹就沿着此路跟着就上了。
(二)职业相关性与教育资源开发。教师职业和医护职业、图情档职业、文广新系统职业,知识性要求高,其工作与知识的学习与管理关联度大,不论是繁忙的上班时间,还是闲暇的业余时间,都需要经常学习。业余时间,尽量去图书馆、去书店关注感兴趣的书籍,如果要参加考试,就必须购买指定教材、教参。特别是带着小孩去买去逛,就更有潜移默化、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了;不仅在本地买,在外地也买;不管是旅游,出差,还是回老家,总要到书店去逛去买,总有些信息发现,总有些精神满足。这似乎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你的精神很充实,心情很愉悦,你就是小孩学习的榜样。
(三)社会信息资源的利用与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一是坚持每年11 月订阅第二年的期刊。如在不同阶段订阅《婴儿画报》,《幼儿画报》,《父母必读》,《小学生优秀作文》,《中学生数理化》。二是在书店购买少儿读物。先是世界著名安徒生、格林童话,伊索寓言,1001 夜等儿童文学,中学生课外读物最好能有配套的,后来的3+2,5+3 等复习资料。三是在书亭购买《读者》文摘,《青年文摘》,《意林》等励志读物;在教辅书店根据各阶段学习的需要,购买与教材搭配的补充读物和练习试卷。四是还要好好的读与练,要让小孩准备个自己的学习笔记本,可以是好的词语句段摘选,或是好的材料、事例选录,也可以是心得体会及自己仿制、再创造。
经过这样的积累,语言材料和思想内容就不愁孩子没有写的东西了。有学者建议0-12 岁大量阅读的资料,最好是每天阅读60 分钟,阅读成绩就会在95-98 分!据上海对中小学生的阅读量有着明确要求,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达到4000 万字的阅读量,如以每本10 万字计,要读400 本,摊下来每周要读一本,达到如此惊人的读书量的话,阅读和写作水平定会突飞猛进的提高!
( 四) 旅游资源的利用与活动视野的开阔。我们每个家庭即使经济条件有限,也要计划每1-2 年都要出去旅旅游,看看外面世界的精彩。现在很多家庭都有私车,假期自驾游,可以遍览祖国的美好河山,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还能感受守规则讲秩序的风貌,还享受现代交通科技带来的便利,小孩子可以用眼、耳、手、脑全方位的感受这精彩的世界。以上诸方面,都可以适时的引导,比如乘公交可以灌输讲秩序的观念,如乘公交直行过十字路口,当前是红灯,先要让左右通行的车,还要让左转弯的车后才能通行,这就灌输了守秩序的观念。
(五)充分利用家风承传和高校旅游。在2000 年的国庆,我们一家到北京的叔叔家玩,叔叔是华北电力大学京研院的教授、博导,看到宽大带电梯的复式家属楼,就心生艳羡,看到宽大的房间、满放书籍的书橱及现代化的电脑,就倍觉浓浓的书香气氛,也体验到从市场采购的新鲜水果和超市的各类方便美食的生活品味,还获取了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成长的宝贵资料,也体验到长辈的热情、关爱,最关键的是完全颠覆了小孩心目中大学教授威严、不易亲近的形象,既有好吃好看好玩儿的,又受到高级知识分子的关爱,简直就再也不想回攀枝花了。叔叔以前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当时还带着共20 多位硕博生,他很忙,就主要带我们参观了清华、北大的校园,进入校园就感受到浓重的文化气氛,拍摄了有纪念意义的合影,听闻了叔叔当年在寒冷的冬天四大赤脚大仙的故事,参观了北大的红楼、未名湖,清华的西式建筑群、草坪广场、闻一多雕像,而且在校园的路上还意外拾得清华大学的校徽、北大的做工精致的脚踢毽子,我们简直觉得如获至宝,觉得这两件纪念品都有意义,隐隐的像是我们心中的太过理想、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一直珍藏了很久……这对小孩儿非常有激励作用,心中一直怀揣着一种向往,回来后,小孩儿从此自信满满,经常在同学面前,自豪地夸谈,我幺公是北京清华大学的著名教授!这次难忘的旅行真是收获满满,是一次极有教育意义的旅行。
参考文献
[1] 洪宝书《教育本质与规律》[M].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年
作者简介:罗兴社, 男,汉,副研究馆员,单位:攀枝花学院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