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美育课程中音乐鉴赏课堂情景式教学探究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情景式教学,美育,音乐鉴赏
  • 发布时间:2022-07-08 16:52

  摘 要:音乐鉴赏作为高职美育课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情感、思想甚至行为都有催化作用,是树立当代大学生良好审美观的重要途径。在音乐鉴赏教学之中,合理地运用情景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1 引言

  从本质来看,高职美育是指院校有计划地开设艺术课程、开展艺术活动,对学生开展以“美”的教育为重点内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音乐鉴赏是高职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情感、思想甚至行为都有极强的促进作用,是树立当代大学生良好审美观的重要途径。在音乐鉴赏的学习中,通过架设音乐情景能够使学生更直接体会音乐情绪,强化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体验,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从而达到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情景式教学在音乐鉴赏课程中的重要性

  情景式教学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高职美育音乐鉴赏课程部分,开展课堂情景式教学就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说明了“情”这一点在鉴赏音乐作品时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如果没有“情”的参与,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死板和毫无意义的。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及节奏、速度、音区、音色、调式等的变换、对比与组合,体现在音乐的音效中,形成艺术形象并抒发内心情感,这也表明音乐特有的情绪表达为运用情景式教学提供了天然的土壤。欣赏一件音乐作品时,大致会经历音效感知、想象联想和理解认识等阶段,在这些阶段中,情感体验将一直贯穿其中,因此在音乐鉴赏中如何引导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要传达的情绪,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与歌曲内容相符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高职美育音乐鉴赏课程中,开展情景式教学是进行教学模式探索的必然要求。情感性是美育的首要特性,在美育课程中创设情景,把情感作为线索,在辅导个人的情感体验,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与认识,以情动人、以情育人。

  3 情景式教学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方法探究

  探究情景式教学方法,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提高与总结,把学生始终放在首位,注重多维考察学生在课程中的具体表现。

  3.1 音乐展演法。在音乐鉴赏课程中,让学生自行分组,根据小组意愿进行乐曲选择,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进行小组音乐片段展示。通过展演,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深入感知音乐元素与魅力,并结合自身感悟与体验对音乐作品进行改编与创作。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体。经过乐曲改编与创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并在二次创作过程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与认识。

  3.2 互动游戏法。在艺术起源的学说当中,游戏说是十分重要的理论体系,众多研究者认为艺术的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游戏”,他们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体外观为目的审美自由的游戏。从古至今,美育与艺术都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在进行音乐鉴赏课程时候,游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寓教于乐。通过节奏游戏、听歌识曲等方式,教师引导游戏活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课堂游戏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音乐游戏中学习知识,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在游戏中运用知识。

  3.3 文化融合法。在音乐鉴赏课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创新意识和独立个性,因此要注重多元文化在音乐鉴赏教育中的融合。在进行中华特色音乐作品鉴赏时,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解,创设具体情景,帮助学生更具体地进入历史文化情景,更深刻地感受历史文化氛围,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

  4 情景式教学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实践路径

  在音乐鉴赏课程中贯彻情景式教学,就是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具体情景,通过多种手段,带领学生走进作品,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领悟作品境界,并通过情感升华内心世界,最终达成美育目标。

  以贝多芬的《“命运”第五交响曲》此作品课程教学为例。在这个作品的课程教学实践中,如果仅仅通过一两遍聆听,学生是很难体会到乐曲所要传达的思想与意境。乐曲一开始就是强有力的、富有动力性的四个音,如何使学生理解与感受这四个音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讲解乐曲时,通过使学生联想敲门是怎么样的音效,会带来什么的感觉等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敲门的情景,体会贝多芬称为“命运”敲门声的开头,理解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这一主题激昂有力,通过一种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气势,展示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与此同时,通过结合贝多芬个人经历的讲解,使学生在四个强有力的短音中,体会贝多芬内心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人的情感只要被激发起来、活跃起来,一种全新的力量就会在受教育者的心中被唤醒,而且会给受教育者留下长久而又深刻地印记。在音乐鉴赏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审美感受往往与情感伴随交融在一起,它涉及十分复杂的心理与生理过程,因而这种情感记忆往往比普通记忆要深远得多。因此,通过旋律、节奏、和声、调式等音乐语言激发学生领会作品中的情感,再与自我情感进行交融,更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除了通过声音音效架设情景,还可以结合相关图像视频等新媒体手段来辅助情景的进一步架设。通过视频与音频两种方式的结合,带领学生进入具体情景。在视频中,生硬的乐谱变成了或活泼的动画,原本的五线谱音符变成了骑自行车的小人。通过小人一路的骑行,来表达乐曲的行进,也寓意着人的命运、人的一生。当乐曲高低音交错时,骑自行车的小人也在前进的路途上遇到颠簸,上下起伏。乐曲与视频的双重“刺激”,结合教师讲解,激起学生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人的一生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状态与情绪,失败和胜利、痛苦和欢乐,人生的道路就像在乐曲中表现出来的是艰难曲折和满布荆棘的。详细的音效讲解和学生对视频材料产生的思想感情,交融互渗于音乐作品描绘的客观景物之中,使学生自发的在特定音乐情景中情感得到更高升华,内心深处对作品产生共鸣,使教学的效果,特别是课程思政的效果得到显现。

  5 结语

  情景式教学就是要永远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而教师只是作为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激发与调动学生,把整个课堂变“活”,情景相互交织。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开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在开展情景教学时,更应该结合美育课程的特殊性质,选择合理的情景模式,并根据学科特色制定好具体的实施策略,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谢嘉幸, 郁文武.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 修订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冉红. 情景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心理学课教学中的应用[J]. 心理月刊,2020,(7):58.

  作者简介:苏梦琦(1996- ),女,汉,四川省南充人,南充科技职业学院,专任老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