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价值,应用策略
  • 发布时间:2023-07-09 21:10

  徐广清

  (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莺窝村完全小学)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改实施,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对学生巩固语文知识以及提高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具有重大作用。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进一步阐述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价值,并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价值;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5-005-01

  探究式教学法,顾名思义,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现行的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和探究,并通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质疑、讨论与探究的机会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与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法,既是迎合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又是实现语文高效化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探究式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相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来。首先教师应当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主体,并为他们提供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获得真正的教学意义,并通过独立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第一,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性思维。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侧重于数据收集和阅读。小学生必须在课堂内外收集和阅读大量的语文信息,分析和探索相关语文知识;第二,探究式教学方法也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教学,它主要通过改变灌输的教学模式,对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研究问题来灵活地适应各种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探究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这样能让小学生身心放松,适合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然而就当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来看,多数教师依旧沿用以往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而语文教材多以文字为主,这让本就枯燥的课堂更加压抑,小学生则会产生抵触情绪,无法融入到学习中,课文内容理解的不够透彻,语文相关知识也掌握的不够扎实。因此,教师应改变这种现状,在课堂上实施探究式教学法,为小学生营造有助于高效学习的氛围,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将小学生带入其中,使其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引发小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更好的体会其创作意境,同时深刻领悟课文的内涵与中心思想。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本篇课文以写景为主,作者从多个方面描绘出了景色优美、物产资源丰富的西沙群岛,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但是由于此阶段的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于课文中的西沙群岛并不了解,这样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就无法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其创作意境。语文教师此时就可以创设探究教学情境,比如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视频或图片播放给小学生。使其能够通过观看视频有更直观的视觉体验与心灵冲击,同时将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上。教师再积极鼓励其对课文具体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更能激发小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可见创设探究情境有助于小学生更加深刻的领悟课文内涵与中心思想,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促进学习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加强小组活动,提高探究能力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只要采用“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为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但是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高。探究式教学法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在课堂中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主要由于探究式教学法更加看重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中授课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小组谈论的方式提升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授课教师需要对以下两个方面问题引起足够的关注,分别为:第一、授课教师在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组时,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分组形式,切不可为了方便直接按照座位顺序进行分组。良好的分组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确保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第二、分组结束后,授课教师应当为每一个小组提供明确的合作任务,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鼓励学生真正参与至讨论过程中,并在任务的指引下,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

  (三)应用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主进行探究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填鸭式”地向学生解释和分析文本内容。这样,整个课程成为教师的单方面活动,既无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又无助于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信息技术凭借其独特的强大信息检索、存储和共享功能,具有比传统教学方法无与伦比的优势。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并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例如,在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时,上课前,让学生分组学习,并使用信息技术从网络上收集当地民居的图片和文字,将其制作成幻灯片,由图片、文字和视听集成。在上课时,可要求每个小组将代表派到讲台上,以介绍和解释该小组制作的幻灯片。这样,允许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独立探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主题的认识,提高其知识水平,还可以通过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来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在“双减”的大环境下,教师应主动进行教学过程调整和优化,使探究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积累知识,内化知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雅琼.通过群文阅读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3(09):63-65.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