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微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小古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 发布时间:2024-03-22 16:51

  汪静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万达实验学校四川广元628000)

  摘要:小古文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有着短小精悍、意蕴深远的特点。学习小古文,学生不仅能领略到语言之美,还能从中习得古人的美好精神品质以及做人做事的智慧。而要想学好小古文,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有效的方法和技巧。立足于此,文章着重探讨了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助力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4)1-007-01

  小古文具有古代文言文的特征,且所讲的道理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小学生。教师应把握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结合语文课标理念,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小古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小古文的过程中,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感受古人的智慧,汲取其中的文化精髓,实现个人品质及素养的熏陶和发展。

  一、把握学生特点,着重培养小古文学习兴趣

  1.循序渐进中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小古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从简单到困难,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把握小古文的叙述方式和文体特点,并逐步掌握古文的学习难点和重点。

  2.借助趣味故事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以趣味化、生动化的方式去开展小古文教学,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其感受到小古文的魅力,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书戴嵩画牛》为例,教师可从故事背景入手,为学生延伸出文章背后的趣味故事,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他们了解该古文的创作契机。实践证明,通过趣味故事的引导,不仅可以满足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还可让学生对该古文的感情基调有较为深刻的感知,并逐渐在脑海中构建出基本的画面和意境,从而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文章。

  二、引导趣味朗读,强化对小古文内容的理解

  1.积极朗读,体会古文语言。教师要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优势,并在朗读前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置部分提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小古文,并从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种方式,既可以顺利进行教学,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加深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古文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学奕》为例,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版本的文本,再引导学生齐读《学奕》,并要求学生在朗读时,需要注意字音的标准,句子的流畅性,并把难以阅读的字词标注出来。这个时候,教师可告知学生学习古文的秘诀就是要尽量多的读,教学中,教师可先组织学生默念课文,然后由教师念文章做示范,学生跟读,最后让学生大声齐读。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内容,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并尝试自主解决问题。这样,通过明确的阅读目标,可使学生在每次阅读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对小古文的理解和感受也会逐渐变得深刻。

  2.文白对读,加深古文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言文与白话文在同一段落中的表达形式进行比较,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在此过程中,更能突出小古文的文体特点,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小古文的语感,进一步降低其对文章的理解难度,使学生能直观体会到古人的叙事风格。在教学《学奕》一课中,教师可指定一位学生来大声朗读课文,然后请其他学生仔细地听,看该同学在朗读时断句是否有误。在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朗读节奏。在读完了课文后,教师与学生可就读后的感受进行交流,并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反复朗读。通过这种方式,可帮助学生更为完整地把握小古文内容,这样的教学效果势必要好于简单的课文讲解。

  三、多元教学方法,训练学生小古文阅读思维

  1.文本对话,激活思维。教师要先教授学生词汇,让他们在掌握了关键词汇之后,再引导他们去理解和探究其小古文中的涵义。而要使学生掌握所学的小古文的精华,就必须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寻找作者的思想核心,并将作者的思维模式与自己的思路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以《两小儿辩日》为例,教师可借助设问,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其积极思考:在本文中,两个孩子之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他们的理由是什么?他们从什么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他们的理由是否能够支持他们的观点?两个孩子为什么要嘲讽孔子?各位对此事有什么意见?教师要善于抓住那些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点,利用小古文教学训练学生的思维,促进其阅读能力、语言能力等得到持续提升。

  2.阅读理解,发展思维。学习古文,最关键的是要用古文思维来进行思考,借助小古文的学习,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两小儿辩日》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古文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联想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如对课文中“孰为汝多知乎”中的通假字“知”字进行讲授时,让学生体会该汉字的含义,并运用到小古文理解中。这种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一些古代的文字。在此期间,教师要注意到一些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古文词汇,如“走”“跑”等在个别文本中的意思,不要把这些词汇混为一谈,以免造成学生的错误记忆。此外,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透过汉字的发展历程,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汉字演化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彻底理解古文文字所蕴含的意思,才能体会到古文的妙处。

  3.群文阅读,拓展思维。在进行古文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延伸、比较所学的小古文,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其知识储备。以《囊萤夜读》为例,教师可以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先让学生理解到《囊萤夜读》故事中蕴含的“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的道理,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与之类似的故事,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等,再鼓励学生阅读后尝试自译,或者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并与所学课文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阅读思维,使其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理解问题。

  四、结语

  古文中往往蕴含了古人的审美和智慧,学习小古文,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小古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趣味朗读,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为其将来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兴华.小学语文小古文教学“四法”策略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2):26-27.

  [2]陈敏华,周凯迪,李婧.小径,通向花园——聚焦小古文教学[J].湖南教育(B 版),2022,(11):26.

  [3]付丽.趣学古文,其乐无穷——小学小古文教学方法探究[J].湖南教育(B 版),2022,(11):29-3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