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浅论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 发布时间:2024-03-22 16:54

  张丽丽

  (吉林省辉南县石道河镇中学吉林通化135108)

  摘要:目前的语文教学课堂质量的提升,也会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就是在新课改实施之后,教师的教学思想不能完全转化到新时期的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的开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初中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构建和文学思维的产生。通过不同的文章阅读和赏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根据不同的语文内容和传统文化知识的交流和培养,让学生能从学习实践中吸取更多的文学精髓,提升和巩固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4)1-013-01

  目前的语文教学课堂质量的提升,也会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就是在新课改实施之后,教师的教学思想不能完全转化到新时期的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的开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初中语文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构建和文学思维的产生。通过不同的文章阅读和赏析,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根据不同的语文内容和传统文化知识的交流和培养,让学生能从学习实践中吸取更多的文学精髓,提升和巩固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组织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在收集各种词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还可以让学生有效地阅读,掌握不同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效地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素质提升。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自然的美,通过阅读理解字里行间的情感,理解词语在这个语境中的意义和功能,并摘出一些短语和句子让学生练习精读,并做适当的摘录。

  二、利用多媒体开展导入,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课堂导入在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不断引导学生自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为了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介绍,创设合适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如《女娲造人》一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集有关影视资料,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小组合作学习

  鉴于提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基本素养提高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在初中教育中的体现。由于初中知识的高度相关性和完整性,学生往往必须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解决和分析问题,才能优化教育效果,促进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在确定小组合作的目标时,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基本上是掌握作者和作品的常识,掌握文章的描述方法和修辞方法,并记住新生字、短语和句子。对于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精彩短语,我们需要注重阅读和思考,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掌握团队合作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多元理解。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态度和价值观,正确理解成长中的喜怒哀乐,学会勇敢地面对人生和失败。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中,教师提问:“两种不同的生活观念的主题是什么?作者如何回忆过去的?什么是具有实际意义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遇到挫折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具体主题学习,使教育目标更明确,让学生在明确目标的框架内开展小组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为高效教学课堂做贡献。

  四、合作学习强化学生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有教、有些、还要有实践,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讲课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不同,制定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案,不要以为的单一化讲解,要多从学生角度出发,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互动中,为了能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分析,既能满足学生表现自我的愿望,又能指导学生互相学习的机会,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和鉴赏能力。

  比如,学习《故乡》时,这样的白话文,学生的阅读的会更轻松,教师完全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在一旁引导,通过语文的阅读,让每个小组表达阅读后的体会。结合文章中的例子,进行总结和分析,最后经过小组先讨论形成一致意见,有一名学生进行表达。鲁迅先生的作品,多数都带有批判性,由于年代不同,学生的理解层次也不会很深刻,教师要在最后的总结中,进行细致的分析,传授学生鉴赏的角度和技巧[3]。教师要从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再加上文章的内容中的细节,全面的分析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分析文章和概括主旨是不同层次的内容,所以教师要不断的锻炼,也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教师要严格遵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围绕着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教学,激励学生运用创新的学习思维来理解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教师也要变换不同的语文课堂模式,调动教学氛围,让学生用最饱满最积极的态度,去理解和学习语文知识。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教育也需要不断的变革,教师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思维和前沿性的教学眼光,让学生能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吸收到丰富多彩的语文知识,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运用核心素养理念,去优化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也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全面的改善师生关系,才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才能更好的展现语文课堂应有的活力。

  “问渠若得清如许,须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是就是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新课程的理念精神,只有牢牢把握这个精神内核,克服传统教学中行为主义的种种形式主义现象,坚守语文课程的本质规律,以学科特征、文学艺术基本素养为基础,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在柔性交流碰撞中生成知识,在理性思维探究中升华思想,语文课才能越上越精彩,语文课的高效才能体现出来,语文课程的改革效果才会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张聚仓.核心素养下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文学教育 (下),2021(03):147-148.

  [2]张燕平.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123-124.

  [3] 苏会平.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语文教学有效性探究[J]. 学周刊,2021(10):77-7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