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高校服务学生心理健康的多种举措

  • 来源:留学
  • 关键字:服务,学生,心理健康
  • 发布时间:2024-05-08 17:01

  文_刘煜

  近年来,随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竞争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多发。这些问题不仅对学业,还对学生的生活与未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针对此类问题,不同国家的学校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帮助学生缓解各类心理健康问题。

  美国:以工作坊形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美国拥有全世界领先和高效的心理教育设施与服务。早在1910年,普林斯顿大学便成立了第一所心理卫生服务机构。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已有至少20所公立及私立大学在其健康服务中增加了心理卫生这一项目,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目前,多数美国院校拥有自己的心理咨询机构,并由专业人士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各项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范围也逐步扩大至就业咨询、团体咨询以及研讨会等各个方面,部分学校还专门设立了健康图书馆或健康资料中心。以哈佛大学为例,其健康服务中心的使命和任务是“To heal,to care,to educate(治疗每位病人,关爱每一位学生个体,教育与服务整个社区以及关注健康和与健康有关的事务)”。哈佛大学认为,好的健康是保证生命质量的最重要因素,而好的健康生活方式至少包括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精神和健康的环境三个方面。为向更多学生提供评估、治疗、教育和咨询,健康服务中心下设了医疗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健康交流中心以及学习咨询处等多个部门。不仅如此,哈佛大学还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工作坊和讨论小组通常会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发展的相关主题切入,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人际支撑、技能锻炼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基于保密和尊重,学生们会在一个共同信任和一起探究的语境中,倾诉自己的担忧,缓解内心的焦虑。

  芝加哥大学通过身心健康促进机构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学生咨询中心组织的工作坊活动,其中包括了压力管理以及学习方法两方面内容,具体分为如何控制自己的思想、运动的益处、利用冥想减压、克服公众演讲的压力、心态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解决拖延症的麻烦等内容。这些定期举行的工作坊活动利用轻松的氛围帮助学生缓解身心压力,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形式帮助学生们达到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的目的。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拨打24小时心理健康支持热线,随时随地联系学校的心理治疗师,缓解各类心理问题。

  获得正规认证的心理咨询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加专业的咨询建议。南卡罗来纳大学的咨询和人类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有正规心理认证证书的心理学家、专业咨询师、社会工作者,以及多名心理学家和咨询实习生、硕士和博士生作为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除了为学生提供传统的个人咨询服务外,还提供各种专门的咨询和外展计划,旨在提高南卡罗来纳在校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英国:更具亲切感的朋辈辅导

  基尔大学作为二战后英国的第一所新大学,1962年为学生设立了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提供从职业指导到个性治疗的全方位咨询服务,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服务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英国大学联盟还出版了《高等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政策和实施守则》,鼓励各大院校成立工作小组来检验本校与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政策和实施情况。

  近年来,英国高校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发挥科研优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另一方面为学生们出台了防治心理问题的关键措施。不少高校采用共生(Co-production)的方式,在保障心理健康的所有阶段与学生共同决策。比如,英国大学联盟与西英格兰大学、卡迪夫大学和约克大学试行了共生策略,在伯明翰大学试点组织了“学生倾听项目”,倾听学生对高校心理健康的支持及意见和建议。英国学校强调整体高校的概念,以构建心理健康社区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与此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融入课程之中,是很多学校采取的有效手段,比如,西英格兰大学将心理健康知识整合在建筑环境学生的专业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绿色空间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联系,并设计一个促进身心健康的建筑。

  牛津大学在英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中具有代表性,学校的两个心理咨询机构分别为隶属于学生健康和福利部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和专为教职工服务的“大学职业健康服务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起,牛津大学启动了朋辈辅导这一特色心理咨询服务,其中“朋”指的是值得信赖的人,“辈”指的是年龄相同或相仿的人,“辅导”指的是运用心理学方法对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援助的过程。新生周时,学校会招募一批学生对其进行10周的系统培训,每周设置不同的主题,例如如何与陌生人沟通(什么是有效的提问方式,什么行为方式是欢迎别人,什么行为方式是不欢迎别人);非言语沟通技巧(识别并给感觉命名、倾听练习);如何有效地为他人提供建议;如何帮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如何帮助处于极端状况的人,如有自杀倾向的人等等。相比于专业心理咨询师,朋辈辅导具有一定的优点,比如群众基础扎实,具有更强的同理心、亲切感,在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效率,能及时地帮助到学生,且不分时间与场地的限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英国高校心理咨询通常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以剑桥大学为例,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中心预约,当来访者第一次预约后,咨询中心会根据来访者自述的问题为其安排咨询师,尽可能满足咨询者的要求。除了一对一方式外,学校还会通过主题工作坊等各项活动,帮助在校大学生解决处理人际关系、缓解学业压力、正确管理时间等心理相关问题。

  日本:分级进行心理咨询工作

  日本的心理咨询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3年,东京大学成立了第一个学生咨询室。随后,京都大学、山口大学、东北大学、名古屋大学等国立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等私立大学也先后设立了学生心理咨询室。日本不少院校的心理咨询机构都挂靠在学生工作部门,这些部门重视对心理障碍学生提供精神援助,通过学生咨询室、保健管理中心、心理障碍学生支援室等来进行相关心理辅导工作。

  日本大学心理辅导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指导与服务,排解压力、解答疑惑,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咨询主要包括学习类、生活类、心理类,以及精神健康类四个方面。日本高校的心理咨询还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面向全体学生,主要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环境,促进学生发展与掌握人际交往技能;第二级针对出现各类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为他们解答学习、心理、社会和升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早期预防与干预;第三级则是针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特别援助,该心理援助主要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师、家长和学校组成援助小组,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制定个别心理咨询计划。

  以富山大学为例,该校设置了无障碍沟通支援室综合交流部,属于大学学生支援中心。该支援室以让产生心理障碍的大学生适应大学环境为工作出发点,倾听受助学生心声,并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完成学业。富山大学无障碍沟通支援室的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学生慢慢地愿意敞开心扉,谈论自己、反省自己,也变得希望和“朋辈伙伴”交朋友。支援室还为学生们创造了小组型沟通交流空间“午餐实验室”,以满足学生们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需求。在“午餐实验室”中,有着相同烦恼、相同愿望的学生能够聚在一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消解“与人交往的恐惧”,彼此获得交流的乐趣,重新找回“一度遗失的对自我的信心”。

  加拿大:提供整体健康服务

  加拿大高校中心理咨询机构通常隶属于高校的大学生服务中心,该中心由就业指导中心、家庭服务中心、原住民族学生服务、学习咨询与服务、医务所、国际学生中心、心理治疗与学生宿舍管理八个分支机构组成。加拿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现了“整体健康”的理念,即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同等重要。比如西蒙·弗雷泽大学的健康与咨询中心明确提出“在学生求学过程中提供整体的健康护理”。该校的健康与咨询中心不仅提供心理辅导,还为学生进行各种健康知识的普及,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毒品等。女王大学提出的促进健康计划也包括了心理健康以及饮食健康、体育锻炼等与身体健康相关的内容。

  加拿大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通常为选修,多采取研讨班与讲座的形式开展,例如,麦吉尔大学的研讨班会围绕“健康的人际关系”“为什么肥胖”“对博士生的支持”“对丧失亲友者的支持”“应用于压力调节的冥想”“职业规划和找工作的技巧”等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多伦多大学设立的“大学新生适应”项目,旨在让大学新生能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该项目通过讲座、交流活动、午餐会、集体旅行等方式,为学生与专业咨询人士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以此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打破人际交往障碍。

  加拿大高校的心理咨询活动几乎涵盖了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领域,学生可以在学校的服务中心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这些心理咨询师通常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比如,多伦多大学的从教人员往往拥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心理学专家又是拥有执照的高级心理咨询师,而想要获得心理咨询师的职位至少要拥有心理学硕士学位,同时拥有两年以上的心理咨询经验,而拥有处方权的心理医生还必须同时具有医学教育背景并获得精神科博士学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