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在工程建设招投标中创新应用研究

  • 来源:中国招标
  • 关键字: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创新应用
  • 发布时间:2025-03-14 16:07

  文/陈延超

  【摘要】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批新兴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如何创新应用新兴数字技术,并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招标投标质效逐渐成为当下研究热点。文章以工程建设招投标数字化转型为背景,深入分析新形势下数字技术发展要求,全面梳理数字技术应用现状,旨在探索先进数字技术在工程建设招投标中创新应用,为促进工程建设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而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数字技术;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创新应用

  标投标市场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与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关键构成部分,在服务社会公共利益、提升政府公信力、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数字技术作为工程建设招标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能够极大地提升招标投标效率,降低交易制度性成本,提高市场透明度,如何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数字技术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中的创新应用,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升行业竞争力和激发市场内生动力的必然选择。

  新形势下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数字化发展需求

  国家发展战略要求

  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电子系统建设,实现系统间或平台间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同时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开展智慧监管。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创新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动招投标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发展,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推广实施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加快实施全流程数字化监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就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和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交易项目全流程公开管理。

  现实需求

  1.提高招投标效率基本保证

  数字化平台能够整合各方数据资源,快速获取投标人的相关信息,如企业资质、业绩、技术能力等,方便招标人快速找到符合要求的潜在供应商,特别是在邀请招标中确定合适的潜在供应商。另外,投标人通过数字技术能够及时获取招标项目的详细信息,包括项目规模、技术要求、工期、资质要求等,从而快速响应并编制投标文件。

  2.实现公平公正交易的根本保障

  通过数字化交易平台,将招标信息及时向全社会公开,方便潜在投标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投标人获取招标信息,确保所有潜在投标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招投标活动。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对投标人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挖掘,识别潜在的围标串标团伙,保障交易的公平公正。在评标过程中,应用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辅助评标委员会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可以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评标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为合理确定中标单位提供有力支持。

  3.降低交易成本的内在要求

  数字技术在招投标中的应用,减少了投标人因制作招标文件带来的纸张、印刷、装订等成本。同时,数字技术在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中的应用,减少了交通、住宿等费用。同时,数字技术对投标人的报价进行深度分析,结合其提供的技术方案、工程建设方案等因素,筛选出既能保证项目质量又能降低成本的最佳投标方案,选择最具性价比的投标人。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数字化应用现状

  招标投标数字化应用不断丰富

  全国各地通过交易平台数字化建设,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一网汇聚、跨行业聚合共享和智能化分析应用,构建“数字+公共资源交易”新体系。例如,潍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电子服务系统、监管系统、交易系统、档案系统与音视频资源库数据的联通,交易主体均可通过相应权限即可在线查看或办理相关业务,满足市场主体全时段、全场景下的交易需求。

  数字技术在开标与评标中得到常态化应用

  数字技术在开标中创新应用,招标人、投标人等相关人员无须到开标现场,线上便可完成签到、投标文件解密等操作,并以网络视频会议方式完成开标整个过程。在软硬件系统支撑与保障下,不同地域的评标专家在线即可交流、评审与打分,实现不同地域专家资源的共享。深圳市引入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并将其与大数据、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融合,打造形成“BIM+大数据+GIS”的招投标新模式,推动工程建设招投标向数字化、智慧化、可视化的跨越式转变。

  合同实现数字化管理

  凭借“互联网+”合同在线签署新功能,招标人与中标人在线即可电子签章,完成合同的在线签订。另外,部分地区创新将合同签订和变更环节在交易系统的基础上向移动端延伸,将掌上交易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监管数据库全线融合,手机移动端与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交易系统、监管系统数据实时交互,实现合同“掌上签”。

  实现智慧化监督

  通过大数据分析功能,监管部门可以对招标投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投标异常行为,为打击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提供线索和证据。同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减少可能出现的重复性劳动,监管效率得到切实提升。潍坊市作为山东省强化招标投标智慧监管试点单位,打造招投标大数据智慧分析预警平台,可对投标文件雷同性分析、交易主体异常行为动态预警和交易风险行为“预防式”监管。

  工程建设招投标数字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数字技术开发与应用缺乏统一标准和长远规划

  因不同交易平台建设采用不同标准,导致不同平台或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传递受阻和系统运行效率不高。各个数字化平台建设单位根据自身的短期需求,进行数字技术应用系统的开发或引进,缺乏对数字技术开发建设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导致数字技术难以在不同平台系统之间实现有效集成应用。

  法律法规不完善

  一些新数字技术应用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监管依据,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出现法律风险和监管空白。例如,区块链技术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中的应用涉及数据产权、智能合约的法律效力等问题,目前法律法规尚未对此进行明确规范,难以对招投标活动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另外,在一些区块链应用试点项目中,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在法律认可度上存在一定争议。

  观念转变困难

  一些工程建设招投标主体对数字技术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较低,仍习惯于传统的招投标方式,对新技术的应用存在疑虑和抵触情绪。例如,部分招标人担心电子招投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部分投标人对新技术的操作和应用不熟悉,影响了数字技术应用的效果。

  工程建设招投标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展望

  大数据智能分析创新应用

  大数据智能分析能精准为投标人画像与评估,收集整理投标人企业基本信息、历史业绩、信用记录等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构建投标人画像模型,全面、准确地评估投标人的实力和信誉。另外,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静态基础数据+动态投标行为”两个维度构建“供应商大数据画像”模型,并将画像进行直观可视化展现,为采购人制定采购策略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信息。

  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

  运用区块链技术将招投标文件、开标记录、评标结果等关键信息上链存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解决了跨区域交易时交易主体重复注册登记、重复提交证明材料、业绩信息造假查证难等问题,破除地方保护壁垒,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创造有利条件。引入智能合约技术,根据预先设定的条件自动触发合同签订流程,自动查验相关文件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并执行预付款的支付操作,极大提高了交易速度,保证资金流转的安全。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创新应用

  招标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建筑工程虚拟模型,让投标人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项目的全貌和细节,有助于投标人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投标方案。评标中,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对预先选取好的评标文件在虚拟现实场景下进行操作、评审、打分等,来完成评标工作。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信息和真实环境进行叠加,为用户带来增强的视觉体验。

  人工智能辅助评标创新应用

  运用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投标文件开展智能分析,如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技术,快速将投标文件中的关键信息与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自动比对,及时将可能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内容提醒评标委员会。利用逻辑回归算法搭建风险预警模型,对规避招标、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行为实行精准化、高效化预警监管。根据历史评标数据和专家经验,建立评标模型和知识库,对投标文件进行综合评价和打分,并给出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为评标专家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提高了评标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结语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实现了智能化、高效化、透明化,为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赋予新的契机与活力。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技术集成、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监管模式等多方面的挑战,这就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各方相互配合,健全配套措施,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工程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单位:潍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参考文献:

  [1]陈金玉.基于供应商大数据画像的采购策略智能制定[J].招标采购管理,2018(12):30-32.

  [3]陈晨,李志杰,王亚,等.基于VR的虚拟现实评标可视化系统设计[J].现代信息科技,2023(02):26-29.

  [4]鲍相宇.基于OCR技术的智能辅助评标解决方案探讨[J].招标采购管理,2018(07):56-58.

  [5]刘谦.新采购新交易——基于可视化大数据的数字化交易[J].招标采购管理,2018(02):17.

  责编:辛美玉;编辑:张曼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