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意外来客
- 来源:《师道》(人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课堂,教育,契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4-08 16:04
庄艺瑾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每一个看似平凡的瞬间都可能蕴含着宝贵的教育契机……
那是一个很平常的工作日,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准备开始一天的课程。然而,在巡视课堂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情况:班上一位平时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小真,正偷偷地在桌下摆弄着什么。走近一看,居然是一只活生生的甲鱼!
初时,我只觉得生气:“这个调皮鬼,昨天刚挨了一顿批,今天怎么又给我搞事情?”又觉得好笑:“天啊,我的课堂里还能有这么个意外来客!”可看着他脸上惴惴不安的神情,我转念一想,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奇心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动力源泉,与其直接制止,不如顺势引导。粗暴的批评、没收或许能立刻恢复课堂秩序,但从长远来看,却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热情。于是,我决定采取一种更为温和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方式来处理。
我首先以平和的语气引导小真将甲鱼安全地放置在一个透明的敞口盒里,随后将盒子放置到关闭了灯光的投影仪下。一时间,教室里暗流涌动,学生们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情,纷纷伸长了脖子,却又不敢贸然出声,生怕引来我的批评。我面带微笑,声音平和地向全班同学提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大家对它一定充满好奇,那我们就以它为对象,来一次特别的观察活动吧。”话音刚落,教室里瞬间热闹起来。
一位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发问:“老师,这是乌龟吗?”未等我回应,带甲鱼来的小真就抢着说:“不是!这是鳖。鳖的体型比乌龟更扁平,而且它的壳上没有花纹。还有,鳖的头和四肢无法完全缩进壳内,而乌龟在受到威胁时可以将头、尾和四肢缩回龟壳里。”没想到,这小子虽然学习不认真,但还是挺了解这只小动物的。我忍不住对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接着,我肯定了小真的解释,并补充说:“没错,而且鳖还有一个更常见的别名,叫甲鱼。”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甲鱼的外形、动作,并鼓励他们以此为灵感,撰写一篇观察日记。课堂上,思维的火花在跳跃。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描绘着甲鱼,有的专注于它的外形细节,说它的壳像盾牌,脚趾像鸭蹼;有的则对其动作展开丰富的想象,甚至模仿起甲鱼爬行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随着课堂的深入,学生们逐渐沉浸在了观察与记录的氛围中。同时,我也注意到,小真在这个过程中格外认真。于是,我走到他旁边轻声鼓励道:“只要你用心写好这篇观察日记,放学的时候就可以把甲鱼‘赎’回去。”这一激励措施既避免了正面冲突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又给予了他一个展示自我价值的空间。当看到他投入、专注的模样时,我知道他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义。
这时,一位同学申请把甲鱼翻过来,想看看它的腹部是什么样子的。他走上讲台,小心翼翼捏住甲鱼壳边缘,轻轻地将它翻了过去。然而,甲鱼并不愿意配合,一个发力便迅速翻回了原位。见状,那位同学又尝试了两次,但每次甲鱼都以惊人的敏捷恢复了正姿。台下的同学见状,出声制止:“别动它了!它被你翻来翻去的,好可怜。”还有同学发现,甲鱼好像没有刚开始那么勤动弹了,她担心地问:“甲鱼是不是死了?”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关切。
看到这一幕,小真主动请缨:“老师,我去给它加点水吧,它平时都喜欢有水的环境。”有了水分的滋润,甲鱼一下子活泼了起来,行动速度也明显加快了。这一小小的改变,不仅让甲鱼恢复了生机,也为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我趁机对全班同学进行了生命教育,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每一个生命都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奇迹,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去珍惜。甲鱼虽小,却同样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它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移动,都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礼物。通过这一生动的实例,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学会了以一颗温柔的心去关爱生命。
在这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上,同学们仔细观察,文思泉涌,写出了许多妙趣横生的句子——
第一次近距离观察,我才发现,甲鱼的嘴巴长得跟海马的嘴巴很像。小浩跟大家说,甲鱼是有牙齿的,会咬人。(小萱)
甲鱼的头是尖尖的,不像乌龟那么圆。它的头部前端还有两只圆溜溜的眼睛,不过在黑色皮肤的掩盖下不是那么显眼。它那长长的脖子时不时伸长缩短,有趣极了。(小逸)
甲鱼的壳就像一个圆盘一样覆盖在它的背上,没有乌龟那么明显的花纹。(小轩)
最让我惊讶的是甲鱼的脚,它们竟然像鸡爪一样锋利,趾间还有白白的蹼相连,若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呢。它的肚皮是黑黄相间的,可真好看啊。(小喻)
起初,甲鱼在盒子中几乎不怎么动。可当倒了一点儿水进去之后,它的速度就直线上升。不过,这家伙好像不太聪明,总是用脑袋怼着盒子边缘,手脚不停前后摆动,就像在划船一样。它那可爱又灵活的模样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小彦)
甲鱼的前进速度其实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慢,它在盒子里跑得飞快,时不时就从投影仪的画面里消失不见,老师不得不频繁调整角度来追踪它的身影。它在盒子里还很不老实,总是要爬到盒子的边缘,伸长了脖子,好像在想着怎么逃离这个地方。(小雷)
甲鱼可不乐意让我们困在盒子里,它溜达到盒子的角落,手脚并用,开始奋力向上爬,一心只想离开这个盒子。这个角落爬不上去,它就会换一个角落继续努力。右“手”一滑,左脚就再一蹬。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继续想办法,真是执着呢。(小铧)
同学们一看到甲鱼,眼睛都亮了,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老师轻轻地把甲鱼放在讲台上,让大家仔细观察。突然,它转弯的时候,身体不小心翻了过去,露出了黄黑相间的腹部。这时候,我们才惊讶地发现,这只甲鱼竟然是有尾巴的,不过非常短,而且是半透明的,十分不明显。课后我查阅资料得知,“雌鳖尾短,雄鳖尾长”,看来这只甲鱼是个可爱的女孩子呀。它真给我们这堂语文课增添了不少欢乐呢。(小誉)
当天所有课程结束后,我信守承诺,如约将甲鱼交还给了小真。他接过甲鱼,脸上洋溢着感激与喜悦的笑容,坚定地对我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会在课堂上玩东西了,我会好好爱护小动物的。”
这次课堂上的小插曲,就像一颗温暖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田种下了关爱自然、尊重生命的理念。我相信,这颗种子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发芽开花,成为他们人生中一份珍贵的记忆,伴随他们成长,引导他们以更加温柔和敬畏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
这次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经过适当的引导和巧妙的设计,转化成为一次充满温情的教育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灵活性与艺术性。我们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生硬的纪律要求,而应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教学策略,秉持尊重与引导的理念,善于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契机,将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得到成长与启发。如此,方能在教育的田野里,培育出心灵丰盈、品德高尚的花朵。
同时,这次“甲鱼风波”也让我更加坚信赏识教育的力量。借由鼓励学生观察记录甲鱼之举,我让小真这样的后进生感受到尊重与信任,从而激发其学习动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也使全班同学在观察与写作中提高了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播撒下关爱生命的种子。这便是教育的魅力所在——于无声处润心田,在细微处见真章。
(作者单位:广东汕头市杜鹃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