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京津和瞿瞿 图/ 王会慧
“咦,这是什么地方?”正在博物馆里参观的瞿瞿,无意中推开了一扇门,发现墙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时间博物馆里收藏着过去的故事、现在的时光和未来的希望。你想知道我们现在看到的地方,过去是什么样子,未来又将是怎样的吗?
“好有趣啊,我想知道!”瞿瞿心里刚闪过这样的念头,就觉得眼前一闪,已经到了库布齐沙漠的上空。
草原第一城和“弓之弦”
时间是3000 多年前的商周之交时。瞿瞿俯视着此时的库布齐,这里水草丰茂,人们正在修建城池。“我们就把这里叫作朔方吧,把城池修得牢固一点儿,希望它能汇聚四方来客。”人们这样说着。这里在以后果然成为军事重镇,朔方城这个名字变得广为人知,被称为“草原第一城”。
可惜的是,到了1000 多年前的北魏时期,这片地区已经渐渐出现了流沙地貌。唐朝中期,朔方城一带形成了沙带,当时人称“库结沙”,与库布齐这个词的发音接近。
时光飞逝,现代许多学者来到这里考察。“原来库布齐沙漠这个名字可能最早在唐朝就有了。”瞿瞿看到有学者这么说道。再后来,朔方城的名字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化,库布齐以“中国第七大沙漠”被人们熟知。
瞿瞿渐渐了解到,在蒙古语里,库布齐是“弓之弦”的意思。黄河从库布齐沙漠的北边绕过,由西向东,弯曲的形状像一张弓,库布齐沙漠正好处于弓弦的位置。瞿瞿看到考古专家在这里发现过古墓和箭矢,这里也发现过西夏帅印和黄金饰物。看来,库布齐在还是朔方城的时候,真的很繁荣呢!不过,随着环境的持续恶化,库布齐已经成了“风起明沙到处流,沙压房子人搬走”的样子,这么说来,如今的库布齐沙漠只有沙子了吗?
最大的光伏电站
当然不是!瞿瞿早就见到一匹奔腾的“骏马”出现在了下方!这匹“马”可太大了!“告诉你吧,这匹‘马’是一座骏马形状的光伏电站,它有130 多万平方米,相当于1000 多个足球场那么大!骏马图形由196320块光伏板组成。2019 年,它就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光伏电站了,经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时间博物馆忽然在天空中显现出这样一段话。瞿瞿大吃一惊:“为什么要在沙漠中建造一座光伏电站呢?”
来,库布齐沙漠东西长约370 千米,南北宽约50 千米,犹如一条黄龙盘踞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北边。它的面积达到了1.39 万平方千米。在这里,年均日照时数超过3000 多小时,这么广阔的地方,这么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用来建太阳能发电的光伏电站,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此时此刻的世界第一“骏马”身上,一排排蓝色光伏板闪闪发亮,旁边成片的紫穗槐、黄芪茂盛生长,远处还有羊群在吃草……库布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面貌,这可是自然与科技联手的功劳呀!
追光的“骏马”
时间博物馆的资料不断出现在瞿瞿眼前,“骏马”电站的功劳越来越清晰了!
瞿瞿了解到,光伏板能够追随太阳的直射角度旋转,保证板面始终面对太阳,全年都能吸收到最大的光能。一平方米光伏板平均每天能产生0.75 千瓦时的电能,相当于0.75 度电,能把一个100 瓦的灯泡点亮7.5 个小时。而130 多万平方米的“骏马”电站一年发电就有20 亿度,相当于几十万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另外,电站的“林光互补”模式也让光伏板成了“多面手”: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药材等经济作物。光伏板追着太阳“奔跑”,储蓄光能;光伏板还能为“邻居”——板子下的植物遮阳挡沙,而植物的根系能稳固沙土,等沙尘暴来了不至于掩埋光伏板。
库布齐就这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起伏的沙丘被推为平地,光伏板与植物和谐共生,羊群穿行于草丛间,湖水波光粼粼……沙漠已经变得生机勃勃。一棵树平均每年可以吸收并储存2 吨左右的二氧化碳,照这样计算,“骏马”电站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当于在库布齐造了一片森林。
“‘骏马’电站简直太棒了!”瞿瞿被时间博物馆送回了来时的那扇门外,却依依不舍。回到家,瞿瞿马上订了去“骏马”电站参观的票。“‘骏马’电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的荒漠焕发新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