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榜挂帅”促治理

  文◎门头沟区东辛房街道党工委

  东辛房街道流动人口数量多、特殊群体人员多,居民需求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特点,但辖区社会单位资源有限,公共基础设施配套较少,导致接诉即办工作的诉求量常年居高不下。2023年11月,为有效整合现有资源、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切实解决居民诉求,东辛房街道党工委将科技领域“揭榜挂帅”机制嫁接到基层治理领域,建立场景治理“揭榜挂帅”机制,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解决群众高频诉求为导向,梳理基层治理中的问题形成“场景榜单”,广发“英雄帖”,通过资源整合、多方协作和科技赋能,切实落实基层治理任务,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2024年,街道的接诉即办工作月均诉求量同比下降47.92%,并荣获“2024年度北京市改革街 乡镇”。

  调研为先摸需求 场景治理定类别

  绘制攻坚克难“路线图”。为推动接诉即办工作质效双增、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街道党工委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改革攻坚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关于建立场景治理“揭榜挂帅”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多次召开改革攻坚工作研讨会,探索建立场景治理“揭榜挂帅”机制,系统谋划街道基层治理改革路径。

  拓宽民情民意“快速路”。通过街道班子成员每周一次“四下基层”听民意、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一天进两户、一周走十家”访民情等机制,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沟通,及时收集掌握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善常态化民情民意沟通机制。

  锁定改革攻坚“突破口”。聚焦“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问题集中的高发点位、诉求集中的行业领域”,坚持社区每周汇总民情、包居干部双周盘点民意,按照“小事逐层分解办,难事街道上手干”的原则,深入分析研判,梳理总结出电动汽车充电难、出租房屋服务管理不足、高空抛物乱象等12类场景治理项目。

  张榜揭帅汇合力 群策群力解难题

  广泛发动“张榜”,自由组合“揭榜”。街道党工委将12类场景治理项目作为“榜单”,通过网络媒体、专题座谈等多种形式“张榜”,积极动员辖区“两代表一委员”、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以及广大群众主动揭榜。揭榜人可自由组合成立小组,并以某一类领域问题治理为主线、一个社区为范围开展试点。2023年11月17日起,在10个工作日的张榜期内,辖区内57人踊跃揭榜,自由组合成立20个小组,认领12类场景治理试点任务。

  择优选优“挂帅”,谋定后动“出征”。在明确试点社区和揭榜小组后,街道党工委通过毛遂自荐、推选举荐、评估遴选等方式从揭榜小组中择优选出牵头人。按照试点任务要求,揭榜小组制定场景治理方案,街道改革攻坚领导小组会商审定治理方案,并针对特殊需求给予充分支持、必要授权。为提升方案的针对性,街道党工委为每个揭榜小组配备一名处级干部担任导师,负责提供咨询指导、业务协助,并组织干部赴西城、朝阳、丰台等区和杭州、厦门、深圳等市学习场景治理经验。

  群策群力“攻关”,验收复盘“推广”。以“周通报、月调度”制度为基础,揭榜小组自定时间、自划阶段、自定步骤,全权负责组织实施。在6个月的治理期限内,揭榜小组遇到困难时,可随时向工作专班或导师汇报。工作专班或导师第一时间响应、帮助协调问题解决。治理期满后,揭榜小组将对成效显著的项目总结经验、展示成果,并提请工作专班验收推广;对成效不佳的项目,则进行复盘分析,随后由街道组织集中攻坚。

  联动破题强效能 揭榜砺才显担当

  共建共治共享意识进一步强化。街道党工委发挥党建协调委员会平台作用,打通上下(街道、社区、居民)、打通左右(各部门、各领域)、打通内外(社会单位、企业)资源,进一步强化协同联动机制。例如,为解决辖区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揭榜小组联动社区、物业、企业等主体,引入“智能充电机器人”项目,将充电优惠券与社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有机融合,有效解决充电难题,提升居民共享体验感。

  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在接诉即办考核期内,通过治理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势互补,16个揭榜小组实现试点社区场景治理项目“零投诉”,3个揭榜小组试点区域内诉求数量同比下降超过50%,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成效显著提升。例如,为提升辖区物业服务质量,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干部、物业经理和居民代表组成揭榜小组,推动成立辖区物业联盟,有效提升了水电气热及电梯维修等应急处置效率。

  干事创业活力进一步增强。场景治理“揭榜挂帅”机制既为基层干部提供成长历练、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为街道党工委识别考察干部提供了有力抓手。街道党工委以场景治理“揭榜挂帅”中的表现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在2024年下半年选拔任用5名正科级干部,其中4名干部在场景治理“揭榜挂帅”中成绩突出,“能者上、智者上、谁有本事谁上”的良好氛围不断浓厚。

  (责任编辑:刘一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