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雪菲 沈聪
延庆区百泉街道振兴南社区有居民楼30栋,共1888户、5316名居民,社区党委下辖4个党支部、201名社区党员。社区党委立足增进民生福祉,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主引擎”作用,多形式、多层面、多平台、多角度征集群众意见,通过向前服务、志愿服务、网格覆盖等举措,多元共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全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推动精细化服务提质增效。
“党建+网格管理”提效能
网格管理全覆盖。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体系。社区党委下辖4个网格党支部,按楼栋划分为15个党小组,引导老党员兼任微网格员,将党员力量充实到每个网格,要求网格党员“亮身份”,主动关心邻里、帮助困难群体。“党建+网格管理”实现全覆盖,向纵深发力。
党员网格员践承诺。 探索推行党员协管网格事项、党员志愿服务、党员议事协商等做法。包楼干部人手三本账,即“环境每日巡查整改台账”“不诉自办主动治理台账”“民情清单入户台账”,及时了解、关注居民的困难和期盼,实现党员发挥作用与社区治理良性互动,让党员网格员成为居民的“贴心人”“代言人”。网格内党员陈海霞“亮身份”入户走访困难居民,将情况报给社区党组织,为其申请困难党员慰问补助。
在职党员积极作为。社区党委通过开展“双报到”活动,引导在职党员结合各自兴趣特长,主动融入网格,参与到多项社区工作中,提升服务居民的效能和精准度。在职党员付艳春、韩永青分别利用在区融媒体、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工作优势,在工作之余为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助力社区发展;胡中、王德先、鲁振芳、王学义等老党员在老旧小区上下水改造工作中,充分利用自身“熟脸优势”,参与改造事宜议事协商,并向居民宣讲打消他们的顾虑,推动完成改造282户。通过“党建+网格管理”,让居民在社区不仅“找得到人”,更“办得好事”。
“党建+未诉先办”解民忧
主动作为办实事。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整体谋划、统筹推进,将未诉先办工作列为重点任务。设立民情驿站,发放1300余张民情反馈卡,通过微信群里“查单”、电话连线“接单”,建立实事“清单”,深化主动治理,推动服务提质、诉求降量。2024年全年接诉即办共接件118件,解决率满意率100%,其中表扬类工单1件,代表延庆区参与市级接诉即办工作交流调研3次。落实“三必到、五必访”工作方法拉近与居民距离,全年未诉先办、不诉自办群众诉求60余件。将接诉即办与议事协商相结合,积极化解邻里矛盾,共调解居民矛盾40余起。每月通过“清单销账”解决实事问题,使“问题清单”变为“满意答卷”。
广开言路听民声。社区党委在160个单元门内设置书记联系卡,公开社区书记、包楼干部、物业经理联系方式,设置意见征集栏,收集居民意见建议。依托书记接待日、志愿服务日、议事协商日、辖区共建日等机制,引导包楼社工、社区“两委”干部、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社区党员积极参与活动,不断提升实事办理实效。建立包楼干部每日“巡查+诉求征集”机制,聚焦群众期盼,回应群众关切。通过精准把脉施策,2024年共增设18个电动汽车充电桩、11套晾衣竿、20套休闲座椅、6套棋牌桌,更换异响变形井盖13个,补划40个汽车停车位和15栋楼前的自行车位,安装隔离桩,有效解决乱占停车位问题,解决居民需求类问题160余件。
党建协调共治理。社区党委将社区周边企事业单位、商铺及物业公司纳入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统筹辖区资源与需求,推动党建工作与解决社区居民迫切关注的安全、环境卫生、车辆管理等问题深度融合,解决社区楼顶漏水、下水道堵塞、乱堆乱放、停车混乱等百余件问题,第一时间化解噪声扰民、装修漏水、乱堆垃圾等30余件矛盾问题,形成齐参与、勤协商、共治理的良好局面,真正做到发现问题提前一步、解决困难向前一步。
“党建+居民自治”聚合力
老党员发挥新能量。居民矛盾纠纷多为家长里短的小事,能调尽调,化解得早、调解得好,就能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为此,社区党委积极吸纳老党员老干部组建17名队员的法治民调队。队长赵希同退休前在乡镇工作多年,退休后又在延庆区老干部“海坨山”人民调解专家咨询志愿服务队任顾问,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调解经验。社区党委引导老党员老干部发挥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组建多个自治队伍,运用情理摆事实、讲道理,用心化解居民矛盾纠纷,积极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形成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志愿服务送温暖。社区党委积极推行“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扎实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提档升级,做到志愿服务时时可为,处处可为,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社区先后成立了常青藤、常青松、常青柳、常青竹、常青杨、常青莲6支各百余人的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现网格全覆盖、服务人群全覆盖,做到社区自治“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
(责任编辑:沈聪)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