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红”点亮助老服务“暖心灯”

  文◎宋海霞 徐玲玲

  房山区新镇街道原新街社区人口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占比超过社区总人口的37%。面对老龄化严重、基础设施陈旧、服务力量薄弱等问题,社区党委着力培育“好邻居”助老志愿服务品牌,通过一系列举措构建全方位、高品质的助老服务体系,以“志愿红”点亮助老服务“暖心灯”,全力打造老年人友好型社区。

  构建服务体系 架起助老连心桥

  精准调研,摸清需求底数。社区党委开展“党员倾听日”和党员“大串门”活动,结合网格化管理,收集分析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各种诉求。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在日常照料、情感支持、健康保健、法律咨询等方面存在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社区党委明确了工作重点和服务方向。

  组建队伍,建立长效机制。社区党委成立“好邻居”志愿服务队,构建“队伍支撑+制度保障”的长效机制。截至2024年年底,服务队吸纳志愿者112人,以项目制推动服务常态化,年均开展助老集体活动30余场,覆盖1000余人次,形成“好邻居”助老志愿服务品牌。为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社区党委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并发放服务手册,明确志愿者职责分工。建立“考评—反馈—激励”闭环机制,通过量化服务时长与质量的严格考评、积分兑换与先进评选等措施,持续激发志愿者参与积极性,确保服务可持续、品牌有活力。

  精准服务 暖心关爱零距离

  定期探访,丰富帮扶内容。“好邻居”志愿服务队坚持“边走访、边服务、边解难”原则,定期为有需求的空巢、独居、高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每次入户,志愿者都详细了解老人身体情况和具体需求,为他们提供理发、陪聊、打扫卫生等服务。同时,评估老人居住环境,排查居家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后协调多方力量合力解决。2024年,志愿服务队先后探访服务空巢、独居、高龄老人1300余人次。

  精准发力,链接助老资源。社区党委整合社区餐饮等资源,协调共建单位加入助老志愿服务项目,提供上门送餐、家电维修、手机应用讲解等服务。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包括安装扶手、防滑设施、无障碍通道、监控呼叫系统等,提升老年人居家安全系数。近5年来,已为社区近百个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申请适老化改造。

  医社联动,为民服务零距离。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联席会功能,联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周边医院等医疗机构,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免费或低价体检活动,提供个性化健康评估和咨询服务。为志愿服务队配备血压计等设备,方便志愿者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健康监测服务。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社区定期开展疾病知识讲座和用药指导。此外,社区还定期组织医生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义诊和健康讲座等活动,累计受益老年人达1000人。

  多元服务 绘就养老幸福圈

  文化融入,点亮多彩生活。社区党委聚焦“老有所乐”,搭建活动平台,成立“好邻居”志愿者文化队伍,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文娱活动和社交机会。联合共建单位,为居民提供书画、合唱、舞蹈、摄影等各类兴趣课程,满足老年人自我提升与社交需求。定期举办成果展示、才艺比赛等活动,增强老年人的成就感与归属感。鼓励低龄健康老人参与志愿服务,陪伴高龄、独居老人,协助社区组织文体活动。

  服务保障,提升幸福感。“好邻居”志愿服务队定期举办“敬老月”系列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多元服务。开展老年人权益保护、养老政策解读讲座,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了解自身权益。联合法律服务机构,开展普法公益讲座,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法律咨询、代书、调解、诉讼代理等服务。社区开通老年人心理关爱服务,组织专业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情绪疏导、心理慰藉等服务,帮助老年人应对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缓解心理压力,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徐玲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