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年开始,多年的信息化应用,让厦门连科工业有限公司的管理顺风顺水。但是,随着业绩的倍增,一直“好用”的ERP变得不太好用了,这让连科CIO夏远争不得不重新审视企业信息化,将提升ERP动态管理水平提上日程。
遭遇拦路虎
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会一帆风顺,这种情况也落到了夏远争头上。成立于2000年的连科是专业生产制造高档轮椅零配件的厂商,为世界各主要轮椅车厂,如Pride、Sunrise、Invcare等企业首选的轮子供应商,产品85%出口,占据美国95%的市场,在欧洲市场也有着较高的占有率,是隐形的行业冠军。
“轮椅用轮子比较偏门,连科主要客户在美国,当时属于高利润行业。连科刚成立的那几年,业务都是翻番发展。不过,随着产能的快速扩充,进销存管理的不足不断暴露出来,必须要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上述问题。”夏远争告诉记者,“连科的信息化从初时的财务系统,到生产制造管理,再到全面ERP建设,再到现在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一共经历了4个阶段。”
在金蝶ERP系统实施后,连科的管理和业务在效率上有了显著提升。但是,夏远争发现,连科的ERP应用还是只停留在业务处理层面,并没有对管理水平带来多大的提升:“有一段时间,ERP系统沦为财务系统,财务与业务没有实现一体化,财务数据采集困难,重复录入严重。那时候,连厂房的走廊里都摆着产品和原材料,但很多订单却无法准时交付,这与ERP强调的动态管理相差甚远。”
再造ERP
经过深入分析,夏远争认为公司起步的那几年,业绩都是倍增的速度发展,而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公司的管理流程出现滞后,需要进行再造。同时,ERP系统也需要“随需应变”进行改进。而此时发生的“海关报单事件”,更让连科意识到提升ERP动态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连科主要从事加工贸易,不少料件需要进口,这就涉及海关报税。当初连科的账做得不清楚,进口料件和国产料件都在一个账本上。海关认为连科涉嫌漏税,连科却认为自己没有少缴,但又拿不出凭证。夏远争表示:“关税问题,可大可小。如果没有一本清晰的账,连科会因此关门。”
日常生产管理上遇到的问题,加上“海关报单”事件,使得连科意识到,必须对ERP系统的应用进行评估和改进,从而促进应用管理水平提升。为此,连科选择了金蝶应用评估专项服务,对ERP系统覆盖业务的程度、各应用模块的应用情况、行业应用的平均水平,以及为企业做定期评估等4个方面,重新升级和再造企业管理流程。
让夏远争感到欣慰的是,应用评估项目上马后两三个月,效果立竿见影。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此前堆在厂房走廊里的库存不见了,海关报单问题也解决了,甚至还大大减少了员工加班情况,让连科的信息系统重新焕发活力。
本报记者 赵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