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卫生信息化的僵局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1-28 09:04
如果将影片中的地球人比做传统业务,将阿凡达比做信息化之后的业务,那么事实上,现实世界中许多重要的行业,比如医疗、卫生领域,还处在信息技术运用的极端困惑和不成熟当中,还远未到能够炮出自己的阿凡达的境界。尽管我们对IT价值的期许,始终是促进传统业务的改进和提升,而不是造出一个完全异类的阿凡达。
现在,被寄予厚望的医疗卫生信息化,陷入了一些僵局和观念纷争中。不可否认,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百花齐放和思想争鸣的时代。但是,国内卫生信息化力量本身确实存在着各种观点交锋。最典型的是,计算机派和卫生业务派的纷争。计算机派认为,卫生业务派不能驾御新技术对卫生行业的促进,不愿意接受新技术;卫生业务派则认为,计算机派盲目推崇新技术,而没有搞清卫生业务本身的规律和需求。两大流派纷争下,必然对卫生信息化的走向产生指导思想上的不一致。
无论哪一派的意见,其推动卫生信息化的美好愿望都不容置疑,也是学术争鸣的重要体现。作为记录者和旁观者,我们所能做的工作,就是促进不同意见的融合和理解。我们既不要做阿凡达所畏惧的地球人,也不要做生活在原始时代的阿凡达。
卫生信息化走到今天,十分不易,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这不仅是中国的现状,也是世界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基本状况。中国卫生信息化绝对存在超越西方、独树一帜的机会。而要把握好机遇,必须先从卫生信息界的融合开始。
突破僵局的呼吁来自社会各界。上周专栏刊载的《医改越深入IT价值越明显》一文见报后,本报读者、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卞昭玲教授发来邮件说:“文中带给我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真如同及时雨……特发邮件表达我诚挚的谢意。”虽然这不是第一次收到卫生行业读者对我所写的一些卫生信息化文章的反馈,并且作为一名普通新闻工作者,我始终坚信这些只是份内的事情,但我还是十分感激、备受鼓舞,而且坚定了我们的两个基本判断:一是在医改背景下,信息化对于卫生事业的提升是何等的重要,借助信息技术改善医疗卫生管理服务,是关乎每一个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二是,读者的呼声,敦促《计算机世界》报必须更加持续专注医疗卫生这一关乎国计民生又极其艰难复杂的行业,充分倡导IT的价值,造福于民、造福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