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晖:华旗的“探路者”

  周朝晖发明的U盘,给全世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他自己获得了不菲的收入。而本可以在加拿大安然度日的他却选择回国,进入华旗再当一名“创业者”,开始了从工程师向商人的蜕变。

  1月的拉斯维加斯比北京温暖许多,CES的火爆气氛更是让“中国创造”大出风头。华旗无疑是人声最鼎沸的展台之一,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英语口音的购买者将约30平米的展台围得水泄不通。最受关注的是华旗MP6产品,通过无线点读笔点击互动音乐杂志的200万首正版音乐,全新人机交互的概念,时不时引发现场“Verygood”的惊呼。

  站在展台后面的华旗数码实验室总经理周朝晖,心里非常欣慰。同一个地点,五年前,他在这里下定决心回国、加入华旗。五年后,他终于圆了自己的“中国创造”梦,不仅让华旗和MP6赢得了国内消费者的喜爱,而是真正“走出去”赢得全世界对中国品牌的信任和尊重。

  回国源于冯军的魅力

  2005年1月,华旗第一次参加CES展。当时在加拿大生活的周朝晖,千里迢迢赶到美国与冯军相会。正是这次参展,对华旗未来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也改变了周朝晖此后的人生轨迹。

  “那是华旗第一次参展,非常隆重。当二、三十人的团队都穿着唐装,意气风发地出现在会场,非常显眼。”周朝晖记得,那是他第一次发现中国品牌在国际的地位已经不同以往了。

  在CES上,周朝晖身兼翻译、地陪、司机、导游多个角色,不仅在展会上帮助华旗介绍新产品和新客户,还拉着大家在当地四处走。就在那短短几天里,周朝晖暗自下定了回国发展的决心,也与冯军迅速敲定了回国之后成立华旗数码实验室的合作模式和发展方向。

  2005年3月18日,周朝晖举家从加拿大回国。“这个日子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因为这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也是我第一天到华旗数码与实验室上班的日子。”周朝晖的飞机凌晨5点到达首都机场,冯军到机场接机,并告诉他“房子已经找好了,解决了所有回国的待遇问题”,以便周朝晖能够正常地生活。稍加休整,晚上7点,周朝晖走进理想大厦,参与了华旗的高管会议,探讨未来的工作和产品研发。

  当时的华旗数码实验室只有周朝晖和一名助理,周朝晖只拿了两个箱子走进理想大厦10层,里面有一些国外的新型产品和样品。对他而言,只是把技术和知识带了回来。

  和许多“海归”一样,对于回国周朝晖并非没有顾虑。此前,周朝晖在加拿大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当研发工程师。在那边,工程师的地位很高,生活和工作都很稳定,过着轻闲的生活。他的两个孩子都在加拿大出生,在当地华人圈里面“混”得很不错,连冯军第一次见他时都要“小心翼翼”地讲话。放弃每年十几万美元的收入,放弃退休金、房子,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圈子,义无反顾地回国,周朝晖说,这一方面归功于“冯总的魅力”,另一方面,是他觉得这样稳定下去,自己再也难以干出一番事业。出乎意料的是,回国并没有周朝晖想象中“举目无亲”或“闯荡”的感觉,华旗的员工也对他非常尊重,使他能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无后顾之忧地开发他想开发的产品。

  从工程师到商人

  2005年3月,华旗数码实验室建立。从最初周朝晖1个人,到现在的4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占了2/3。

  周朝晖有着典型的工程师气质,外表憨厚,戴着眼镜,说话时声音很低,没有花哨的词汇。他说自己正处在从一个技术人员向商人过渡的时期。

  “其实过渡期很累,很辛苦,因为技术人员和商人的思维方式就不一样。”每天,周朝晖除了无数技术问题要解决,还有管理问题:开工资、订货、推广,决定产品的价格、成本甚至颜色,那是另外一个领域的技术。虽然很艰苦,但有时候仍会被冯军训斥。“使我痛者必使我成功,如果一切都是轻轻松松的,肯定不会成功的。”

  周朝晖的第一个产品就是纯粹技术性的产品,当时他很单纯地想,只要产品做得好,做得高级就行了,但是怎样让老百姓都喜欢用,他从没考虑过。

  回国前,周朝晖一直从事多媒体、光电和图像技术研究。因此回来以后的第一款产品,就是华旗数码观察王。2005年,周朝晖带领团队开始研发,当时想把产品做到接近国外最先进的水平,然后通过华旗的消费电子渠道进行销售。产品还未上市,周朝晖就带着几台样机参加了中国仪器仪表展,一到现场就被哄抢一空,印度代表团一举采购了15台。这让周朝晖对这款先进的精密仪器充满了信心。

  但是,这款产品却在中国的销售很“水土不服”,因为这种实验室产品不适合在中关村销售。“大家都来买通用产品、消费产品,虽然我们的各项功能指标都很好,但就是卖不出去。”周朝晖第一次意识到,实验室产品要走向民用市场,中间的距离是多么大。从2005年研发到2007年上市,经过数次改版甚至设计修改,华旗数码王从一款比较专业的图像产品逐渐简化提炼成为民用的电子产品。

  “以前,我只要负责技术研究,成本和推广都不用操心,这款产品让我经历了不少市场磨练。”周朝晖说。现在,他天天盘算着花钱,要经营要打理,树立产品形象。不仅要做出产品,还要把它卖好、扶植好、营销好,这对他是一个最大的挑战。从工程师到一个经营者,周朝晖正在艰难地脱胎换骨,“但是直到今天我还没有完全学会,否则我说话的声音就不会这么小了。”

  把“灵感”变成“产业”

  顶着“U盘之父”的光环,周朝晖却经常刻意地回避这个话题,他更愿意让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他倾注所有心血的MP6上。

  说周朝晖是华旗的探路者,并不为过,因为他研发的产品总是将最新最前卫的技术引入华旗。与其说他是一名工程师,不如说他是一名发明家。目前他有近50个专利,包括独立申请和与华旗共同申请的。

  “无论是U盘还是MP6,发明都源自于灵感和社会实践。但是有灵感的人很多,没有团队和一个好的平台,灵感最后也不会变成产业。”2006年,周朝晖突发奇想,能不能让每个人都在网络环境中听到好音质的正版歌曲。他立刻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冯军。不久之后,MP6的雏形就被制作出来。

  2009年,在周朝晖的带领下,华旗研发团队研发出了世界第一台MP6网络音响,并申请了69项专利。用无线妙笔轻轻一点,就可以享受200万首网络音乐资源。“其实享受正版比盗版更方便、便宜,即使是不会电脑的老人、小孩都能很轻松的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美好生活。”

  周朝晖希望,MP6能使华旗成为一个跨产业链的整合者,将IT产品与网络产品、家电产品结合在一起,再加上内容。“你看这一屋子人在忙活内容,实际上我们什么都没做,我们就是把新浪的音乐内容拿来,通过后台的服务器转接一下,消费者就可以坐在家里用MP6听音乐。”周朝晖说,整合是一个很巧妙的行业。

  “只要是跟传媒、创意和内容有关的行业,价值都是无穷的。”未来,周朝晖想通过MP6的成功将华旗数码实验室融资上市。但他认为,将MP6卖出去不算成功,通过内容收到持续不断的利润也不算成功,“把内容做得让消费者都喜欢,让付费很方便,才是我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做到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