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走就走吧

  也许谷歌像网友们猜测的那样,不过是哭闹撒娇一番,炒作一把;也许,它真的挥挥衣袖,轻轻地走了;也许,若干年后,它又会卷土重来。

  “我们不愿再继续审查Google.cn的搜索结果,因此,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们将和中国政府探讨在符合中国法律的条件下,我们能够运营不经过滤的搜索引擎的基础。”美国当地时间1月12日下午3点整,Google高级副总裁、首席法务官DavidDrummond在Google官方博客贴出的最新博文中写道,“我们知道这很可能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关闭Google.cn(谷歌)网站,甚至是Google中国办事处。”

  尽管自去年9月李开复突然离职,业内就有小道消息猜测Google将会撤出中国业务,但当这句话真的从Google口中说出,而且说得如此决绝时,仍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谷歌的公共人员,但仅仅得到一句“我们也在等消息”便再无下文。截至记者发稿,谷歌公关总监的手机始终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而据熟悉谷歌内部员工的人士透露,北京时间1月13日上午,Google创始人布林在与谷歌中国员工的视频会议中正式宣布了此事,而谷歌员工也考试考虑未来的去向。与此同时,谷歌中国的工程师已经无法访问Google全球数据库。随即,1月14日传出了谷歌员工已经放假的消息。

  一路跌跌撞撞

  根据Google的声明,退出中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去年2009年侦测到来自中国的、针对Gmail基础架构的高技术攻击;二是不愿继续再对谷歌中国网站的搜索结果进行审查。看起来,这是保护用户隐私和维护互联网开发的道德行为,符合Google一贯的“不作恶”风格。但“这实际上是谷歌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的一次集中爆发。”业内专家指出,Google给出的理由,不过是为自己的逃跑与退缩,扣上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事实上,谷歌自2006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尽管中国已经成为其在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但谷歌始终没能实现当年夸下的海口——“打破外资互联网具体在中国无一成功的说法”。相反,一路却走得相当辛苦。

  首先,在2005年,Google正在筹备进入中国时,微软前高管李开复的加盟,就给Google惹来了一场“不正当竞争”的官司。这场历时半年的官司最终以双方庭外和解告终。接着,2006年2月,距Google正式进入中国还有2个月时,Google又因在中国没有ICP(互联网信息服务)牌照,涉嫌非法经营被封停,Google接受中国政府“对搜索结果进行审查”的要求,得以顺利入华。

  尚未正式开张,已遭受诸多不测,似乎注定谷歌在中国的命运必须是“多舛”的。

  2007年4月,谷歌中国实验室推出的“谷歌拼音输入法”被搜狐指责抄袭搜狐研发的“搜狗拼音输入法”,最终Google发表声明向搜狐和中国用户道歉;2009年5月起,中国用户无法访问Google旗下的视频网站Youtube、Google官方博客Blogspot.com等,持续至今。

  紧接着,Google的恶梦变得更加严重。

  2009年6月18日,谷歌被指责在互联网上传播淫秽内容,被中央电视台持续曝光后,Google再次道歉;9月,李开复辞职,对于谷歌在中国前途的种种猜测和质疑开始出现;10月,谷歌又陷入了“著作权门”,中国作协指责谷歌数字图书馆侵权收录其作品,至今仍未解决。

  此外,伴随众多负面新闻而来的,还有谷歌在中国始终不怎么争气的市场份额——根据分析机构数据,当百度的市场份额稳稳站在60%线上时,谷歌的份额却总是在30%上下挣扎,而最近由于微软Bing的出击,似乎还有掉落之势。

  “谷歌退出中国,就是因为竞争失利。”有专家指出,“在Google看来,占全球2%的收入和Google在中国遇到的麻烦相比,得不偿失。”

  多输结果

  受谷歌退出中国消息的影响,百度周二在纳斯达克盘后大涨7%,上涨27.03美元涨至413.26美元,而谷歌则下跌1.77%。“”

  根据美林银行数据预测,2011年,百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64%增长至78%,而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在中国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百度将超过雅虎,成为全球第二大搜索引擎。

  而搜狗、腾讯搜搜、网易有道以及微软Bing等也将有机会争得中国市场的第二把交易。据悉,百度、搜狗、腾讯、网易以及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抢市”行动。

  另一方面,召开紧急会议的,还有个互联网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到谷歌抢人。

  “不过,谷歌退出中国,其实是一个多输的结果。”分析人士指出。

  首先,是使用Adwords、AdSense的广告主和中国站长。如果谷歌真的撤出中国,按照中国法律,其广告相关业务也必然撤出,即使国内站长继续使用该服务,但付款等都将成为问题。而在国内市场,由于百度占据市场垄断地位,坐地起价的可能也不能排除。

  第二,Google这一走,还将留下众多合作伙伴。如果新浪没了谷歌搜索引擎,它该和谁合作?联想、中国移动等GoogleAndroid的合作伙伴又该如何?

  此外,Google走了,最难过的还是中国的“G粉”们。“我们喜欢Google提供的服务和应用。”“没了Google,以后我该怎么办?”各大论坛里,G粉们的留言随处可见,更有用户自发到谷歌中国的办公楼前,为这个即将离开的公司献上鲜花。

  当然,在这场风波中,谷歌自己也是输家。尽管谷歌2008年在中国的营收仅有两亿美元,与Google全球200亿美元的营收相比微不足道,但中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3.6亿,Google退出中国,无疑是放弃了世界最大的区域市场。

  目前,谷歌与中国政府的协商还没开始,事情的发展也还有很多可能。也许谷歌只是像网友们猜测的那样,哭闹撒娇一番,炒作一把;也许,它真的挥一挥衣袖,轻轻地走了;也许,若干年后,它又会卷土重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