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故乡”

  • 来源:心探索·分享刊
  • 关键字:文学,故乡,呼兰河传,城南旧事
  • 发布时间:2014-01-26 13:37

  《呼兰河传》

  作者:萧红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05-01

  定价:19.00元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萧红以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了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和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同时也写出童年生活中深刻的生命体验,和一种存在主义式的永恒孤独。此书在艺术形式上非常独特:有人物,但没有主角;虽叙述故事,但没有主轴;全书七章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萧红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一部有关“回忆”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评价此书道:“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在萧红的笔下,故乡小城呼兰河尽管凄婉,尽管忧郁,却依然美丽得动人。

  《城南旧事》

  作者:林海音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09-1

  定价:25.00元

  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惠安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奶妈宋妈、沉疴染身而终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为何人世这般凄苦?不谙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却又不得其解。50多年过去,如今远离北京的英子,对这一切依然情意缱绻。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

  《边城 湘行散记》

  作者:沈从文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3-7-1

  定价:16.00元

  小说《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写于1933年至1934年初。小溪,白塔,墨竹,渡口,独户的人家……以湘西小城为背景的故事在静美中拉开帷幕。二十一个章节,好似一幅幅或浓或淡的水墨画,描绘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日常生活,抒写青年男女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人家的互爱,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翠翠与天保、傩送之间情感的萌动,像悄然无声的春雨,潜入泥土。生死别离已然发生,故事中的人唯有承受。那琉璃般透明的“纯粹的美”和“清洁的魂”,带给人们恒定而久远的感动。

  《湘行散记》于1936年出版,收散文十一篇,是1934年作者回故乡湘西时所作的游记。它可以同小说《边城》做互文理解,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其中更有作者对底层人民“生命”之神性庄严的追溯,令人掩卷沉思。

  《阿勒泰的角落》

  作者:李娟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0-6

  定价:25.00元

  作者李娟一直在疆北阿勒泰地区陪伴母亲,随牧民在穷荒辽阔之地辗转迁徙,家庭以裁缝和小杂货店为生,在孤寂中迸发天才的力量,以浑然天成的笔触抒写生之爱恋。1999年,李娟开始写作,随后作家刘亮程将她挖掘出来为人所知。她从未受过任何专业文学训练,文字都来源于她的生活:养鸡、卖杂货、做裁缝、种葵花、剪羊毛、去森林采木耳,以及哈萨克形形色色有趣的人物。

  李娟笔下的阿勒泰超越了文化素养的承载,完全出自性灵和生命的感悟。有人将她誉为和萧红一样的天才,认为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著名作家朱天文在看完《阿勒泰的角落》后说:“我在台北,我读到了李娟,真不可思议我同时就在李娟那唯一无二的新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