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 来源:公司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小型银行,大豆产业,老工业基地,2014货币政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3-28 16:26
【环境】
银监会要求小型银行增加准备金
近日,中国银监会已要求部分中小型银行提列更多资金,避免现金短缺,这凸显市场中的违约风险日益升高。
不愿具名的人士指出,银监会下的部分地方银监局,要求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行也加强流动性管理,显示这些银行的风险与压力日渐增加。
就在今年1月底,中诚信托、工商银行和山西地方政府力保30亿元信托刚性兑付一事也凸显了政府在全力控制信贷泡沫的破裂。
消息人士指出,部分银行被当地银监局要求提列准备金,确保30至45天期的现金供给,以防流动性拉响警报。但这些消息来源拒绝点名是哪些银行。不过,这也符合去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巡视员方星海所说的,今年恐有1或2家中小型银行面临倒闭,因为他们有80%的资金来自于理财、银行间市场借款和同业存款。
而这可能也是银监会继调控银行间业务后,再一次将矛头朝向中小型银行。
据报导,这些人士表示,各省每季压力测试的要求都不同,应证银监会去年调查的结果,即这些银行的风险与压力日渐增加。
长江证券分析师刘军表示:“小型银行是中国金融系统中最脆弱的一环,因为它们缺乏稳定的存款来源,这迫使此类机构不得不以更高的成本或冒着更大的风险去融资。一旦借贷成本上升或者经济放缓,这类机构将受到最沉重的打击。”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五大国有银行及12家国有贷款机构控制着148万亿人民币银行资产中的60%,剩余的40%被144家城市商行,337家农村商行以及超过1900家农村合作社所占有。
国务院要求重点扶持大豆产业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传承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优良膳食传统”,并要求扶持国内大豆产业的发展。
据悉,《纲要》提出了粮食安全的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在5.5亿吨以上,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公斤。在具体的食物消费量上除了口粮外,食用植物油12公斤、豆类13公斤、肉类29公斤、蛋类16公斤、奶类36公斤、水产品18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60公斤。提出“控制食用油和盐的消费量。”
《纲要》表示,在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时,要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牛肉、羊肉、禽肉供给比重。同时保障水产品供应。广辟食物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杂粮、木本粮油等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等产地初加工。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食品结构发生变化,直接食用粮食的比例不断下降,蛋白质、油脂加工产品逐渐增多的情况下,大豆的优势将重新被挖掘出来。但赵霖表示,“大豆蛋白含量达40%以上,比动物肉类一点不差。遗憾的是现在进口了大量转基因大豆,对国产大豆带来很大的冲击。”
2013年,我国进口了6338万吨的大豆,同比增加8.6%,进口量创历史新高,中国已成为全球头号大豆购买国。与此同时,中国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大豆面积已从2005年最高峰的6323万亩下降到2013年的3105万亩,在8年间减少了一半,而且面积仍在下滑。
黑龙江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多年来一直呼吁保护仅存的国产大豆。他说,“我国大豆单产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大豆依靠进口的话,就不是饭碗端在我们自己手里了。”
【预警】
吴敬琏:中国经济今年将非常困难
近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中国经济今年还会非常困难。他认为房地产是支柱产业的争论本身就是计划经济的思维,能赚钱的产业都是好产业。如果央行还要大量印发钞票,房价还会继续上涨。
吴敬琏认为,中国经济今年还会非常困难。因为积累了十多年的问题要梳理和解决。而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他指出,现在要推进改革,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如何防止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三中全会的提议涉及300多项改革,这就需要各个部门之间抓住要点,相互促进而非牵制,使得制定出来的方案能更好地运转。
针对地方政府在改革中的角色转换,他认为,地方政府都在执行宏观调控,以后如何转型也是一大挑战。“书记怎么变成董事会主席,怎么变成CEO”这涉及到许多人的权利和利益,如果角色问题不能解决的话,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很困难。中国现在要解决的是决定的贯彻问题和过去体制不顺积累起来的问题,提出一些更实在的有效的措施。
他特别提到国企改革问题:“第一条还是回到十五大的方针(编者按: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重申了这些原则。
第二是对于将死企业的处理。国企赚钱的就是领头的那一批,相当大一批负债率非常高的国企就靠补贴过日子。另外就是从反垄断,从立法和执法层面,要让国企和民企平等对待、平等竞争。”
发改委:推动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文件出台
近日,2014年,发改委发布消息称,将扎实做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重点领域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经济合作等重点工作,努力开创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新局面。
具体包括七大方面,一是出台并组织落实全面振兴的政策文件。协调推动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文件出台,研究制定重点任务分工落实方案,组织落实有关政策,推进相关重点工作。认真筹划好各项宣传活动,营造关心支持振兴工作的舆论氛围。
二是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解决国企改革遗留问题。研究中央企业与地方协同发展的政策。
三是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组织实施东北振兴重大创新工程,深入开展老工业基地振兴科技引领行动计划。研究支持老工业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是全面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提出的政策措施。出台并组织实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指导意见,继续组织实施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投资专项,做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指导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推进本省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
五是继续大力支持资源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可持续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制定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
六是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合作。落实《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1-2020年)》。
七是协调推进东北地区农业、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
【解读】
央行定调2014货币政策
1月10日晚间,央行宣布2014年的货币政策将采取“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
专家认为,今年国际国内经济的不确定性较多,需要货币政策灵活应对,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故而,在稳健货币政策框架下,针对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今年的货币政策可能在操作上存在较多变数。
● 增强调控前瞻性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央行发布的2014年工作会议的新闻稿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争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央对今年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用了好几个不确定,大宗商品价格不确定,大国货币政策不确定,资本流向不确定。实际上,主要大国的政策变化,比如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和国际资本流动紧紧地挂在一起的。这就意味着今年的政策可能是有变化的,而不会是线性的。”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记者说。
对于今年的政策取向,机构间分歧较大。有机构判断,在稳健政策的中性基调下流动性“难松”。
● 控制影子银行
央行将继续坚持以高利率去杠杆、控制影子银行、约束房地产和平台的政策取向。也有观点认为,如果利率持续高企,拖累经济增速,局部债务风险爆发带来系统性压力,或者外汇占款趋势性回落,届时政策有主动放松的可能性。
虽然机构普遍赞同稳健政策的中性基调,但是这种中性基调也受到一些宏观经济条件约束,其一,如果经济增速显著滑坡,进而影响到就业,那就超出了政府所容忍的下限;其二,如果局部地区或行业出现信用违约事件,也有可能触及系统性风险底线;其三,如果外部流动性萎缩,时点冲击加大货币市场的波动,届时,政策调整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很可能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冲。
另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债务问题将成为影响政策的一个重要变量。
从审计署债务审计结果看,今明两年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偿还的高峰期,到2015年末需要偿还的债务占比达到53.9%,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借新还旧、再融资的压力较大,加之地方融资平台自身产生现金流的能力较弱,将不可避免导致流动性风险上升。
经济学家赵晓判断,虽然债务总体可控,但局部信用风险不排除一触即发的可能,这就使央行面临两难局面。央行既希望通过信用事件来降低金融领域风险偏好,又要防控局部信用风险上升成为全局风险的可能,因为一旦引发系统性信用风险,资产价格的大幅收缩必将刺破金融泡沫。他认为,今年是经济增长背景错综复杂的一年,面对复杂局面,央行调控的艺术性将受到极大考验。
● 适时降准应对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表示,当前市场流动性紧张,融资成本高企,要警惕政府融资平台因流动性风险导致信用风险集中爆发。所以,要保持市场流动性,用时间换空间,建议适时降准应对。他认为,2014年我国流动性仍不容乐观,需要多管齐下改善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比如,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淡化甚至取消信贷额度和贷存比等传统监管指标。
【区域】
监管部门明确将收缩地方融资平台非标贷款
业内人士周一透露,在农历春节后召开的一场针对金融监管的工作会议上,银监会要求各金融机构于年内收缩地方融资平台的非标贷款,分析人士表示,监管层年初的部署通常为全年政策走向定调,融资平台的清理已是山雨欲来。
“上周末刚开完的会,银监会召集辖下的各金融机构开的,说要收缩地方融资平台的非标贷款,这次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上海一位信托人士说。
银监会于2013年下发的《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即业界所称“8号文”)中规定,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据统计,逾三成平台融资将在近三年内集中到期,国金证券数据显示,2014年到期的基建集合信托达2720亿元,而此前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 2014年是企业债券偿债高峰,预计将有1000亿元城投债券到期兑付。
“环杭州湾”整体发力 浙江地市GDP渐现四大阵容
近日,浙江各地陆续公开2013年经济数据,《第一财经日报》梳理发现,在浙江11个地市GDP“四大阵容”中,杭州、宁波领军地位依然坚固,然而温州仅比绍兴高出40余亿元,台州则比嘉兴多5.68亿元,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 温、台险被“超车”
在浙江地市经济版图中,杭州、宁波“第一阵容”位置没有改变,构成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
2013年,杭州、宁波分别实现GDP 8343.52亿元和712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1%。其中,三产增加值分别为4416.12亿元和3110.8亿元,占GDP比重分别提高2、1.1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
浙江经济“第二阵容”、“第三阵容”的地市竞争可谓“相当激烈”。
在“第二阵容”中,去年温州、绍兴GDP为4003.9亿元、3960余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8.6%。在“第三阵容”中,台州、嘉兴、金华GDP为3153.34亿元、3147.66亿元、2958.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9.3%、9.1%。
“第四阵容”分别为湖州、衢州、丽水和舟山,其中去年湖州GDP为1803.2亿元,同比增长9%,增幅居浙江省第五位。舟山去年GDP为931亿元,同比增长8.5%,作为国务院批复的第四个国家级新区,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舟山群岛今后发展潜力可期。
在空间布局上,之前浙江省确定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
● 工业“角力”筹码
尽管各地GDP分项增长“各有千秋”,然而工业增加值对其经济影响较大。
以嘉兴、台州为例,去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77.5亿元、690.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4%和6.3%。其中,化学原料、纺织业及通信设备行业拉动作用相对较强,对嘉兴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近五成。
相对来说,杭州转型升级步伐较快,压力更轻。去年杭州人均创造增加值比上年提高1.31万元。其中,十大产业实现增加值3908.74亿元,增长12.1%,增幅高于全市GDP增速4.1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45%提高至46.85%。
【财评】
能源局再放权 火电审批管理松绑
在下放分布式燃气发电、燃气热电及燃煤背压热电等能效高、污染少的火电项目审批权限后,国家能源局改进常规燃煤火电项目的审批管理机制。在国务院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要求下,火电项目审批松绑。
国家能源局改变以往逐一评估布局火电项目的模式,转而实行“全国衔接平衡、国家确定规模、地方优选项目、咨询支持决策、监管保障实施”的火电项目规划建设新机制。因常规燃煤火电项目煤炭消耗量大,污染排放集中,关系生态安全和公众利益,属限制发展类项目,国家实施审批控制规模和科学布局,加强规划引导和后续监管。
能源局负责人介绍,今后将更多地通过规划、计划、政策和监管“四位一体”实施项目管理。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凡是能下放的,一律下放到地方,凡是能交给市场的一律交给市场。
具体而言,一是通过规划指导抓总量。国家能源局在电力规划基础上,会同地方确定各省年度火电建设总规模和布局原则。二是充分发挥地方作用。省级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科学评议机制,优选火电项目,公示后报送。
三是咨询机构充分参与决策过程。国家能源局委托国家级咨询机构对省级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报送的年度项目方案进行科学评估,据此下发年度分省火电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四是实施全程监管。国家能源局各地监管机构对火电项目优选排序工作进行监督,并加强火电建设规划落实情况监管,对违规项目加大稽查力度,实现火电项目的全过程闭环监管。2013年12月,国务院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3年本)》,对水电、火电、煤矿、电网等能源项目审批方式调整,最大限度缩小核准范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火电项目审批方式改革后,电力产业的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变得更为重要。国家能源局重组后,强化战略规划、政策引导职能。按照能源局《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年内将出台国家能源战略行动计划等重大能源战略规划,启动能源“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拟定实施能源发展年度计划,加强能源政策研究,完善重大能源产业政策。
央行正牵头制定互联网金融监管规定
近日,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央行正牵头制定监管规定,防范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日渐增加的风险。一位央行官员称,现在的目标并非打压,而是要培养其健康发展。
知情人士表示,央行正联手银行业、证券业及保险业监管机构制定策略,以保护客户信息免遭窃取或滥用,并确保网络投资产品充分披露风险,禁止非法融资活动。官员们还正在针对一些小型网络借贷公司的破产事宜寻求应答之策。
去年底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107号文”)的表述,监管层首次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影子银行范畴,并且明确了央行的监管主体地位。“107号文”指出,“对尚未明确监管主体,抓紧进行研究。其中,第三方理财和非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网络金融活动等,由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办法。”
此外,1月中旬有监管层人士表示,相关监管部门正在制定相应的“负面清单”,规范互联网金融的竞争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