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嘉:走出“证明自己”的圈

  专家介绍:殷嘉,心理咨询师,九型人格导师,家庭系统排列导师。

  我们争来争去,也许不过是想证明,“我是比你有吸引力的。”当你并不为他人的评价而活,自然也就不会为了证明自己而去与争取一段爱情,乃至任何一件事物了。

  心探索:不管是在故事里还是生活中,闺蜜两人爱上同一个人的故事总是屡见不鲜。为什么两个好友往往偏会喜欢上一个人呢?

  殷嘉:这种时候可能两人中至少有一个是比较喜欢竞争的,她会想要证明“我比她好”。如果另一个人也喜欢竞争,那两人就可能直接闹翻了。不过更常见的是,两人又不想破坏友谊,又不想错过这段爱情的机会,而表现方式往往可能是有一人比较忍让,另一人比较进取,这时候最容易令人产生困扰。

  其实她们两人未必都真的爱上了这个人,很多时候这个人是谁并不重要,而是“谁能得到”占据了更大的焦点。

  心探索:确实有的人偏爱把好友当竞争对手,这背后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殷嘉:这就像小孩子抢玩具一样,她还不太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会跟着别人来做,别人喜欢我也喜欢,其实抢到手她未必真的喜欢。

  这和家庭教育也有关,有的父母就会总说“你要先把玩具让给别人”,这样小孩长大可能就会比较回避竞争,觉得“你好就是我好”,这样虽然比较和气,但其实她会总是关注不到自己的需要。也有的家庭比较鼓励竞争,每次孩子“获胜”时都会给予奖励,因此她长大了也会很喜欢获胜的感觉,其优点就是她可能很容易在各个领域成功,而缺点则是,她有可能会只是为了“获胜”而做一件事,而不清楚这件事的目的。

  闺蜜之间也很容易有“嫉妒”这样的情绪出现,嫉妒其实就是觉得“你拥有我没有的东西”,因此想努力争取以克服自己的挫败感。

  心探索:这其中的关键是不是还是在于“证明自己”?

  殷嘉:是的。其实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想要证明自己。我们都看不到自己的脸,知道自己有眼睛、嘴巴,却不知道它们长在哪里,需要镜子才能看到。在生活中,我们也都是通过他人来看到自己,从小到大都是在别人的评价中摸索自己的定位的,因此我们会习惯性地想要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比如去和闺蜜较量,不管在哪个方面,其实都是想证明:我是比你有吸引力的。

  心探索:要如何从这种“竞争”中解脱出来呢?

  殷嘉:其实未必一定不竞争才是好的。在生活中,我们习惯给事情分好坏,如分数高是好的,低是不好的;笑是好的,哭是不好的;大方是好的,嫉妒是不好的等等。我们既然走在心灵成长的道路上,最关键的还是要先看到自己,确定自己真实的界限,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真的认识到自己的话,你会发现这些并没有对错可言,因为你已经从别人的视线中走了出来,不再活在内心的评价声中。

  而当你并不为他人的评价而活,自然也就不会为了证明自己而去与争取一段爱情,乃至任何一件事物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