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众包:大众力量缘何推动商业未来》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杰夫•豪
译者:牛文静
内容简介:
或许连托马斯•弗里德曼都没有想到,他在《世界是平的》中极力推崇的最大推土机-外包,正被新的推土机-众包所颠覆,另一条获得更廉价的人力、更有价值的途径正在形成。任何人都可以来贡献智慧。
美国《连线》杂志记者Jeff Howe在2006年6月刊首次提出“众包”概念,虽然说法很新,但相似做法早就存在。1714年,英国政府就曾公开悬赏求解经度问题。Howe曾在维基百科上为众包下了一个定义:“众包指的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众包的任务通常是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涉及到需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
个人观感:
依我个人的感觉,《众包:大众力量缘何推动商业未来》还是一道快餐。有可用的内容但缺少有启发性的想法,对市场营销的帮助大于对产品创意的帮助,也许还可以用来对产品人员进行观念培训。本书作者是记者出身,把东西写得很好看,但还没有捅破从观念、想法到产品的那层窗户纸。
众包,古已有之。中国古时候捉拿罪犯,官府就在城门贴布告悬赏,发动尽量多的人参与。等于把抓人的事包给了所有人并用赏金刺激人们举报罪犯。这该是最原始的众包。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商业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开始是外包(Out sourcing),然后是开源(Open-sourcing),现在则是众包(Crowd sourcing)。仿佛一扇扇天窗在商业社会上空突然打开,醍醐灌顶后的企业家们争相追捧,研究者、撰文推荐者不计其数。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互联网已经进入了主流文化。《纽约客》曾有一幅著名的漫画:一只狗坐在电脑前,对它的狗类朋友说,“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而在众包中,没人知道你并没有专业的学位、从未拍过专业照片、或一堂设计课都未参加过,“众包”能形成一种完美的“能者为领袖”制度。出身、种族、性别、年龄和资历都不存在了,在这里只要求工作能力,能力外的因素都不考虑。“众包”的运作就有了一个最为乐观的假设:我们每人都能展现出比我们在现有经济结构内更多样的才能。网络的普及、网络的互动性、人们追求完美及希望被认同的天性,是维基百科网站成功的基本因素。维基百科开创了一种人人参与知识创造与积累的运作模式,是一种非凡的网络文化现象。网络用户也证明维基百科全书的力量,同时表明成千上万个分散的志愿者可以创造出快速、富有流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维基百科将一个或几个机构合作无法完成的事情,众包给了世界上的每个人,让人类所有公开的和非公开的知识,都能保留传承下去。维基百科基本成了一个全新的学科门类,《维基经济学》也因而得以出版。
实际上,众包既不是外包的终结,也不是外包的替代。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外包强调的是高度专业化;而众包则反其道而行之,跨专业的创新往往蕴含着巨大潜力,由个体积极参与而获得成功的商业案例也不胜枚举。
在众包中,企业这种形式被解构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所谓业余主义对职业主义的侵入。在众包中,企业内外的人已经通过互联网融合在一起了。信息革命是一连串事件的结果,或许,我们越来越接近信息革命的胜利果实了。
书评人:林志国
资深IT人,目前是一家IT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工作30年,长期从事应用软件的设计工作,因此对中国IT行业的发展、变化,有着切身的体会与独特的感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