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能手陳合泰 大陸發展之路

  • 来源:台商
  • 关键字:投資,陳合泰,台商
  • 发布时间:2014-09-03 13:46

  知道「陳合泰」這個名字,還不太了解「陳合泰」發展之路的台商,常有疑問,「不知道陳合泰的錢都怎麼賺到的?」其實本刊也是帶著同樣的問題,走近陳合泰,一起傾聽其傳奇的事業人生。

  陳合泰從1982年來到大陸至今已33年,是廣東省第一位台商,經歷了兩岸藥材貿易、親手把保齡球帶進大陸並推向高峰、投資柚木地板、經營陸豐合泰工業園、引領大陸高端醫美產業發展,一投一個準,他是怎樣判斷市場風向?他有什麼投資的數據指標嗎?抑或他有什麼過人之處?

  敢闖敢拼

  成就「藥材貿易大王」

  台灣特種兵出身的陳合泰,早於1982年時就從澎湖到了大陸東南沿海的陸豐(時為陸豐縣,後已改制為市),當時是把陸豐馬鮫魚販賣到台灣,讓陳合泰在大陸改革開放初期第一波浪潮中就賺到了第一桶金。

  時值大陸改革開放才頭幾年,看準深圳作為經濟特區有著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陳合泰很快整理行李來到深圳龍華鎮開始了中藥材買賣——這也是他在台灣的老本行。「那時住在穆斯林賓館,要天天跟大陸藥材商喝酒、吃涮羊肉,喝得越High,拿到的價格就越便宜。」陳合泰回憶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直到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解除戒嚴令,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就可以走貨櫃,從第三地香港轉單,辦理正當手續了。

  但一轉單終端售價就是進價成本的5~6倍,這對台灣民眾來說,價格太高。陳合泰通過一些「擦邊」管道,直接把大陸藥材貿易到台灣,這樣就大大降低了終端售價,儘管這樣,也還是可以有豐厚的利潤,非常可觀。「當時,從大陸出口到台灣的中藥材,我就占了1/4的市場量,天麻、人參等100多個藥材品種,每年貿易量有幾千噸。」陳合泰雖然冒著一些風險,但敢闖敢拼的性格,成就了他「兩岸藥材貿易大王」的美譽。

  據台灣官方統計,一開放老兵回鄉,第一年就有45萬台灣人到大陸,第二年就有54萬,到第三年就已超過100萬。「想想看,這樣龐大的人口,每個人都從大陸帶個幾公斤的藥材到台灣,就相當於藥材商手裏頭壓了同樣數量的藥材在倉庫裏,假如一個品種壓倉10噸,那成本消耗相當巨大,對藥材市場衝擊也很大。」陳合泰講述著兩岸藥材貿易發展的起伏,「1990年時我就發現台灣人不怎麼買中藥材了,我就警覺,藥材的瓶頸到了,不能再做下去。」到1992年,陳合泰果斷結束藥材生意,因為他已在另一個行業裏風生水起了。

  轉戰文體娛樂業

  大陸保齡球業弄潮兒

  1990年代初,大陸的保齡球還僅是屬於酒店、商場、商業中心等的配套娛樂設施,僅有4或6條球道,稱不上真正的保齡球館。但那時,台灣的經濟迅猛發展,相應的娛樂業也很發達。

  由於台灣的銀行一般到下午3點就停業,陳合泰與朋友、客戶閒暇之餘就會去打保齡球。那時台灣的保齡球紅火到要提前2~3小時排隊,陳合泰往返於兩岸,看到了娛樂業的差距,也看到了新的商機。陳合泰偶然間徵求時任一位副市長的意見,該領導很認真地說表示支持,而且深圳市當時正好要建立一個保齡球訓練基地,這都給了陳合泰堅定投資保齡球業的信心。陳合泰不僅開設保齡球館,還代理了美國著名保齡球道品牌賓士域(Brunswick,創建於1845年)在中國大陸的銷售,也就是說,大陸其他保齡球館要使用美國賓士域品牌的球道,就必須找到陳合泰。「沒想到的是,越是偏遠的地區,反而保齡球很興盛。那時雲南就賣了3個館的球道,貴州、廣東等地都有。自己開設的保齡球館在深圳有3家,廈門和蘭州各1家,蘭州那家反而是贏利狀況最好的。」

  陳合泰以自己在深圳體育館開設的光泰保齡球館為標準,24個球道,開始接單整體保齡球館的建設,不再單賣球道,60天的時間就可完成一個球館。陳合泰對保齡球館有著獨特的感情,「建一個球館成本大約1200萬人民幣,由於我們掌握著Brunswick品牌保齡球道的成套設備,既能保證客戶球館的順利開張營運,也為自己賺到了更多的工程款。那時錢真的比較容易賺!」

  陳合泰的生意經總能得心應手,就像一個弄潮兒,左右著當時大陸的保齡球業。

  生意規則與「人情」並存

  進退有道

  「我今天會成功,就要感謝美國人,我在做保齡球道、球館時,跟他們學了很多做生意的方法和規則。」陳合泰舉例道,「我由於講人情,給一個球館的保齡球道價格比代理合約價少了2000元(人民幣,下同)被美國公司總裁知道後,要收回我的代理權。為了這事,我多方解釋,整整花了15天才挽救回來。後來在香港一個經銷商大會上,美國總裁點著名來批評我。自此,我知道了美國人做生意都是講協議精神的,用文字來規範,一切按規章和制度辦事,無論誰都不能隨意更改,說一不二。」

  但是陳合泰說,「我們中國人都一樣,講人情的,有些事有些時候不違反重要規則,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也還是會讓步。」一點不讓的話,估計在大陸生意就沒法進行。

  陳合泰也跟美國人學了一些生意方法,比如保齡球道,其實每個球道都有一個安裝和重啟密碼,設置為3個月重新輸入開啟。那時貴州的一個球館拖欠了工程尾款,陳合泰幾番提醒還是沒結算。「果然有一天晚上,貴州球館老闆打來電話,球道不能啟動了,我一想,時間到了,於是就跟他把該結的費用一筆一筆結算清楚,包括拖欠利息,款到工程人員就到。這其實是原則,他違反了。」

  陳合泰該講規則和制度規範的時候,一絲不苟,嚴謹細緻;得講人情的時候,也會大方大度為之,進退有道。

  「人在高處要能舍,不能戀戰」

  當保齡球事業正如火如荼時,有集團公司開價1.5億人民幣收購陳合泰的5個保齡球館。「那時,我算了幾天幾夜,想著三年就可以做到這個業績,當時就沒有捨得出手。」陳合泰感慨道,「在大陸有個規律,當一個行業處在高峰時,就會有人想要做得更大,會有人想來收購吞併你。其實那時,我們必須要捨得放手,高峰過後就會迎來低谷。很多時候,很多東西,你絕對不能戀戰,這也是我經歷這麼多到大把年紀才學到的。」

  後來,保齡球一窩蜂似地遍地興起,保齡球館的生意從一個月300萬逐漸掉到了120萬。陳合泰算算,扣掉一個月的開支成本,利潤所剩已不多,保齡球生意已開始進入慢車道。到了合適的時機,陳合泰就將保齡球生意轉手了,現金以落袋為安,但比1.5億少了許多。這就是陳合泰的經驗之談。

  陳合泰選擇經營地點有個原則,要在自己能溝通能掌控的語言環境裏,所以他表示,以後也不會選擇東南亞、非洲等地,依然會在大陸和台灣。

  隨後,陳合泰在陸豐購置了合泰工業園,同時投資朋友經營柚木地板生意,後遷移至深圳,其他周邊的地都被收回,只有陸豐合泰工業園的所有權還屬於陳合泰。

  如今,陳合泰又看準了新一代人愛美的消費傾向,醫美產業已在大陸蔓延,但大陸現今的醫美整形行業自律性太弱、發展不規範,相關法律法規也不健全,醫療事故層出不窮。但陳合泰的「科醫美」避開了醫療事故的風險,「從一開始,我就規定,不做開刀的醫美手術,只經營基礎醫療美容,無風險,顧客本來是愛美而來,一定要保證顧客美容的絕對安全。」陳合泰說,「進口高端優質的產品,聘用台灣最著名、水準最高的專業醫師,一週中集中安排不同專業的醫生主持治療,既節約成本,也方便醫生和顧客,一舉多贏。」

  陳合泰的經營戰略總是獨到而高瞻,投資戰略保守又大膽。「其實,一路走來,也是跌跌撞撞,邊撞邊學,談不上絕招,只是對經營的事業用心觀察市場變化,該放手時就要放手,該出手時也不能猶豫不決。」陳合泰總結著33年來的發展心路,「要跟隨著市場的大環境走,跟著政策方向走,才能與時俱進,順應市場。」

  陳合泰投資理念

  ◆大的經濟環境在變,投資方向也要隨著變,找剛起步、待開發之地,早入手。

  ◆做生意先要有好的人品,講誠信、大度,原則與人情都要平衡處理。

  ◆看準了就要果斷出手,猶豫不決往往錯失良機。

  ◆當一個行業的利潤逐漸下降時,就要考慮找新的發展方向。

  ◆在大陸有個規律,當一個行業處在高峰時,就會有人想要吞併你,這時要捨得放手,很多時候,很多東西,絕對不能戀戰。

  ◆一旦認準的事執行起來就要一絲不苟、雷厲風行,就要盡全力做到做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