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柯艾略,上帝身边的伟大作家

  保罗·柯艾略,1947年出生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他的18部作品陆续被翻译成73种语言,在168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柯艾略成为世界上迄今出版语种最多的图书作者。其代表成名作《炼金术士》(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被喻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经典。在巴西,有三个词异常耀眼:足球、圣经和保罗·柯艾略,因此保罗·柯艾略也被称为“上帝身边的伟大作家”。

  柯艾略善于将哲学沉思、宗教奇迹、童话寓言熔为一体,以魔幻和现实的交融铺陈出一首首引人入心的催眠曲。当心中对立和僵硬的界限渐渐消融,人们便会被带领进入内心深处潜藏已久的秘密:我是谁?我的梦想是什么?究竟是什么让我苦闷、裹足不前?我的热情和力量在哪里,如何才能找到它们?

  柯艾略笔下的故事感动了全球数以亿计的读者,上至各国政要,下至平民百姓,他们在书中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梦想和热情。即使从未见过柯艾略,读者也视他为自己亲切的老朋友,他们其中很多人会说:他改变了我。也许是因为,柯艾略的作品引领了他们去认识天命,开启勇气和力量,和解心中的懦夫与魔鬼,跳出安逸继续追寻。

  《炼金术士》围绕一句“天启”展开了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追寻天命的故事:“当一个人真正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努力来帮他实现梦想”。牧羊少年的“寻宝梦”会令许多人惊觉:追寻天命的艰辛崎岖、困难重重我也如此熟悉,而反躬自问那内心的召唤、赤子的初心是否却被怠惰许久?

  保罗·柯艾略并非生来天赋异禀,他同样花费了大把光阴求索,甚至回避,直到38岁才下定决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作家。他的生命经历如同他的作品一样,鲜活地昭示着天启,鼓舞众人之心:一个平凡人如何实现自己的天命,如何活出纯然本真,开启智慧力量,领会生命的真正奥义。

  本期《心探索》邀请到保罗·柯艾略先生接受采访,并非常荣幸地成为柯艾略先生在中国首次开设个人专栏的杂志。写给柯艾略先生的第一封信:

  亲爱的保罗·柯艾略先生:

  很高兴能写这封信给您,而且一想到你可以收到并阅读它,我就禁不住微笑起来了。像所有热爱你的读者一样,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在阅读你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深深地相遇过许多次了。我能认出你,就像某一朵花儿认出风,你不见得能认出我,但当风吹过一片花海,您知道我就在其中。

  在所有我认识的写作者当中,我深深热爱着四个伟大的灵魂,他们分别是:卡尔·荣格、赫尔曼·黑塞、保罗·柯艾略、斯蒂芬·弗里斯特。前两位不必说了(很遗憾不能采访到他们),其中斯蒂芬弗里斯特是位进化占星学家,很高兴去年我见到并且采访了他,当时我就想,或许有一天,我与保罗柯艾略先生也会在现实中相遇!这是一个愿望,我相信它会自然发生。:)

  我是孟想,31岁的中国女性,是《心探索》杂志的主编,也是一个占星师和塔罗师,是一个神秘学的学习者。《心探索》是一本帮助人们探索内心、认识自我的杂志,在这样一个令人迷惑的时代,在动荡的中国社会,我们想告诉人们如何向内寻找光明,如何无所畏惧地活出自己。而采访您,是我们的一个心愿!

  孟想2012.9.30

  以疯狂坚守叛逆的圣火

  “叛逆是一束神圣的火焰,如果人们不懂得拒绝,只是一味接受,那么世界就不会发展。”

  保罗·柯艾略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家庭,并在教会学校接受教育,这意味着刻板严格的生活环境无法容忍超出常规的想法和行为。对父母而言,儿子的叛逆就像一场噩梦,他们认为柯艾略疯了,并将他送进精神病疗养院关了起来,当时他只有十七岁。

  1965至1967年,保罗三次被父母送入里约热内卢的精神病院。至于住院的原因,直到今日连他自己都百思不得其解。他在书中提到:“或许他时而胆小如鼠,时而胆大包天的异常举止让父母伤透了脑筋;或许因为他想成为‘艺术家’,而家里所有的人都觉得这是一种游离于社会边缘,并在贫贱中死去的最好方法。”

  最后一次从疯人院出来时,他决心再也不回去了。他许下两个誓言:第一,他会就这个题材写一本书;第二,父母离世之前,他不会把这个事情公之于众,因为他不想伤害他们,很多年里二老都为自己曾经做过的事自责不已。《维罗妮卡决定去死》便是多年后,由此诞生的一部作品,用独特的视角、激昂同时内敛的手法去探讨生命的意义。

  二十多岁时,不服常规柯艾略和当时许多叛逆青年一样接触了毒品,并体验到毒品是如何摧毁人的意志力,他回忆道:“毒品会让人忘记生命中真正值得奋斗的重要事情。”他参加反政府独裁运动,曾三次被捕,最后一次被警察从出租车里拖出来,摔在草地上,用一支手枪抵在脖子后部时,视野里只有一栋旅馆,他心想:“老天,这是我人生中最后见到的东西啊。我才26岁,还没像样活过,难道就这样死了。”

  于是,这次经历之后的十年里,柯艾略尝试创作歌词,做过摇滚歌星、演员、编剧、剧场导演、记者、电视节目制作人……他试图做回大家眼中的正常人,但最终发现无法做到,也无需如此。他心中的叛逆之火不曾熄灭,即使探索生命的方式不被世人接受,即使内心经历过漫长的迷失,他依然相信“叛逆是一束神圣的火焰,如果人们不懂得拒绝,只是一味接受,那么世界就不会发展。”正是这不灭的圣火引领柯艾略走入神秘学研究,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狂热和痴迷,并最终指引他走上了重生之路。

  朝圣之路上的重生

  1970年代初,柯艾略开始接触一些秘密团体,十几年里都沉迷于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的研究。在欧洲的“生命启蒙之旅”中,遇见了自己的生命导师,导师劝他去走中世纪著名的“朝圣之路”。于是1986年,柯艾略踏上了朝圣之路,从法国南部出发穿越比利牛斯山脉,徒步走到西班牙加利西亚地区的孔波斯泰尔的圣地亚哥,横贯西班牙北部七百公里,前后历时3个月多。这趟“朝圣之旅”彻底改变了柯艾略的一生。

  “你必须穿越那湍急的河流,但最终你将到达彼岸。”

  柯艾略接触秘密团体后,经历了长期的严格学习和考验,他曾认为只有少数被选中的人才能接近宇宙的本真,而自己一直以来就是为了脱颖而出在努力。但导师告诫他,“若不懂得与人共享,你所具有的力量分文不值。因为贪婪,你得重新上路,在纯朴之人中寻找;因为痴迷,你需要尽全力得到本该慷慨赐予之物。” 于是,柯艾略起身踏上朝圣之路时,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不安和失望中。

  从法国南部出发穿越比利牛斯山脉,徒步走到西班牙加利西亚地区的孔波斯泰尔的圣地亚哥,横贯西班牙北部七百公里,前后历时3个月多。柯艾略说,“朝圣是不是一条考验体力之路,而是一条精神之路,你必须时刻警醒,才能体会周遭发生的一切”。路途中他与自己内心的魔鬼交锋、结识、谈话并成为朋友,经验到神迹与重重陷阱,看过死亡的面孔,唤起了心中对万物的博爱,终于让内心傲慢的战士得以臣服。

  柯艾略感慨:朝圣的路,让爱快步走的人也慢下来,去体验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免费的,阳光、爱情和行走……我获得许多快乐,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我们不用语言,而是用手势和眼神交流、欢聚。这一路我学会,努力去做那些有价值的,那些你真心追求的事真的很值得。

  柯艾略逐渐从朝圣之路上的朝圣者身上感受到他们千百年来聚集的能量,并了悟“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关键是要决意完成自己的天命,而不是在”生命的奥秘“问题上绕圈子。”朝圣之路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他,虽然发生的一切并不是最初的期待,但却在期待之外带领柯艾略朝天命迈进。

  他说:“抵达圣地亚哥时,我感觉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然后我问自己,我该怎么做?直到那一天,我已经38岁了,为什么我不立即开始追求梦想,而是一再将它搁置呢?”柯艾略终于在朝圣之路结束后决定追随深藏心底的愿望--从10岁开始,自己梦想过无数次,又因为缺乏勇气否定过无数次,认为它有些幼稚,有些荒唐,而且难以实现的愿望--成为一个作家。庄严的朝圣弥撒为这条反思之路划上了神圣的句号。

  他后来说:“朝圣路上‘你必须找到自己’,重获新生。要去朝圣,就不要考虑太多,放手去做,别多想,很多人做了大量准备后来都发现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路途会怎样,只有上路了才会知道,所以放心去走吧,我敢肯定,神的力量会指引你的。”

  生命在爱中绽放

  《朝圣》完成的第二年,柯艾略把学习炼金术的个人经历加入作品,写成了《炼金术士》。然而从完成作品到出版的一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柯艾略经历了拿着《炼金术士》的稿子寻找出版商,四处敲门碰壁的日子,直到最终获得众多爱的支持。原来当我们勇于逐梦是还会遇到第二道坎儿,那就是认识爱。

  “爱是在疲惫时,让你微笑的东西。”

  也许每个人迈出追寻天命的第一步后,依然常常会面对自己内心的害怕、不自信和想要退缩。柯艾略说,这常常是因为爱,我们爱别人总是多过爱自己,当遇到挫折我们担心万一失败,自己的选择会伤了周围人的心,我们忘了真正的爱希望我们活出自己。

  那个时候有一位读者M·nica,柯艾略先生现在的私人助理,读了《炼金术士》后非常感动,毛遂自荐要为这本书在西班牙作宣传。甚至在柯艾略本人打退堂鼓的时候依然坚持,然后这本书慢慢地在西班牙和法国登上了畅销书榜。当美国的大出版商harperc·llins的编辑在读了这本书后,给柯艾略的评论:“读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像是在漫漫长夜后看着太阳升起。”这句话让他终生难忘。

  正是跨越了对爱狭隘的理解,接纳了亲友的陪伴和爱,柯艾略在困难中获得了耐心和信念。他时常问自己,挫折和失败是否是必然的?回答也是肯定的,追梦的刚开始你会因为经验不足而常常犯错,而秘密就在于屡败屡战,越挫越勇。“与困难斗争,久而久之也就乐在其中,你要学会用爱来滋养梦想。”

  另一位给予爱的重要人物是妻子克里斯蒂娜。她是里约热内卢的艺术家,在1990年走了朝圣之路,之后便与柯艾略一直分享着对这条爱与灵感之路的热情。对他们而言,朝圣之路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分享生命的奇迹,成为了他们共同的任务。

  柯艾略与妻子并没有正式登记,他们在一起生活27年,是爱情让维护这段关系无需极大努力。柯艾略说“你不用担心,另一半会找别人,你只要享受爱的力量就行。没有东西强迫我和克里斯蒂娜在一起,除了爱情。”

  在追寻天命的路途中的友爱和情爱正是如此自然流露出存在于生命中伟大的博爱。“博爱是一种浸入一切,充满一切的情感,能粉碎一切恶意。它改变了一切,建造了一切。”正是这如此源源不绝的爱滋养了柯艾略对生命和写作的热忱。柯艾略说:“当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某样东西、相信某件事情时,我们便会感觉自己拥有天下无双的力量,深信自己的信仰不可战胜。引导我们直达终点的正是热忱,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炼金术士》出版后名列巴西畅销书排行榜长达六年之久,成为巴西有史以来销售量最多的一本书。《朝圣》在二十年后售出八千五百万册,随后陆续出版的《我坐在皮德拉河畔哭泣》、《维罗妮卡决定去死》、《魔鬼与普利姆小姐》等18部作品纷纷登上世界级畅销图书,保罗·柯艾略成为了真正的作家。

  天命在你脚下

  心探索:您曾因为被送进精神病院,而生父母的气吗?也许这样的冲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柯艾略:我从来没有因为他们将送我进疯人院而生气,因为我的父母只是在做他们认为对我最好的事。对父母而言,他们试图帮助我,做这一切是出于爱,只是方法错了,但没有什么需要被原谅。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父母,但同样坚持我们认为应该遵循的道路。这场在家庭这个微观世界中发生的“战役”是测试我们意志力的重要试金石--日后我们将要面对更多困难的时刻,或者一个充满敌意的社会,我们需要为此做好准备。

  心探索:在生活中义无反顾地去追寻天命的人仍然是少数。为什么很多人迟迟不愿投入内心的渴望的“战役”,甚至将这一切归咎于没有足够的支持和幸运?

  柯艾略:追寻天命的人仍然是少数,但这些人为我们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榜样。在《炼金术士》中,我这样总结这一点:当你真心渴望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完成。请相信这一点:“每个梦想都有可能实现,只要你能踏出第一步。”

  我从小就想当作家,年轻时总认为自己必须经历一些事才可以实现梦想,借口自己体验不够而迟迟没有动笔,其实是因为我害怕,没有信心。朝圣之旅让我明白,如果你想抵达目的地,就要毫不犹豫地向目标迈进,千万不能因为害怕或不自信就躲在角落。你必须走出第一步,接下来才会得到引导。

  心探索:牧羊少年不断通过“征兆”获得天命的指引,生活中我们如何解读“征兆”呢?

  柯艾略:要读懂征兆就要允许自己犯错,宇宙一直在用它自己的语言给我们传递讯息。当你能感知到这些讯息,就能感受到世间万物都在通力协作,帮你完成天命。其中的技巧就是让自己安静地处于当下。心在当下,就能听见宇宙跟你说话。

  心探索:人生的意义是在寻找终极的“智慧”和“平静”,还是追随天命投入“战役”呢?

  柯艾略:生命的意义没有绝对的答案。如果你做的事情让你充满激情、活力,让你日日夜夜都感觉人生有意义,那么你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说过,当我们在生活中用智慧替代了热情,我们也就开始变老了。年龄并不在于你庆祝过多少个生日,而在于你怎么看世界。如果你始终拥有好奇心,你就有一个年轻的灵魂。

  心探索:大家称您为“上帝身边的作家”,但您的作品却是指向每个人自己的神性,这一切都不曾拘泥于宗教。

  柯艾略:所有宗教最终都汇于一处--与我们所称的“更高的智慧”交流,每一种宗教只是分享相同奥秘的不同方式。我信奉天主教,绝大部分是因为我在一个严格的天主教家庭长大。在叛逆的年龄,我对天主教心存怀疑,觉得必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然后我就成了嬉皮士,走过很多地方,遇到了不同背景的人,学会了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接近神灵。在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的朝圣后,我又回归了天主教的信仰,只因它在我的血液中,而并不因为它是最好的宗教。

  我相信我们所看到的,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切,仅仅是现实可见的部分。另外还有一个无形的部分,统治着情绪,感觉,这是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但神是--就像威廉·布莱克所说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处不在的能量。

  最终,所有的宗教都指向同样的光。在我们与光之间,有时存在着太多的规则,其中的一些规则是很重要的,而另一些不应蒙住我们的双眼,遮掩了光的强烈,因为那是来自灵魂世界的光。

  心探索:非常多读者表达因为您的作品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您试图传递给读者什么信息呢?

  柯艾略:我知道我卖了一亿四千万册书,这意味着超过五亿读者(每一本书平均有3个人阅读),他们遍布全世界。即便如此,写作仍然是一个非常孤独的工作--与做电影或创作音乐的人不同。坐在电脑前时,我只有一个读者:自己。

  我从不想借由我的书教会读者什么东西,写作是我试图回答自己潜意识中某些问题的过程,是为了和自己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我相信,将它们置于笔下会让它们变得更清晰明了。我相信读者从中获得了什么,全凭他个人的理解。

  采访/撰文 靖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