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7月1日,是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逝世的第1000天。在这天,来自中国18个省的1000多名乔布斯的粉丝,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纪念乔布斯。他们用1000个咬了一口的苹果,拍摄了1000张手持苹果的照片,拼成乔布斯逝世1000日纪念海报,借此表达悼念及致敬。一位外国企业家,去世近三年居然还让如此多的中国人惦记,不得不说是一件很难得的事。当我和一位美国朋友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很郑重的对我说,在他心中,乔布斯不是企业家,而是艺术家。
什么?一个市值千亿的上市企业创始人兼老板不算是企业家?不过仔细想想还确有几分道理。回想乔老爷子还在世的时候,有一次记者问他对于苹果的市值超过微软一事的看法,乔布斯以不可置否的语气回答记者:苹果的市值会不会超过微软这一直不是他和他们公司所关注的事情,他们所关注的只是如何将苹果产品做到更好。听听,这哪像是一位企业家的态度?这不恰恰是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才能说出的话么?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兰德曾经依据每个人独特的兴趣、能力、需要、和人格特质将人分为实用型、社会型、艺术型、事务型、研究型和企业型六种,也就是著名的霍兰德职业六边形理论。如果用这个理论来分析,毫无疑问乔布斯是极富有艺术型人倾向的,具备美感与完美导向,有无比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近些年来才会声名鹊起,引领时代潮流。但为什么只有乔布斯才能力挽狂澜,带领苹果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我想,是因为我们的世界恰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时代。简单的说,是因为乔布斯和他的苹果赶上了好时候。
从历史的角度,我们可以把过去200年看做是一场三幕剧:首先是工业时代,蒸汽机的大规模应用让人类世界突飞猛进,这一幕的主角是从事大规模生产的工人,想在这个年代生存下来需要很好的体力和个人毅力;二战后,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这一幕的主角是知识工作者,知识性和专业化会让你在这个时代如鱼得水;而进入21世纪,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充裕,艺术时代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这一幕的主角是创新者和艺术者,特征是人类对于艺术和情感的关注正在逐步上升为整个人类社会的主流。
过去,当人们还在为温饱而担忧时,当然不会追求更美的设计或艺术,而今天的人们更愿意为艺术买单,而非物品。上乘的质量和合理的价格只是商业游戏里的一个通行证而已。企业想要发展,就必须加大在其他方面的竞争力度,如新奇、美观和意义等。德国大众汽车公司2001年在德累斯顿建成了颇具现代设计风格的著名“玻璃工厂”。工厂内的汽车生产线,已成为德国工业旅游的一个著名景点。隔着一层玻璃窗,看一身雪白工衣、年轻帅气的工人们忙忙碌碌,像看一场炫目的舞台实验剧表演。他们不像工作,倒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正如德国大众宣称的那样:“我们生产的不是汽车,而是艺术品。”
同样,在艺术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具备艺术倾向的工作者。艺术感,是我们通向未来的通行证。如果恰恰你是这样的人,请珍惜吧,想想怎么能充分开发自己大脑中想象力、创造性和美感,并让他们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当然,对于更多的没有什么艺术天分的我们,同样也可以自我修炼,不断提升自己对于艺术和美的感觉。
我们可以多关注和思考身边的艺术和创新,比如可以多逛逛博物馆、艺术馆,或者买一个小笔记本,随身携带,看到不错的设计或者灵感就把它记录下来,相信不久以后,就会对周围各种图案和环境更加敏感,渐渐的也会产生自己独特的创意。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对生活中一些小物品讲究和挑剔一点,比如买个杯子,为什么不挑选更加有创意或者更加艺术一点的呢?也许会多付出一些成本,但我们收获的是更精致和更有艺术感的生活。当然了,也会让我们自己离这个时代更近一些。
撰文/马华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