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冬:我在拉萨当记者

  讲述者:杜冬,33岁,摩羯座。在首都钢铁集团做了十年翻译,2012年辞职到拉萨《西藏商报》做文化记者,同时写作、翻译、拍摄。因一段长达五年的对康巴姑娘的感情,孕育出了第一本小说《康巴情书》,即将出版。

  2012年,我33岁,去了拉萨当记者。记者这个工作做得很顺心,我喜欢听人说故事,从珞巴族的猎人到西藏的红卫兵,而且一天之内可以听好几个完全不同风格的故事。上午你还在跟着某人的母亲学藏戏,晚上你已经醉醺醺地跟着另外一个人去猎熊了。

  在这份工作之前,我做过近10年的工程翻译,也翻译小说。之前我几乎很少认真地考虑自己的目标。从2007年开始,我每年都跑到四川康区去,有一两年那儿几乎成了我的精神寄托。起因是对当地一个康巴少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认为非她不娶,然后和她家里的所有人(除她之外)混的透熟。康巴人天生磊落,不会太计较我的小算盘。几年下来,姑娘还是没追到,但是觉得自己的心态发生了改变。

  追求这个康巴姑娘,大概是我凭自己的想法所做的最不靠谱,也收获最丰富的一件事。王安石说“中国之大,当以大力操持之。”我现在逐渐懂得了他的意思。四海之大,人还是要做点自己最擅长也最喜欢的事情。

  来到拉萨,和这里的蓝天白云没什么关系,我也没有太大的兴趣想去看看珠峰或者羊湖。我最喜欢的,就是在拉萨的老城区里不停地转悠,喝茶,听这古城里的人如何行走,如何发脾气,如何胡说八道。

  汉族人彼此相似,而藏族人则和我们有太多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让一个汉族人相信世界上有一个蓝色的,长着獠牙的女神,挥舞着颅碗,骑着野驴,马鞍上还放着装满瘟疫的口袋另外附加一副骰子?不可思议是吗?这个形象就是拉萨的护法神班丹拉姆。

  同样是在今年底,我描写如何追藏族姑娘的《康巴情书》也终于定下来:将在2013年1月出版。全书都是真实的故事,自己感觉还挺清新。不过那是写给那个叫曲西的康巴女子的,不是小说。想对藏区人性格有了解的人可以读读,眼界高远,想要深挖藏文化的,不读亦可。

  虽然我还不能算是个小说家。然而我觉得与这样神奇的心理相搭配的,一定会存在一种独特的讲故事的方法,或许是魔幻主义,或许是意识流,总之,一定是有的。它让你的作品充满了神奇的转机,真正的戏剧性和僵死就在一念之间。这样的故事,应当从头到脚流着热汗,充满好奇和惊恐,充满勃勃的生机。

  这样的方法,配上这样的故事,绝不仅仅是描写蓝天白云这样的符号,也绝对不将自己的作品限于形而上学的自我陶醉之中。真正的戏剧性和僵死就在一念之间。这样的故事,应当从头到脚流着热汗,充满好奇和惊恐,充满勃勃的生机。就想醉打山门的鲁智深,一脚踹开了寺庙的门,方丈居然说:“此人日后必成就。”

  这就是我2012年在拉萨所想要寻找的东西,属于我的故事和属于我的语言。我希望我学到上接列斯科夫、巴别尔、芥川龙之介等人的不朽技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