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10月交易低迷 后市难被拉升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猪价,母猪,存栏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15 10:01
新牧网监测数据显示,进入下半年,各地猪价曾上涨至年度高位,但止步于8月底。随后,猪价指数一路下跌,10月24日较9月1日(114.37)下跌2.55点。华南生猪均价较9月份下跌0.12元/斤,两广区域猪价以弱势下滑为主,维持在6.9-7.35元/斤。广西地区下跌0.1元/斤,广东下跌0.05元/斤。
部分地区反映母猪存栏数减少至少20%,但事实上全国母猪存栏量并未大幅减少。由于对应11月的猪苗出栏数高等因素,11月猪价并无利好趋势。由于社会消费力下降,年末猪价也难以拉升。
社会消费力下降超预期
10月份受到转季节影响,使得部分区域猪源供给出现短期紧缺,然而受限于低迷的终端消费需求,猪价上涨动力不足。据了解,由于各地外出旅游人数上升,终端肉类消费有所提振,促使各地猪价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坚挺在7元/斤。随后,由于生猪上市量上涨,华中、华东地区屠宰企业连连报跌,迫使出栏价略有回调;与此同时,两广地区屠宰场屠宰量维持低位,猪价上涨空间受到限制。而进入10月中旬后,东北区域猪群爆发秋冬疾病,在养殖户恐慌出栏的大环境下,生猪集中出栏,导致猪价下跌,东北猪价继续在全国最低价位徘徊。而其它区域由于缺乏利好因素,猪价缓步下跌,并在月末企稳。
往年,在社会消费力平稳增长的情况下,猪价跟随生猪供应量的变化而变化。但今年,由于政策与经济等多重利空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力实际下降程度远超预期。如图所示,2014年的猪价走势与社会生猪供应量的变化规模出入变大,反映社会消费已出现较大转变。社会消费力的减少必定迫使养猪业在规模上和数量上进行调整。2014年养猪业的深度亏损,亦改变了猪价的变化规律。
全国母猪存栏未大幅减少
笔者近日走访四会、博白和化州等两广养猪大区,就今年养猪业的深度亏损对存栏母猪的影响,调研了屠宰场负责人、规模场养户与饲料经销商。
广西桂林市桂江屠宰场负责人王先生表示,往年3-6月淘汰母猪的进场量一般处于低位,今年则呈现增加态势,其中5月淘汰母猪进场量较4月增加约8%。“送进来的母猪中,刚开产的和后备母猪的比例明显增加了。不少小规模养猪场和散户,干脆把整个猪场都清栏。”
广东四会地区养户反映,今年上半年区内母猪存栏数减少至少20%。广东某饲料代理商梁先生也表示,无论是大猪料还是中猪料,销售量较去年同期都少了不下20%,更别说母猪料还有乳猪料,有些代理商都不做母猪料了。
母猪存栏整体减少,这点已经在农业部每月公布的母猪存栏数中得到证实。然而农业部数据显示,2014年1-6月母猪存栏量环比分别下降0.6%、0.8%、1.6%、2.2%、1.0%和1.0%。这与笔者了解的20%下降率出入颇大。
经了解,原来是两广地区母猪存栏在50头以下的养户锐减。母猪存栏规模在200头以上的大户基本无减少,只是在今年二、三季度更新母猪胎龄结构,把一些生产能力低下的多胎数老龄母猪淘汰,再重新引种。在第二季度,面对严重的亏损,选择退出的基本是经济实力薄弱的小户,大型规模场部分在规模上有所缩减,但母猪存栏量变化不大。国家公布的母猪存栏数轻微下跌,正好印证了我国规模化养殖正在不断普及,散户在几次亏损潮后所剩无几。四会养猪户所认为的“母猪存栏减少20%”,只是散户加速退出带来的错觉。
此外,10月份两广地区养户补栏意向可谓达到空前的“冰点”。30斤的外三元猪苗价格从月初的380元/头均价直线下滑到目前的310元/斤,但前来买猪苗的养户依然少之又少。其主要原因在于养殖户普遍看淡明年春季行情,10月补栏的猪苗对应明年3月出栏,刚好是在2015年春节之后,可能是来年猪市最为惨淡的时期。
年末生猪市场难被拉动
目前全国能繁母猪和后备母猪的存栏数量虽较年初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在猪源供给严重过剩的情况下,生猪市场供需趋于失衡。
新牧网猪价指数分析师认为,影响11-12月份两广猪价走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猪群疾病防控。10月份华南地区已出现早晚温差明显,极端天气增多,疾病有所抬头,猪群死亡率较高,在成活率下降的情况下,将影响未来后期生猪供应。
二是生猪养殖结构的调整。据广东肇庆一位从事收猪业8年的猪中反映,今年生猪存栏量过剩,出现“收猪易,卖猪难”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在低迷时期更为严重。据广西博白地区猪苗销售人员反映,前期对应9-11月出栏的猪苗价格较10月份明显偏高,反映养殖户对秋季行情较有信心。而猪价从9月开始逐步下跌,目前仍未明显反弹,这是养户补栏积极、出栏体重较高所致。对应11月的猪苗出栏数最高,加上11月天气凉爽,生猪长速加快,必定导致出栏量增多、整体供肉量上升。
三是世界性库存恢复,饲料原料价格下跌,将有效降低养殖成本。从美国农业部(USDA)的数据来看,大豆世界总供给量较2013年10月份上升35.84百万吨,总需求量上升13.46百万吨;玉米世界总供给量较去年10月份上升37.46百万吨,总需求量上升19.88百万吨。而作为主要饲料原料进口国,我国今年10月份大豆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上升5百万吨,国内内需总量上升4.8百万吨,进口量较9月份基本持平,内需总量较9月份下跌5万吨;玉米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跌40百万吨,内需总量上升8百万吨,进口量及内需总量较9月份均无太大变化。可以看出,饲料原料世界性的供求关系向宽松转变,玉米价格不会再因为收储的问题飙至全世界最高价。而就国内而言,下阶段饲料原料价格将稳中下滑,并为养殖生猪盈利的上升提供强力支撑。
此外,2015年元旦前夕,两广部分产区及县市的不少养殖场会由于环保压力的加大,不断加快改建或拆迁工作,造成局部地区猪源供给偏紧,或将难以满足当地的消费量。
广西桂平绿苑猪场场长蒋文杰对11月中旬猪价有信心,下阶段会陆续将四成大猪卖出。而桂粤温氏养猪公司市场部主任张国勋认为,目前广西猪价上涨乏力:该区整体养殖水平、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生猪存栏量较前两年有了较大的增幅;广西约三成多的生猪需外销,但今年周边省份也存栏充足,北方生猪南下冲击下,生猪外调困难;终端消费力的不足是影响猪价走势的重要因素。
有观点认为,今年生猪价格“破8”无望,11-12月份行情将震荡难稳,后期猪价处于易涨难跌的状态。农历立冬过后,各地将陆续迎来腌制腊肉的季节,终端猪肉消费将有所抬头。新牧网猪价指数分析部分析,今年社会消费力下降难以评估,食品加工业对腊肉市场信心欠缺,就算腊肉制作正式开启,给生猪市场带来的拉动亦相当有限。
新牧网猪价分析师 金仌 凌觉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