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福:做一名行业清道夫

  第一次“下水”的投资人

  “我当时很意外,同时也很惊喜,因为我可能有新的创业机会了,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高兴和释然。”阿里UC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难掩兴奋之情,如此激动的说道。

  此语出自他与UC优视两位创始人的一次显得颇为尴尬的谈话。那时,俞永福所供职的联想投资否决了对UC的投资申请。听到消息,身为创始人的梁捷和何小鹏神情有点落寞,而身为局外人的俞永福却是有心无力,爱莫能助。

  “永福,你愿不愿意加入我们一起干?”突然,何小鹏的一席话打破了原本陷入沉默的会谈气氛。面对突如其来的创业机遇,俞永福毫不犹豫的点头同意了,并说出了文章开头的那番话。

  “我这个投资人脱掉了西装真正第一次下水游泳。”俞永福调侃的说道。毕业于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的俞永福,曾先后进入证券和投资行业。在联想投资供职期间,由于成绩卓越,他被破格擢升为副总裁。

  不过,他却坦言:“做了5年多的风险投资,在岸上看了那么多创业公司的起起伏伏,自己心里也想趁着年轻跳下去折腾一把。”

  就这样,他把自己“折腾”进了UC。进入UC,首要任务还是在老东家那儿没能解决的问题———融资。这时,雷军有如“天使”一般从天而降,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此外,俞永福还力排众议将UC浏览器作为公司的主营项目。在进入UC之前,公司里只有两三个人负责浏览器项目,其发展也是半死不活,只能算是勉强维持。为此,UC还将中国移动的千万级大单转给了华胜天成。起初,作为创始人的梁捷和何小鹏还有所疑虑,不过,在俞永福的坚持下,他们还是同意了。

  可能连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一个略带争议的决定却将UC带入了亿元级企业的行列。实现了从300万美元到40亿美元的跨越。其中,UC浏览器自然功不可没,然而,如果你将所有的功劳都算在浏览器头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UC浏览器基于自身创新技术和开放合作理念,打造了信息导航、移动娱乐、生活服务三大用户服务平台。并相继推出了九游移动娱乐平台、安全移动支付解决方案以及来电通等产品。

  目前,UC浏览器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导航平台,UC九游也已经成长为国内用户最多、活跃度最高、ARPU值最高的手机游戏开放平台之一。

  虽然成绩耀眼,但是过程却没有想象当中那样容易。

  2010年的时候,UC获得了阿里和诺基亚的战略投资,正当UC想以此为契机大干一场的时候,市场风向却突然反转。此时,UC似乎在一夜之间陷入了内外交困的泥沼。

  原本希望借助塞班平台大杀四方,可结果却是IOS、安卓平台的适时崛起,让UC的形势急转直下。正所谓:“商场如战场”。正值UC苦恼如何翻身之时,不知道从哪儿冒出的猛犸浏览器也来趁火打劫,想要挑战一下UC浏览器的江湖地位。一时间,UC是疲于奔命、忙于对付。这一下可让俞永福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互联网市场的波诡云谲。

  俗话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等回过神儿来,俞永福和他的团队迅速组织起了有效反击,一举夺回了“战场”的主动权。

  尽管侥幸逃过一劫,但这也仅仅是个开始。在2012年2013年,坊间不时地传出百度收购UC的消息。消息是真是假,局外人自然不知,而作为局内人的俞永福面对纷纷攘攘的外界舆论,也是不胜其扰。终于有一天,俞永福站出来澄清:“UC是非卖品,UC的原则是:独立自主前提下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形式,不仅是投资合作,也可以是业务战略合作。”

  一席话使得云里雾里的外部舆论,顿时变得云开雾散。“奥,UC并不会被百度收购”局外人得到了这样的共识。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一轮的猜测又蔓延开来。

  2013年4月28日有媒体爆料称阿里巴巴增持了UCweb、原UCweb投资机构晨兴投资退出,从而也导致百度收购UC的计划落空。阿里也自然也就成了UC的最大股东。这是不是预示着UC要与阿里“合作”呢?人们的好奇心再一次被激发起来。

  这次,是真的,还是又是一场谣言风波呢?不过,这个消息并没有被快速的证实。等到结果出来,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

  2014年6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与UC优视公司联合宣布,UC优视将整体并入阿里巴巴集团,与阿里集团部分业务进行整合。整合完成后,阿里巴巴将以UC为主体组建阿里UC移动事业群。

  这则消息的发出,持续一年的各种说法很快消失。对于这次合作,俞永福也是一再强调:“阿里和UC整合并非并购:首先,这次交易并没有主要涉及现金;而UC+对阿里也不是汇报关系。”看来,UC的独立发展还是俞永福非常看重的。

  之所以选择阿里,俞永福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阿里虽然投资很多,但是发现缺一个棋眼形成生态的循环,而UC就能够将这些相关业务变成一个生态,进行更多的业务循环”。另一方面,俞永福从资金、国际化、员工回报以及新机遇四个角度来看待UC从阿里身上获得的资源。

  俞永福对UC未来的构想逐渐成型,下一次惊人之举,也许正在酝酿当中。

  放眼世界

  “现阶段海外移动互联网市场处在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野蛮开荒的机会,“冲锋战”能抢到地盘。如果再等几年,海外市场很快会被列强瓜分,那时要成事,就必须打阵地战,打硬仗了。”俞永福对UC的国际化战略似乎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

  对于UC的国际化战略,俞永福可谓做足了功课。早在2009年,UC就组建了经验丰富的团队进行市场调研。用户是谁?终端产品是什么?运营商是否控制终端?用户的使用习惯。在那个市场有没有成功的国外公司?等都是他们关注的问题。事无巨细,俞永福做出了一种“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姿态。

  通过调查,俞永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是走华为路线,先打新兴市场,后做发达市场;二是要纵向国际化,而不是平衡国际化,深入、本地化地一个一个攻破重点市场,而不是同时推进;三是分空军、陆军两个阶段作战,即首先通过互联网试探市场,如果得到一定数量用户的认可,再在该地区建立正式的办事处。

  此时,UC的国际化战略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在前期布局上,UC制定了3+2的战略部署。3代表美国、越南以及印度,2则是俄罗斯和印尼。以印度为例,2011年11月9日,UC公司的印度平台正式开始运行。在不长的时间里,UC已经在印度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俞永福曾言:“希望能在2015年之前,使浏览器在印度的用户达到一亿。”

  除了3+2策略,俞永福对UC的国际化战略还定下了两个标准:一是以金砖四国为核心,选择那些人口、经济、发展节奏属于典型代表的,并且要和中国整个的生态环境高度一致;二是扩张时,选择的人口和区域覆盖能力,比如在沙特市场份额超过10%,在这个地方影响力起来了,那周边地方也自然起来了,这样来做选择区域的引领。

  关于为何定下这样的标准。俞永福这样解释道:“从创业和战略的角度来讲,要赶的是下一个周期,而非当下热门,这也是当时UC选择先向发展中国家发展再向发达国家发展的原因,也许,再过下一个五年,现在的发展中国家会变成第二个、第三个中国,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

  俞永福对于UC的国际化扩张真是煞费苦心。战略如此细致、精准,那么结果如何呢?“我们在国际化方面比腾讯、百度、新浪走得快,是所有中国互联网企业里走得最快的,并打破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无法走出国门的困局。”俞永福自信的说道。

  UC的国际化大幕已经拉开,成效也在慢慢显现。不过,要想成为国内走出国门的标杆企业,俞永福要做的还有很多。

  构建移动生态链

  当下,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已经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对于这点,在行业内浸淫多年的俞永福是心知肚明,自然不会甘于人后。

  “移动互联网发展比大家预期的要快,这跟海啸到来之前的效果一样,每个公司都会站在自己角度利用好既有优势和资源往前发展,这也必然导致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程度加剧。”俞永福说道。

  虽然竞争加剧,但谁也不舍得放弃赚钱的机会。那怎么办呢?只能是在强敌林立的竞争中,凭借实力和勇气杀出一条血路来。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关于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入口,俞永福有着自己独特且精确的理解。他说:“我对入口的理解是,有人流的地方就形成路,有路的地方就有入口,所以说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不可能有一家能控制所有入口,苹果够封闭,但也不能控制所有路口。另外,每个人在自己最擅长的业务上发展流量,自然也会形成自己的一个入口。”

  深谙此道的俞永福,对于UC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布局也是早早下手。浏览器和娱乐平台九游是UC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攻城拔寨的利器。浏览器满足用户信息方面的需求,九游满足用户娱乐方面的需求,二者双管齐下,让UC的风光一时无两。

  俞永福曾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需求集中在信息、娱乐和生活服务方面。”UC的布局直插要害,发展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不过,俞永福和UC的眼光并没有局限在浏览器和游戏平台上。“对于UC来说,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让移动互联网有更多的变量。假如将UC比作水里的一条鱼,那么需要考虑的一件重要的事是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UC投资的公司就像‘清道夫’,能让UC的生态环境变得很干净。”

  短短的一句话,已经将俞永福和UC的心迹表露无遗。对于未来移动生态链的布局和规划,UC已然走在了行业前列。

  “我们定了几个原则:第一,投资的团队要在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与移动互联网不相关的领域不投;第二,投资的产品要对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具有建设性,而非破坏性;第三,投资的团队以技术驱动为主,因为未来十年,比的不是‘能不能看到’,而是‘能不能做到’。”俞永福如此阐述UC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布局的原则。

  俞永福带领的UC团队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正以严谨、大胆的步伐向前迈进着。成与败的定论,为时尚早,且看且思考吧!

  本报记者 路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