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法地 有为精神

  • 来源:醒狮国学
  • 关键字:武则天,厚黑学,李世民
  • 发布时间:2015-05-29 08:46

  ——从武则天情感经历看权力至上

  受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影响,舆论焦点里掀起了一阵“武则天”热,女主强悍,艳情不断,貌似是在看历史剧,其实是在看感情戏。那么,历史上的武则天,真爱到底是谁呢?

  武才人与唐太宗

  武则天的第一个情感对象,是唐太宗李世民,当然,那时她还不叫武则天。

  命运之门开启在贞观十一年(637年),武家的二女儿14岁,正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豆蔻年华,因为生得美貌,声名在外,皇帝也闻知此人,于是年近四十的唐太宗征召这位艳名远播的武家女儿入宫为五品才人。小荷才露尖尖角,青春之初就崭露头角的武家姑娘踌躇满志,告慰送别时忧虑啼哭的母亲说:“见天子庸知非福?”步跨宫门,豪情万丈。

  这时候,她是武才人。

  天生丽质的武才人是应召入宫的,这来历,比起湮没于汉宫佳丽三千而始终无缘面圣的王昭君之流,起点自然是不低了。太宗一看,这小美人确实千娇百媚,于是赐号“武媚”——这便是现在文艺作品中“武媚娘”的称呼来历。

  皇帝赐名,似乎是荣宠无上了——但其实还真就不是。据称,“武媚娘”的名字,是隋唐时期正流行的一首靡靡之音的歌曲名称,太宗信手拈来称呼后宫中的一个小妾侍,实在是没用多少心思,尤其是没带多少尊重。

  这么说吧,“媚娘”这名字,就相当于是太宗糊弄小姑娘时哼两句“你是我的小苹果小呀小苹果……以后就叫你小苹果吧!”所以“武媚娘”的称呼,事实上从未给武才人带来多少值得称赞的骄傲。

  初尝到深宫冷落滋味的武才人对太宗还是抱有热切希望的,此时的她并不知道自己一生将会经历多少复杂,她知道的,就是要把握住眼前的君王。这个不能称之为“丈夫”的侍奉对象,无论她爱与不爱,根据常理,都将成为主宰她人生的唯一男人,她必须保持热情。

  从14岁到26岁,始终停顿在才人位置上的武媚,曾扬言“见天子庸知非福”的武家小姐,从此只有去感业寺出家为尼,黄灯古卷打发余生。

  还记得12年前那豪言壮语“见天子庸知非福?”见到的上一位天子,武媚娘从来都不是他的真爱,但还有一位即将接班的天子,从看到武才人的那一刻起,就交出了毕生的真爱。

  武皇后与唐高宗

  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李治,从小只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文艺男青年,每天只是书画舞乐、陶然其中。这个善良仁弱的青年,即使一朝被扶为太子,多年养成的性子却依然是偏于浪漫主义的、偏于绵软懦弱的。这就导致了,他将被那些亮丽自信的烈女子所吸引、所俘获,因为那是他骨子里致命欠缺又极度向往的人格魅力。

  能够超越重重阻碍而眷恋深顾,本性懦弱仁孝的李治,对父亲这位武才人的确算是真爱了。那么媚娘对李治是真爱吗?这是一种很难剥离清晰的感情。此时太子的示爱,是给即将走向禅寂一生的如花媚娘一束神赐之光,她必然会心存感恩而热烈痴情。

  太宗宾天,高宗即位,武媚落发出家感业寺,回想往事,无论是豆蔻入宫的初恋还是病榻偷情的不伦之恋,对她来讲都像恍如前世一般的遥远了,她此时就是一个无人关注的尼姑。有无数政事要忙碌的李治,后宫里还有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斗法,也顾不得再关注她。

  就在这样的绝望时刻,武媚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首文艺作品诞生了,一首七言诗,叩动了高宗的心扉,叩开了她本已步步远离的宫门,叩响了从此走向不凡于世的奇迹之门: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缠绵悱恻的情诗,递交到高宗手上,让雅好诗书而温柔多情的高宗满怀深情到感业寺来看望她,这一大胆举动惊动了宫廷内外。事实证明,落魄成女尼的武媚都能想方设法脱离困境,一旦翻身,将从此势不可当。再度入宫、与李治为夫妻的32年里,即使高宗也有过废黜武后的念头,但是,高宗从后宫到前朝、从生命灿烂到生命落幕,这一生确实是拿出了常人难有的信任、支持与放纵、忍让,给了武后他所能给的最大真爱。

  而武后即使在多年后贵为女皇,开创武周一朝,但是行到生命的最后之际,她发布遗制,要求去帝号、称皇后、葬入高宗陵寝。——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女皇一生传奇,最终还是选择归于高宗的身边安枕,归于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归来到曾成双成对临朝治天下而被臣民合称为“二圣”的岁月里。

  在高宗这里,她的身份永远定格为武皇后。

  武则天与权力

  武则天,这个称号,是在女皇退位后,由她的儿子、唐中宗李显为她上的尊号,叫“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这个如雷贯耳的称谓其实是从这里才逐渐悠悠流传到后来岁月里的。

  “则天”出自《论语》里的话:“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则天这个尊号,赞美的意思是取则于天、取法于地、则法天地,十分之伟大崇高。

  那么,为何在武则天夺取李唐政权改换武周王朝之后,她的饱经磨难伤痕累累的儿子依然这样礼敬她?这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出于武则天卓越的政治成绩。经济增长、文明昌盛、选人用贤、完善科举、调整社会结构,一手承接贞观之治,一手开启开元盛世,这些都是武则天作为优秀政治家的不凡功绩。

  在这种时候,她是当之无愧的武则天。所以,要说武则天一生真爱是谁,恐怕她最爱的,是权力。

  权力或许如双刃剑,能成事,能败事;

  权力却一定如毒品,可上瘾,不可戒。

  作为妻子,她算计丈夫,是为了获得权力;

  作为母亲,她抑制儿女,是为了把持权力;

  作为才人,她备受冷落,是尝尽了权力倾轧的苦楚;

  作为女皇,她恣情纵欲,是享尽了操控权力的自在。

  无论如何,权力成就了武则天,她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历史为她惊叹,她创造了奇迹,她创下了功绩。在她的铁腕与智慧面前,大量百姓与朝臣对她真心拥戴,后世史册与民众为她精彩记忆。

  但是在我们今天的再传记忆与文艺表述里,应当明确她的精彩在哪里。她一生的过错不少、更不小,任用酷吏、残忍对敌……都对时代造成极大伤害。——之所以能最终功大于过,是因为她确实在执政期间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前进,总体对历史产生了正面作用。

  屹立千年,她的魅力,绝不在厚黑学的玩弄手段上,她的成功,绝不在赶尽杀绝的冷血无情上。

  如果我们看着她的传奇故事,只看到她的心机与艳情,那只不过是阴暗与八卦,绝不是才智与浪漫,那都与浩浩历史尘烟中的漫漫陈述相去甚远。

  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记住的是推动者,社会感激的是担当者。高位上的高贵者,不在于华服和惊情,而在于则天法地的有为精神。

  编辑/林青雨 文/曹雅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