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
- 来源:时代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事业单位,会计监督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08 12:23
会计监督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一部分,其在维护经济秩序、保障财政经济法律、法规、规章得到执行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成熟而健全的市场经济体,任何违法活动都是被禁止的。事业单位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其日常核算业务有别于企业会计,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监督的一部分,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财经纪律,对健全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建立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秩序有着重要作用。
一、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多是非盈利为目的的服务体,主要包括:文化、教育、卫生、科研设计、广播电视、体育等科学、文体事业单位,水利、环保、计划生育、气象等公益事业单位以及孤儿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救济事业单位,其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财政部门。
事业单位会计是国家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国家预算管理、单位财务管理需要一个会计分支。其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记账、报表等一系列业务活动,如实、连续反映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及事业单位计划完成情况。2、通过资金管理费用,合理地安排和使用资金,防止违法乱纪,堵塞无端浪费现象,起到会计监督作用。3、通过事后检查预算执行情况,了解资金供求状况,掌握资金使用效果,揭示日常管理中的矛盾,挖掘日常增收节支的空间,不断改进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确保预算顺利进行。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内容有别企业会计监督,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是实现事业单位会计作用的重要保障。
二、当前事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领导人不重视会计监督,部分领导人对会计监督认识
不清,认为会计监督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同自己关系不大有些领导人认为自己对单位的一切工作负责,会计监督也是“我如何说,会计人员就怎么办”;有些单位领导不但不能以身作则,带头支持会计人员履行监督职责,还对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会计人员进行干扰、阻挠;有些单位领导认为会计人员对领导批办的财务支出进行抵制是“与自己过不去”、“不支持领导工作”,甚至采用不当手段对在监督中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普遍弱化。
(二)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水平不一
《规范》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计会计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这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不但专业技术性强,且政策性、法制性也很强,还需要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没有专业会计从业人员,有些是临时聘用人员但不据备会计从业资格,有些单位因为人手紧张,从其他部门调人客串会计人员。有些单位有专业会计人员,但因会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原则性不强,在工作中不能以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片面理解领导负责制,认为领导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办。这些情况均导致会计监督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三)贯彻和执行会计监督机制不到位,流于形式,使得会计监督形同虚设,不能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有些事业单位虽设有会计监督机制,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规章要求办理,从而使得会计监督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途径
(一)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首先要获得单位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包括一些会计从业人员在内的很多人把会计监督理解为“照章办事”、“挑毛病”、“找别人的不是”,造成许多人对会计监督的误解。会计监督不仅包括对不合法的收支予以制止和纠正,更重要的是一种服务职能,通过有效的会计监督为单位的经济活动服务,达到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会计从业人员应转变对会计监督的观念,不断改进会计监督的方式和方法,改变单纯的事后“制止和纠正”,将事后“制止和纠正”改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控制,改变先前监督面面俱到为参与重大经济问题的管理和控制。这样,会计监督会得到单位领导人的理解和支持,会计监督应能顺利进行。
(二)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要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会计监督是会计人员的重要责任,必须严格认真履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更加复杂多样,会计监督变得异常艰巨。会计人员要履行好会计监督,一方面要认真学习财经法律、法规、制度,以便准确地判断出各种经济活动是不合理、合法,不断提高会计监督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丰富职业道德情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自觉按照会计职业道德原则、规范的要求个人行为。这样,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监督过程中才能认真履行监督职业。
(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单位必须以财经法律、法规为依据,完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结合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情况,加强单位会计监督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单位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在实际实施会计监督过程中,要通过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的审核和监督,来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会计人员通过对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的审核,以确定单位是否“设置多套账,编制多套报表”、是否存在“账外账”、是否存在“随意毁灭会计账簿”、是否存在“编造假账和财务报告”等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事业单位会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各项收支规定,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分清资金渠道,及时地、合理地供应资金,同时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按照资金管理规定,加强资金管理,做好定期结算和核对工作,定期检查、分析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严格遵守、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经纪律,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为保证事业单位会计基本任务,事业单位必须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或财务收支进行会计监督。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制度,是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所必须采取的制度。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参考文献
[1]赵霞.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3年04期.
马爱民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