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的脐带血

  在人类历史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婴儿在出生的一分钟内脐带就会被立马剪掉,因为人们认为脐带已经完成了为胎儿输送营养和氧气的使命。直到半个世纪前,医学人员才开始逐渐认识到被忽略的脐带血的重要性。

  维基百科告诉我们,正常人的脐带有三条血管:两条脐动脉和一条脐静脉。两条动脉将二氧化碳丰富、营养少的血输入胎盘,静脉则将氧气和营养丰富的血液输回胎儿。医学研究发现,脐带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并可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治疗多种相关疾病。这是因为干细胞是原始的未特化的细胞,它具有特化为其他细胞类型的能力。这一能力使得干细胞能够担当身体的修复系统,适当地补充其他细胞并修复特定的组织或生长器官。目前脐带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来源,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类生物资源。

  进行干细胞移植的三种主要供源是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与骨髓相比,脐带血的收集和保存更加容易。更重要的是,亲属之间的脐带血移植,只有5%产生严重的排斥反应,非亲属之间的脐带血移植也只有20%产生严重的排斥反应。而非亲属间的骨髓移植,即使组织配型良好,也有47%产生严重的排斥反应,高达33%将会因此死亡。

  既然脐带血对人类来说是这么好的宝贝,自然不能让它被白白浪费掉。同建立骨髓库的过程类似,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建立了脐血库,将收集到的脐带血放在-196℃的液氮中储存,以便随取随用。国际上也称之为脐血银行或生命银行。有了专门的脐血库后,当人们需要使用脐带血进行移植时,首先要进行的工作是在脐血库中寻找合适的配型,然后将脐带血进行解冻,接着还需要进行干细胞培养扩增处理,最后再进行注射移植。

  尽管咱们已经讲了脐带血的种种好处,但事实上脐带血也有着致命的弱点。最明显的一点就在于从一个新生儿的脐带取得的脐血量实在少得可怜,通常也就几十毫升。各位思维敏锐的童鞋肯定会问,既然脐带血干细胞的活力这么强,又可以不断特化为其他细胞,只要对干细胞进行大量的扩增处理不就解决了脐血量少的问题了吗?愿望虽然美好,但技术上的重大障碍目前仍然是无法突破的。体外培养扩增的细胞虽然能短期存活可供移植,可是长期移植其存活能力将大大减弱。并且通过脐带血移植来治疗各种血液疾病仍然处在不断研究和试验的阶段,目前还没有一例只用脐带血移植而治愈白血病的病例。鉴于以上原因,脐带血移植仍然是次于骨髓移植的第二选择。无论如何,脐带血的研究及应用价值是无可争议的。现在每个婴儿出生时,医生都会询问其父母是否要收集脐带血,以备自己的孩子或他人将来使用。当然啦,是完全自愿的,因为收集脐带血并保存入库也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归根结底,各位还是好好工作,多多赚钱以备不时之需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