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在手,天下我有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石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8-12 16:59
话说185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有个叫埃德温·德雷克的人。此人长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某一天,埃德温不知道从哪儿弄到了一张山寨藏宝图,金珠银钱的魔力自然非凡,所以埃德温同学准备大干一番,直接一步迈进共产主义。不过,激动完了以后他开始发愁,因为寻宝这种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事情,一个人显然是搞不定的。无奈,他找到了自己的叔叔比伊·史密斯,一个同样好吃懒做的人,因为也只有这些成天闲得蛋疼的人才会信藏宝图这种鬼话。于是,这两个鬼迷心窍的家伙结伴上路了。经过一番艰苦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藏宝图上标注的埋宝地,一个叫泰特斯维尔的地方。对于这场荒唐的寻宝之旅,正常人都能想到其结局。不过老天偏偏不长眼,埃德温和比伊虽然没有挖到黄灿灿的金子,却意外挖出了很多黑乎乎的液体—石油!残念……虽然,后世对于这两个撞了狗屎运的家伙并没有多少记载,不过他们的这个发现就此引发了一场可以媲美当年淘金热的“石油热”。
俗话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当时的石油业虽然发展得风风火火,不过基本上都还只是些很原始的、各自为战的小山寨作坊。在这些土老板横行多年以后,1870年一只大鳄登场了,它就是约翰·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创办的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
公司创建伊始,洛克菲勒说了一句话:“总有一天,所有的炼油制桶业务都要归标准石油公司所有。”果不其然,在此后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标准石油凭借着洛克菲勒的长袖善舞,迅速吞并了当地20多家炼油厂,控制该州90%的炼油产业。秉持着要搞搞全套的思想,标准石油公司除了把生产线给包下来了,还将俄亥俄州全境主要的输油管和铁路油车都牢牢握在手中,还顺带接管新泽西州铁路公司的所有终端设施。用咱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但搞生产还搞渠道。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纽约、匹兹堡、费城的石油资本家只得通通拜倒在标准石油的脚下俯首称臣。在打赢了第一仗以后,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并没有停下来。为了控制全美的石油工业,他操纵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和伊利公司跟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开展铁路运费方面的竞争。靠着不断的大鱼吃小鱼,在8年内,标准石油的炼油能力从最开始的仅占全美4%一下猛增到了95%!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标准石油公司几乎已经控制了当时美国全部的工业和最主要的几条大铁路干线。终于在1882年,标准石油公司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
这一时期的标准石油确实是如日中天,虽说是超级垄断的托拉斯,不过人家也不是光吃人不吐骨头的魔头,标准石油旗下的各种产品,的的确确在推动着人类工业的发展。比如提炼供照明用的煤油,这是当时石油最主要的用途;比如莱特兄弟,他们造的那个山寨灰机的发动机,就使用了标准石油的润滑油;爱迪生发明的第一个中央发电系统,要没标准石油的机油,也转不起来;1903年,标准石油甚至还把煤油灯卖到了中国……。更重要的是,在标准石油公司的带动下,整个美国的油价从每加仑88美分降至5美分,对比某些同样是卖油的中X X公司,咱们不禁感叹:“堕落西方世界的公司真是太瞧不起人了,爷有的是钱,你却卖得这样便宜……”
正所谓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1911年5月15日,这一天对标准石油来说绝对是历史性的一天,美国最高法院依照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做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式的判决,认定标准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应该予以拆散。于是,根据这个裁决,为推进社会发展,规范行业标准,主动降低油价,构建和谐社会,使得人人用得起汽油的标准石油就被拆分成了30多个地区性的石油公司,包括新泽西标准(Jersey Standard),索科尼(Socony)和真空油(Vacuum Oil)等公司,行业巨鳄一夜间又回到了山寨作坊时代。按理说,这怎么看都算是个杯具吧,然而,尽管有着最高法院的判决,尽管媒体此前早已将洛克菲勒定性为邪恶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垄断资本家,但众多投资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看到了标准石油对社会做出的种种贡献,并为此感动不已而且依然看好标准石油能继续盈利,所以他们更加热衷地追捧这些尚处于婴儿期的股票。得民心者得天下,得资本青睐者得股市,投资者的追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拆分后的各家公司的股票加起来居然还远远超过原来的市值,所以洛克菲勒家族的财产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从前更多了,杯具到最后竟然成了洗具。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庞大的标准石油散伙了,不过拆分出来的这些“零件”,都带着深深的洛克菲勒式烙印,所以依然灰常强大,而其中最彪悍的就是新泽西标准和真空油这两家了。1919年,新泽西标准收购了德州石油50%的股份,并借此进入石化产品商业化开发领域,开始了工业乙醇、异丙醇等产品合成的研究。1936年,新泽西标准在新泽西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石油裂解厂,并首次在裂解过程中使用了一种粘土催化剂,从而大大提高了裂解汽油的产量和辛烷值。1937年,新泽西标准的研究所发明了人造橡胶,也就是俗称的丁基橡胶,直到今天,这玩意还广泛用于轮胎、外科胶带、防护涂层等各种领域。1942年,新泽西标准又在路易斯安那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流体催化裂解装置并投产,从而可以满足洛克菲勒家族更高更快更强捞钱的需求。1952年,新泽西标准推出了Uniflo牌机油,这种冬夏均适用的机油立刻风靡世界。1955年,新泽西标准建立了一个教育基金会,对全美私立和公立大学的优秀学子提供财政援助。1972年,新泽西标准正式更名为埃克森石油公司。1980年,埃克森生物医学公司成立,开始进军生物医学行业。
1986年,他们还发明了3-D电子显微镜。跟新泽西标准的各领域全面开花相比,同一时期的真空油要稍微显得低调些,他们一直在老老实实地研究石油。1926年,真空油开始研究混合燃料,同年还开始赞助F1的前身印第500汽车锦标赛。1928年,查尔斯·林德伯格同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单人单机不着陆横跨大西洋的壮举,而他所驾驶的飞机喝的就是真空油公司的航空燃油。1958年,泛美航空公司成功完成了跨大西洋的纽约-伦敦首航,那个航班的707客机同样喝的是真空油的航空燃油。此外,由于真空油经常到处打井钻油,洞打得多了经验自然丰富,所以他们在1963年还顺便发明了3D地震测量技术,彻底改变了寻找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地下资源的方式。1966年,真空油正式更名为美孚石油公司。1974年,美孚将炼油的废料经过再利用正式推出美孚一号润滑油系列产品,一不小心成为了世界第一机油品牌。接着美孚开始修建海上钻井平台,把触手升到了海上。1976年,美孚实验室捣鼓出了MCM-41、ZSM-5等分子筛催化剂,把石化业带进了一个新境界。1997年,美孚又发明了speedpass电子系统,这玩意让无人加油站成为现实。1999年11月30日,埃克森和美孚公司共同宣布合并,组成新的埃克森-美孚公司。终于,在分开88年以后,当年的标准石油“复活”了。
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产品,估计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最熟悉的应该还是美孚一号机油,不过在汽车领域,埃克森美孚可不止机油这一点点业务哦!比如汽车的内饰和外饰,都会用到大量的聚氯乙烯塑料,而这种塑料的主要成分—jayflex增塑剂,就是美孚出品的。
再比如美孚的Vistalon二元/三元乙丙橡胶弹性体,这玩意名字听着很玄,其实它大量用在汽车发动机盖、胶管、胶垫和车体密封件上。而大家比较耳熟的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美孚也做,大量的用来生产油箱、管道和保险杠之类的东西。而美孚当年发明的丁基橡胶,包括普通丁基橡胶、氯化丁基橡胶和溴化丁基橡胶,更是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再加上车用涂料必需成分,如脂肪族和芳香族烃类溶剂、异丙醇(IPA)、甲乙酮(MEK),一辆汽车,从里到外都有埃克森美孚的影子。
咱们平日里都会接触到大量的薄膜、塑料袋、包装纸,但你知道么,埃克森美孚在包装领域也是老大。虽说透明的薄膜跟黑乎乎的石油很难联想到一起,不过事实上这些塑料薄膜产品都是石油的“娃”,是不折不扣的石油化工衍生品。比如聚乙烯、聚丙烯、塑性体,OPP薄膜以及增粘剂,都是石油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催化裂解合成反应后得到的产物,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固体、粉末和液体)和非食品领域(如外包装膜、重质袋、拉伸和收缩膜),甚至还可以根据你对于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密封、阻隔和感官性能的特殊要求进行定制呢!
除了这些,埃克森美孚在纺织品领域也伸了一脚,因为美孚的聚丙烯是纺织业上切膜扁丝的一种优异原料,它非常适用于中弹到高弹长丝纱的高速加工,用这种聚丙烯制成的纱线和织物在许多纤维和纺织品应用中表现良好,像是绳索、网织品和编织袋。而且对织物而言,聚丙烯还具有吸汗性能,这可以让户外服装的感觉更加舒适。除了聚丙烯,美孚还有个Vistamaxx特种弹性体,这种纤维的伸长率达到了350%以上,采用Vistamaxx可以生产不同基重的织物,从而适于众多的应用领域。除了这些,在粘合剂,密封剂,农业,建筑,日用消费品,电线电缆,保健,医疗,燃料,颜料涂料,个人护理和化妆品,印刷,复印等领域都有埃克森美孚的影子,这颇有当年标准石油的霸气。
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埃克森美孚对这块蛋糕向来很重视。早在1903年,标准石油的煤油灯就摆上了中国人的桌子。经过多年经营,埃克森美孚现在在中国已经有4个堂口,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不过跟当年光卖洋油洋灯不一样,现在的美孚盘子挺大,除了著名的美孚一号,还有Exceed聚乙烯(除Exceed外还有Nexxtar,Escor,Iotek这3个品牌),Achieve/ExxonMobil PP聚丙烯,做轮胎的Exxon Butyl系列丁基聚合物和Vistalon乙丙橡胶,Exxelor系列的各种化学改性聚合物,E s cor ez石油增粘树脂,前面提到的Vis tamax x特种弹性体,Solvesso系列芳烃溶剂,ExxsolI脂肪族溶剂(还有sopar和Nappar两个品牌),Jayflex(佳发牌)和Ex xal增塑剂,Santoprene(山都平)热塑性硫化弹性体(以及Vyram百韧,Geolast和Vistaflex其他3个品牌)等产品。虽然这些东西看上去很抽象,听上去很头大,感觉上离我们很远,不过它们的确默默地、实实在在地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纵观美孚百年岁月,虽然分分又合合,但是一直很彪悍,从未被超越,对于埃克森美孚这种拥有洛克菲勒式霸气的公司,我们只能说—算你狠!
……
俗话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当时的石油业虽然发展得风风火火,不过基本上都还只是些很原始的、各自为战的小山寨作坊。在这些土老板横行多年以后,1870年一只大鳄登场了,它就是约翰·洛克菲勒在俄亥俄州创办的标准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mpany)。
公司创建伊始,洛克菲勒说了一句话:“总有一天,所有的炼油制桶业务都要归标准石油公司所有。”果不其然,在此后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标准石油凭借着洛克菲勒的长袖善舞,迅速吞并了当地20多家炼油厂,控制该州90%的炼油产业。秉持着要搞搞全套的思想,标准石油公司除了把生产线给包下来了,还将俄亥俄州全境主要的输油管和铁路油车都牢牢握在手中,还顺带接管新泽西州铁路公司的所有终端设施。用咱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但搞生产还搞渠道。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纽约、匹兹堡、费城的石油资本家只得通通拜倒在标准石油的脚下俯首称臣。在打赢了第一仗以后,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并没有停下来。为了控制全美的石油工业,他操纵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和伊利公司跟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开展铁路运费方面的竞争。靠着不断的大鱼吃小鱼,在8年内,标准石油的炼油能力从最开始的仅占全美4%一下猛增到了95%!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标准石油公司几乎已经控制了当时美国全部的工业和最主要的几条大铁路干线。终于在1882年,标准石油公司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托拉斯。
这一时期的标准石油确实是如日中天,虽说是超级垄断的托拉斯,不过人家也不是光吃人不吐骨头的魔头,标准石油旗下的各种产品,的的确确在推动着人类工业的发展。比如提炼供照明用的煤油,这是当时石油最主要的用途;比如莱特兄弟,他们造的那个山寨灰机的发动机,就使用了标准石油的润滑油;爱迪生发明的第一个中央发电系统,要没标准石油的机油,也转不起来;1903年,标准石油甚至还把煤油灯卖到了中国……。更重要的是,在标准石油公司的带动下,整个美国的油价从每加仑88美分降至5美分,对比某些同样是卖油的中X X公司,咱们不禁感叹:“堕落西方世界的公司真是太瞧不起人了,爷有的是钱,你却卖得这样便宜……”
正所谓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1911年5月15日,这一天对标准石油来说绝对是历史性的一天,美国最高法院依照1890年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做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式的判决,认定标准石油公司是一个垄断机构,应该予以拆散。于是,根据这个裁决,为推进社会发展,规范行业标准,主动降低油价,构建和谐社会,使得人人用得起汽油的标准石油就被拆分成了30多个地区性的石油公司,包括新泽西标准(Jersey Standard),索科尼(Socony)和真空油(Vacuum Oil)等公司,行业巨鳄一夜间又回到了山寨作坊时代。按理说,这怎么看都算是个杯具吧,然而,尽管有着最高法院的判决,尽管媒体此前早已将洛克菲勒定性为邪恶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垄断资本家,但众多投资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看到了标准石油对社会做出的种种贡献,并为此感动不已而且依然看好标准石油能继续盈利,所以他们更加热衷地追捧这些尚处于婴儿期的股票。得民心者得天下,得资本青睐者得股市,投资者的追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拆分后的各家公司的股票加起来居然还远远超过原来的市值,所以洛克菲勒家族的财产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从前更多了,杯具到最后竟然成了洗具。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庞大的标准石油散伙了,不过拆分出来的这些“零件”,都带着深深的洛克菲勒式烙印,所以依然灰常强大,而其中最彪悍的就是新泽西标准和真空油这两家了。1919年,新泽西标准收购了德州石油50%的股份,并借此进入石化产品商业化开发领域,开始了工业乙醇、异丙醇等产品合成的研究。1936年,新泽西标准在新泽西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石油裂解厂,并首次在裂解过程中使用了一种粘土催化剂,从而大大提高了裂解汽油的产量和辛烷值。1937年,新泽西标准的研究所发明了人造橡胶,也就是俗称的丁基橡胶,直到今天,这玩意还广泛用于轮胎、外科胶带、防护涂层等各种领域。1942年,新泽西标准又在路易斯安那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流体催化裂解装置并投产,从而可以满足洛克菲勒家族更高更快更强捞钱的需求。1952年,新泽西标准推出了Uniflo牌机油,这种冬夏均适用的机油立刻风靡世界。1955年,新泽西标准建立了一个教育基金会,对全美私立和公立大学的优秀学子提供财政援助。1972年,新泽西标准正式更名为埃克森石油公司。1980年,埃克森生物医学公司成立,开始进军生物医学行业。
1986年,他们还发明了3-D电子显微镜。跟新泽西标准的各领域全面开花相比,同一时期的真空油要稍微显得低调些,他们一直在老老实实地研究石油。1926年,真空油开始研究混合燃料,同年还开始赞助F1的前身印第500汽车锦标赛。1928年,查尔斯·林德伯格同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单人单机不着陆横跨大西洋的壮举,而他所驾驶的飞机喝的就是真空油公司的航空燃油。1958年,泛美航空公司成功完成了跨大西洋的纽约-伦敦首航,那个航班的707客机同样喝的是真空油的航空燃油。此外,由于真空油经常到处打井钻油,洞打得多了经验自然丰富,所以他们在1963年还顺便发明了3D地震测量技术,彻底改变了寻找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地下资源的方式。1966年,真空油正式更名为美孚石油公司。1974年,美孚将炼油的废料经过再利用正式推出美孚一号润滑油系列产品,一不小心成为了世界第一机油品牌。接着美孚开始修建海上钻井平台,把触手升到了海上。1976年,美孚实验室捣鼓出了MCM-41、ZSM-5等分子筛催化剂,把石化业带进了一个新境界。1997年,美孚又发明了speedpass电子系统,这玩意让无人加油站成为现实。1999年11月30日,埃克森和美孚公司共同宣布合并,组成新的埃克森-美孚公司。终于,在分开88年以后,当年的标准石油“复活”了。
埃克森美孚公司的产品,估计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最熟悉的应该还是美孚一号机油,不过在汽车领域,埃克森美孚可不止机油这一点点业务哦!比如汽车的内饰和外饰,都会用到大量的聚氯乙烯塑料,而这种塑料的主要成分—jayflex增塑剂,就是美孚出品的。
再比如美孚的Vistalon二元/三元乙丙橡胶弹性体,这玩意名字听着很玄,其实它大量用在汽车发动机盖、胶管、胶垫和车体密封件上。而大家比较耳熟的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美孚也做,大量的用来生产油箱、管道和保险杠之类的东西。而美孚当年发明的丁基橡胶,包括普通丁基橡胶、氯化丁基橡胶和溴化丁基橡胶,更是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再加上车用涂料必需成分,如脂肪族和芳香族烃类溶剂、异丙醇(IPA)、甲乙酮(MEK),一辆汽车,从里到外都有埃克森美孚的影子。
咱们平日里都会接触到大量的薄膜、塑料袋、包装纸,但你知道么,埃克森美孚在包装领域也是老大。虽说透明的薄膜跟黑乎乎的石油很难联想到一起,不过事实上这些塑料薄膜产品都是石油的“娃”,是不折不扣的石油化工衍生品。比如聚乙烯、聚丙烯、塑性体,OPP薄膜以及增粘剂,都是石油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催化裂解合成反应后得到的产物,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固体、粉末和液体)和非食品领域(如外包装膜、重质袋、拉伸和收缩膜),甚至还可以根据你对于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密封、阻隔和感官性能的特殊要求进行定制呢!
除了这些,埃克森美孚在纺织品领域也伸了一脚,因为美孚的聚丙烯是纺织业上切膜扁丝的一种优异原料,它非常适用于中弹到高弹长丝纱的高速加工,用这种聚丙烯制成的纱线和织物在许多纤维和纺织品应用中表现良好,像是绳索、网织品和编织袋。而且对织物而言,聚丙烯还具有吸汗性能,这可以让户外服装的感觉更加舒适。除了聚丙烯,美孚还有个Vistamaxx特种弹性体,这种纤维的伸长率达到了350%以上,采用Vistamaxx可以生产不同基重的织物,从而适于众多的应用领域。除了这些,在粘合剂,密封剂,农业,建筑,日用消费品,电线电缆,保健,医疗,燃料,颜料涂料,个人护理和化妆品,印刷,复印等领域都有埃克森美孚的影子,这颇有当年标准石油的霸气。
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埃克森美孚对这块蛋糕向来很重视。早在1903年,标准石油的煤油灯就摆上了中国人的桌子。经过多年经营,埃克森美孚现在在中国已经有4个堂口,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不过跟当年光卖洋油洋灯不一样,现在的美孚盘子挺大,除了著名的美孚一号,还有Exceed聚乙烯(除Exceed外还有Nexxtar,Escor,Iotek这3个品牌),Achieve/ExxonMobil PP聚丙烯,做轮胎的Exxon Butyl系列丁基聚合物和Vistalon乙丙橡胶,Exxelor系列的各种化学改性聚合物,E s cor ez石油增粘树脂,前面提到的Vis tamax x特种弹性体,Solvesso系列芳烃溶剂,ExxsolI脂肪族溶剂(还有sopar和Nappar两个品牌),Jayflex(佳发牌)和Ex xal增塑剂,Santoprene(山都平)热塑性硫化弹性体(以及Vyram百韧,Geolast和Vistaflex其他3个品牌)等产品。虽然这些东西看上去很抽象,听上去很头大,感觉上离我们很远,不过它们的确默默地、实实在在地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纵观美孚百年岁月,虽然分分又合合,但是一直很彪悍,从未被超越,对于埃克森美孚这种拥有洛克菲勒式霸气的公司,我们只能说—算你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