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KUNA MATATA

  这雷死人不偿命的标题估计只有80后的童鞋们可能反应得过来是什么东西。倘若你是一个动画迷,那么你应该会记得迪斯尼在1994年推出的那部卡通巨作—《狮子王》。在这部动画的剧情里,当主人公辛巴最郁闷的时候,他碰到了一个唱着“HAKUNA M ATATA”的“猴子”—丁满,而这只“猴子”就是《Geek》这次要介绍的主人公。这首HAKUNA MATATA也表达了一句古老而神奇的非洲谚语:没有烦恼忧愁的生活。

  首先要更正的是,那可并不是一只猴子,尽管那形象和性格都与聪明伶俐的孙大圣十分相像,但它的确不是猴子,甚至连亲戚都算不上,在生物学里它属于獴科,真正的学名叫做狐獴(Suricata suricatta)。狐獴是一种小型的昼行性动物(什么是昼行性动物?

  《Geek》告诉你,白天出门晚上回家的动物就叫昼行性动物,《G eek》的小编们都是),老家在距离我们遥远的南非的卡拉哈里沙漠里,整日感受着暴晒但生活却其乐融融。狐獴的身长一般在25厘米至35厘米,身型十分小巧,感觉就和小猫一样。相比之下它们的尾巴比较长,达到17厘米至25厘米,几乎是身长3/4。这样的比例也意味着这条长长的尾巴绝对在我们这次介绍的小主人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意义:它们的尾巴有时就像拐杖,聪明的狐獴会在直立时用尾巴支撑地面以保持平衡。说到这小家伙的五官,最有特点的当然是眼睛周围的那些黑色面纹,尽管派头不能和咱中国的大熊猫相提并论(大熊猫的墨镜面积显然更大),但也不得不承认狐獴这副墨镜的款式也相当不赖。令人惊奇的是,这副墨镜可真的具有墨镜的功能,这些黑色面纹的构造与人类平时所带的墨镜大体相似,在阳光较强时狐獴也丝毫不会感到刺眼,而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周围的东西,甚至是直视太阳也不会有问题。这也是狐獴们能够顺利逃避惯于在太阳前袭击它们的天敌的原因。此外,狐獴的耳朵也十分特别,那对小小的新月型耳朵在它们挖洞时可以关闭,以避免泥沙进入耳朵内,嘿嘿,好像一个机关装置,是不是很有趣?

  还记得《狮子王》里丁满说自己喜欢吃什么吗?答案是脆脆的虫子。狐獴的主要食物的确是昆虫,不过很显然它们也时常出去下馆子找点蜥蜴、蛇、蜘蛛、植物、卵跟小型哺乳动物等食物来改善生活。而令我们感到惊叹的是它们的身体是百毒不侵的,吃蛇和蝎子这样带有毒腺的生物也不会中毒,甚至连拉肚子都没……不过狐獴可都是瘦子,体内不储存脂肪,这意味着它们并不是很耐饿,一顿不吃就会饿得慌,如果连续几天没有进食那生命就危险啦。

  狐獴还有一个令人惊奇的能力—吸收太阳能。也许《Geek》的用词有点夸张,实际上,狐獴的腹部体毛比较稀疏,取而代之的是一块黑色的皮肤,当它们用后脚站立时,可以利用腹部这块黑色区域迅速吸收太阳的热。在度过寒冷的沙漠夜晚之后,它们在晨间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做做这样的早操吸收热量,用来给身体取暖。“狐獴太阳能系统”的确不是盖的。

  习性方面,狐獴好群居生活,在它们的非洲老家,你时常能看到这些小家伙们自己挖土建造的“狐獴小区”,这些小区在地面上呈现为网状的洞穴,而作为昼行性动物的狐獴也在大白天出门而在晚上回家休息。狐獴的生活非常社会化,一个小区通常可以容纳40余只狐獴,这个团体内几乎全是团队首领配偶的手足或子女,相互间时常以理毛的方式来强化社交。在这样一个团体中,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十分明确。它们时常进行团队行动,在团队行动中还有指定的成员进行站岗放哨。在团队首领外出的时候,未繁殖过的雌兽会为团体里的幼兽哺乳,并充当它们的保姆。在危急时刻,保姆们会带着幼兽到地下的“防空洞”避难,甚至用自己的身躯挡在上面防止天敌对幼兽的侵害,这可真令人感动。

  这些家伙的社会活动还不止如此,事实上有科学家发现狐獴时常会举行一些摔跤和赛跑的运动会,甚至还用真假嗓音变化地唱进行某种的歌唱仪式。呃,这简直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不过小狐獴们貌似很喜欢这样做,也许这也是一种自娱自乐,体现着“HAKUNA MATATA”的精神吧。

  狐獴就是这样一种生物,每天早出晚归地进行着集体活动,还不时自娱自乐享受一下生活,也许我们人类的生活也应该像它们一样,HAKUNA MATATA。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