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术和商业模式解决充电难

  •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 关键字:商业,新能源汽车,东风日产
  • 发布时间:2015-10-22 17:51

  众所周知,电动车在全世界范围已发展得如火如荼,形成了一股新的热潮。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到2020年,欧美、日韩以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占到乘用车总量的9%—20%,中国也很有可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提高客户购买和使用的便利性,最重要的是政府要继续优化电动车购买流程,加速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标准化的普及;电网公司也应该普及家用充电桩的安装服务,从方便客户使用的角度去优化管理。

  挪威是世界上电动车比例最高的国家,在充电桩方面,挪威走的是国家主导、多网络、零散式布点的充电桩战略布局。最近俄罗斯也推出一个新的规定,要求在2016年11月1日之前,所有加油站必须配备充电桩,这种做法对我国尤其具有借鉴意义。其实只要换个思路,有一些魄力的做法完全可以做到,一方面国家要主导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各个地方政府也应该开放地方市场,以更开放的姿态,出台透明的地方补贴政策和补贴流程,加强对后期充电设施的维护,保证充电桩的可用。

  在推动充电桩建设方面,整车企业也应该能有所作为,东风日产目前参与了京沪高速充电系统全线开通后的首个破冰长途试跑活动,支持国家电网完成京沪高速沿线充电网络的测电工作,同时也以实际行动助力充电桩的建设。

  除了现有技术的应用,社会各界也已经联手推动新的快充技术,以及智能化充电管理新技术的投入使用。近年来,关于纯电动汽车的快充新技术,出现了一些新型电池和新的充电技术,比如非接触充电技术的应用等等。这些实验室里的科技如何突破技术难关,实现低成本规模化的技术导入,需要厂家、企业和各方共同加速研究,同时也需要国家能够冷静的进行战略布局,引进人才,搭建平台。

  面对目前面临充电难的课题,或许换种模式和思路,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第一,打通物业,让民营资本快速进入充电桩的建设领域,共同推动私人充电桩的建设。充电设施进入居民社区最大的困难是物业公司的管理问题,这个难题可以通过共享经济的思维方式加以解决。物业公司的积极性不高,主要是由于其目前只能看到责任,但是他没有找到利益点,如果充电设施也能够为物业公司带来好处,明确它相应的责权范围,问题也许会迎刃而解。

  第二,采用众筹的方式,整合资源,让用户体验得到提升,实现互利共盈。公共充电桩建设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重要环节,目前成本高,规划也不完善,盈利模式还不清晰,在这方面,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为有钱出钱,有地出地,目的在于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能够让他们快速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第三,互联互通,用互联网思维打造跨界整合的盈利模式。充电大市场需要IT和商业巨头的资金和技术介入,同时推动充电桩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完善,形成跨企业、跨行业的互联互通系统平台。

  充电基础设施形成网络以后,至少可以产生三大新的商业价值。一是广告价值。二是大数据价值。三是汽车后市场的价值和流量价值。

  所谓广告价值,就是每个充电桩都能当做一个广告牌,而且它的受众群体非常固定,广告针对性比较强。大数据价值对于电动汽车生产商而言非常有意义,厂家可以获取电动车使用的情况相关数据,帮助厂家在产品进行改良升级的时候得到应用。此外还有流量价值,把充电桩看作接入互联网的入口,可以开发出社交功能,有利于留存客户,也可以开发汽车后利用市场。

  第四,租赁模式等创新模式的多角度尝试和持续推广。整车租赁作为主要的商业模式之一,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打消消费者对于电动车技术尤其是电池技术在初期不够信赖的怀疑,并支撑着电动车企业不断技术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在目前,电动车分时租赁已经不是新鲜事,这些车以公共代步车的方式出现,以分时租赁模式提供用户选择,这一模式与国内很多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类似,用户可以在最近停车场以较低价格租一辆电动车,到另一目的地还。在国内租赁模式也有蓬勃发展,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分时租赁也都得到了规模化应用。

  不仅整车租赁,充电设施也可变成租赁业务的一部分,充电设施的建设运营费用分摊到汽车租赁成本费当中,这样可以有效弥补单独经营充电设施的不足,这种降低成本的方式,渐渐的能够带动充电设施的大范围铺开,也能够使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都实现共享,解决充电设施的成本回收问题。

  第五,政府在公务车采购领域要有更多的示范推广。中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的决心和力度可谓是空前的,政府采购的倾斜,也将增强普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信心,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截止到目前,东风日产在广州、武汉、大连等地积极配合政府的行动,提供了多批优质车辆,为政府提供公务用车,为公共交通领域提供出租以及租赁车辆,并且配合开展了面向私人客户的一般性租赁和融资租赁等多种尝试。

  整体来说,对于目前用户的考虑,需要我们整车企业从产品的升级换代和从技术的深化研究对策,做一个深入的提升,但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以更开放的态度,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共同努力打消用户的顾虑。

  徐小归 东风日产电动汽车营销总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