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工程流程化与标准化管理
-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医院工程管理,标准化,流程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29 11:21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医院工程管理流程化、标准化管理的内涵,以文书和档案的标准化、工程各环节的流程化、施工工艺及工程质量的标准化、考核体系的标准化为例,介绍了流程化、标准化在医院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医院工程管理;标准化;流程化
长期以来,国内医院管理方式大多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而后勤工程管理更是因为工作内容杂、工作随意性大、工作人员素质低等原因导致长期以经验管理代替以数据、信息为基础的科学管理,许多先进的管理办法都未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所在的医院对工程的流程化、标准化管理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流程化、标准化管理的内涵
流程化管理是在管理大师哈默提出的流程再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以流程为导向,从企业战略和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以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更多的顾客满意度为最终目标,对流程进行改造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换言之,流程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业务流程进行管理、控制的管理模式,代表着一种对新的企业组织工作模式的追求。
标准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规则的活动,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管理是一套全新的管理体制,坚持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思想,使组织管理工作实现业绩持续改进的目的。
医院工程的流程化、标准化管理是指根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地方性行政规章及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与精神,适应医院文化理念及工程管理需要,围绕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坚持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制定并实施医院工程管理范围内可重复使用的流程和标准。
二、流程化、标准化管理在医院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一)文书、档案的标准化
我院通过制定标准化合同,统一工程付费、结算及权责条款,加快了合同审核等工作。
通过制定招投标文书标准,在招投标中明确工程量、重点材料品牌型号,使得招标时参与人员能更方便快捷地对不同单位的标书进行比较。
通过制定结算书标准,一方面方便施工方制作结算资料,另一方面也使得工程审核人员更方便地进行工程审核工作。
(二)各环节的流程化
我们针对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了详细的流程,例如:工程申请流程、工程立项流程、工程设计流程、工程变更流程、工程验收流程、工程结算流程等。
以制定工程立项流程为例,每个改造项目在招标前都必须经过管理部门确认、改造方案确认、改造预算确认、改造施工方案确认的过程。通过工程立项流程,保证了在立项之前和使用方更好地就需求进行沟通,降低了在招标后修改方案导致工程费用超支的风险。
项目变更流程理清了使用方、项目负责人、专业技术负责人、工程审核人员、医院分管领导之间的权责关系,加快了变更单签订、审核进度,使项目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能在工程进行中有效地把握工程费用变化,有效地控制了工程增项的产生。
(三)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的标准化
为了保证文明施工,我们运用PDCA工具,先后制定了门禁锁施工标准、输液轨道安装施工标准、不锈钢防撞条选材标准、医院插座安装标准等一系列标准。通过建立这些标准,我们得以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保证医院工程的统一性、美观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最低价中标导致的施工队偷工减料的风险。
(四)标准化的考核体系
自2012年开始,我院即开始将工程中标费用、工程结算费用、工程审核费用、工程验收时间、使用方验收评价、工程队零星工程完成情况等数据录入信息系统中。
近两年,我们依托这些客观数据,从响应度、工程平均超期时间、工程决算核减率、工程控制、使用方考核评价等几方面对工程合作单位进行考核,落实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原则,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工程队,第二年不再签署合作协议,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医院项目工程团队的管理。
三、对流程化、标准化管理的思考
(一)不要为了标准化而标准化
“标准化”不是目的,它只是解决问题、提升管理水平的工具;它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有运用得当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否则甚至拉长工作流程,使原来顺畅的工作变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医院管理者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在实行管理标准化之前,一定要做好调研,充分听取一线执行人员的建议,明确管理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围绕问题本身来设计标准化流程及方案,最终真正做到简化工作难度、加强整体协调性、使系统达到最优化。
(二)不求完美,勇于探索
在明确哪些环节需要进行标准化以后,不能因为追求完美,而导致标准化方案迟迟不能通过。当一份标准化方案经过论证基本成形后,只要没有原则性的大问题,即使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也要勇于探索,积极推广。
(三)加强监督检查,落实贯彻实施
无论多么好的管理工具,如果不能切实执行,也毫无价值。在标准化、流程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因为习惯改变导致的不适性。作为管理者,一方面要对执行人员加强培训教育,让他们了解、熟悉新的流程和标准;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监督检查,做到计划到位、责任到位、检查到位、激励到位,保证标准化、流程化落到实处。
(四)运用PDCA在运行中修改完善
永远没有完美的流程和标准,当原有的问题解决后,又会有新的问题产生。流程化、标准化方案在使用中总会遇到新的问题,所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一定要以PDCA为工具,对原来的流程进行修正。
在标准化、流程化方案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深入一线,主动听取一线执行人员的反馈,然后对这些反馈进行分析总结,剔除其中不合理的内容,听取合理的部分,定期(一般半年或一年)对运行中的方案进行检查评估,使方案更加完善。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医院现代化建设和医院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医院工程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工程技术知识,更要加强管理知识的学习与实践。
流程化和标准化管理都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是提高医院工程管理质量、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我们要坚持推进流程化、标准化管理,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标准、办事有程序、考核有依据,构成良性循环,持之以恒,使我们的工程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代丽萍.标准化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曇窖ёㄒ担?2011(36).
[2]张文捷.对医院后勤标准化管理的认识与探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4).
[3]钟金顺.浅谈医院基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4,15(12):87-88.
文|罗乐 尚竞 汪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