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整体搬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建医院,整体搬迁,实施方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29 11:24
摘要:文章以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为例,从整体搬迁的指导思想、具体方案以及方案的实施过程详细阐述了医院整体搬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关键词:新建医院;整体搬迁;实施方案;应急预案
安全、高效、平稳地做好综合医院搬迁工作是个庞大复杂的工程,一方面需要各相关部门、各科室分工负责与密切协作,另一方面需要取得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及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为确保搬迁过程中患者及其他人员、设备、物资安全和诊疗服务工作平稳过渡,需要制订详细的方案和预案。
下面以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整体搬迁为例,介绍医院整体搬迁方案的制订与实施。
一、医院整体搬迁的指导思想
以“患者安全”为中心,以“安全、有序、平稳、高效”为原则,保证医疗服务过程的连续与安全,保证各项工作衔接有序。以医疗设备、物资的安全迅速转移保障医疗连续性,进而保障患者安全。并通过周密策划、合理安排、实地演练、有效实施来确保搬迁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搬迁过程中医疗安全的顺利实施、搬迁后业务的迅速恢复。
二、医院整体搬迁方案
搬迁前的3~6个月,医院应成立搬迁领导小组及各类搬迁实施工作组,由院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并制订具体的搬迁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搬迁实施阶段成立新、旧医院搬迁现场工作指挥部,全面负责现场指挥。
(一)搬迁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医院一把手或法人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基建、后勤总务、国资、医疗的副院长担任;组员由办公室、人事处、宣传处、护理部、院感部、门诊部、医务处、基建处、总务处、信息处、保卫处、国资处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二)搬迁协调组
组长由医院一把手或法人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基建、后勤总务、国资的副院长担任;组员由办公室、人事处、基建处、后勤总务处、国资处、保卫处等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该组的职责包括:协调与当地政府、卫生主管部门、120、公安、交警等方面的关系;协调医院与新院工程现场指挥部之间的关系;协调各搬迁工作组之间的关系;制订医院搬迁的各种方案、搬迁路线;负责转运车辆的筹备与安排;协调新院设施、设备、物资供应,供货商、承包商的技术保障方案以及应急预案的制订与实施;协调搬迁前旧医院的物资清点、分类,制订物资报废方案、搬迁调配方案、入库备用方案、淘汰处置方案,按照方案由责任人登记制订物资报废明细表、搬迁调配明细表、入库备用明细表、淘汰处置明细表;搬迁后1个月内完成对账和入库。
(三)后勤保障组
组长由主管后勤总务的副院长担任,组员由后勤总务处、国资处、信息处、基建处、保卫处等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该组的职责包括:确保搬迁前新院运行的各项必需工程(包括水、电、气、电梯、道路等)完工并正常运行,并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各楼层的正常运转;标识、标牌到位,指示、引导清楚明显;确保搬迁实施前新院网络系统、局域网电话正常运行;对新院物流系统、中央空调、弱电等进行全面调试检查,应急人员、承包商技术人员到位并按照应急预案演练;确保搬迁实施前各种家具到位;搬迁实施时配备人员来往接送;搬迁实施时确保道路通畅;搬迁实施时负责车辆调度,每车配备急救药品、器材,有专人负责,并设替补人员;搬迁实施过程中指挥协调电梯和交通等工作;搬迁实施后组织对旧医院各种家具、设备、器械的清点、交接、回收;搬迁实施后做好旧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和进出车辆及人员的登记与检查。
(四)业务协调组
组长由主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组员由办公室、宣传处、护理部、院感部、门诊部、医务处、国资处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该组的职责包括:搬迁前对新医院大楼各科室房间物品摆放进行讨论,形成方案后通报各科室,以规范房间内物品放置;搬迁前检查落实门急诊、病区办公区、辅助科室的设置以及病床编号、病区标示牌的安装;对旧医院原有设备进行清理登记,解决需搬至新病房大楼的旧设备的适用问题;整理完成新医院各科室所有材料、设施、设备清单,作为成本核算依据;审查各临床科室提交的具体搬迁实施方案、应急预案;收集、掌握各科室收治情况和危重患者情况,并督促各科室做好相关医疗应急预案;搬迁时在新医院急诊抢救室设置医疗小组,处理搬迁过程中突发的摔伤、中暑等急诊;随时收集、处理搬迁过程中各科室出现的业务问题。
(五)医疗应急专家组
组长由主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组员由急诊涉及的临床科室负责人担任。
该组的职责包括:搬迁过程中医疗应急的协调、指挥;负责搬迁过程中危重伤员的会诊、抢救与治疗方案的制订及参加手术和治疗。
(六)抢修维护组
组长由主管国资的副院长担任,组员由国资处、后勤总务处、基建处等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该组的职责包括:确保新医院各种购置设备到位,保证中心供氧、中心负压、层流、呼吸机、监护仪、药剂供应、检验设备、影像设备、麻醉仪、物理诊断仪、网络接口、局域网电话等正常运行;在搬迁前进行全面调试、检查并试运行;落实各供应商、运营商的技术保障人员名单,确定人员到位并且通讯畅通,备用设备或备件按照清单清点到位;成立抢修维护分队,制订抢修预案,确保搬迁实施过程中出现应急情况时能及时解决。
(七)宣传报道及志愿服务组
组长由主管宣传统战的副院长担任,组员由宣传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该组的职责包括:向媒体发布相关新闻,组织各类媒体单位的采访、报道,在主要版面刊登专题信息;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宣传活动;和周边居委会及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商,协助医院发布搬迁的具体时间、地址及注意事项等信息;制作搬迁通告、新院就诊向导手册、搬迁小贴士等宣传资料;收集搬迁实施过程中各种好人好事及搬迁的相关影像资料;负责志愿者的征集、培训、组织分配等。
(八)各科室成立科室搬迁小组
该组由各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其职责包括:负责督促本科室制订搬迁预案,包括科室人员岗位、分工安排,工作实施步骤、医疗应急措施及患者、物品、设备的搬运清点、顺序等;与职能部门相应人员一起即时解决搬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及时与各工作小组联络员联系;确认本科室病床对应情况、车辆、人员布置和要求、搬运路线等;汇总搬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搬迁后需整改的事项,上报现场搬迁指挥部;成立应急抢救小组,由本科室业务骨干组成,听从医院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搬迁前一周进行危重患者搬运演习,随时对搬迁过程中遇到的医疗问题进行指导,确保万无一失;搬迁前将病床、物品、器械定位,做好抢救器械、应急药品的准备;组织医务人员提前熟悉新环境,了解科室的布局、设施、仪器位置、安全通道,熟悉医院其他科室的精确位置;统计住院人数、空余床位数等,做好患者分流工作;搬迁前发放搬迁小贴士,对搬迁时科室的安排、地址、路线及需要患者及家属配合的事宜、注意事项进行宣教;检查仪器、设备等的使用情况,组织本科室物资盘点及统计,整理搬迁物品,制订科室财产统计表,严格控制科室搬迁前物品的领取,对短期内不使用或损坏的物品或器械及时进行清理或报废,以减少科室内物品的储存种类与数量,配合科室贵重器械物品搬迁;搬迁期间本科室医护人员要按照原院区、新院区、随车救护分为三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做到“原院有人送,路上有人陪,新院有人接”,实现无缝运转,力保每个患者都能安全转运;将患者分组,责任到人,A组为危重患者、卧床患者,B组为行动不便、病情较稳定的患者,C组为能自理、病情轻的患者,搬迁前测量生命体征,确保在生命体征平稳的状况下进行搬迁;所有的患者按照医院统一安排的分组车辆转送,每辆车配备1~2名医护人员;病情稳定的患者,由大车统一转送,每位患者可有一名家属随行;危重患者由救护车配备专职医务人员护送;患者转送需实行先轻后重的转送原则,搬迁顺序为C组→B组→A组,对特别危重的患者要由内科、ICU、急诊科、所属科室的专家进行综合评估后,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才可转送;搬迁前三天停收非急诊患者,动员病情稳定的患者出院,动员新就诊需住院的患者暂缓入院,各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掌握自己所管患者病情,结合搬迁整理好医嘱;动员家属主动配合搬迁工作;搬迁时,患者的贵重私人物资,由其家属整理;搬迁后安排专人对原医院本科室区域进行清理,按照方案中不搬迁、不报废的家具、物品对照清单清点,移交国资处入库,配合总务人员对房间进行检查、封闭,移交钥匙,原则上整体搬迁一个月内完成物资入库和钥匙移交工作,需延期的,向指挥部另行申请。
三、医院整体搬迁方案的实施
(一)准备阶段
提前3~6个月,拟定、讨论、修改整体搬迁实施方案,各组按职责分工制订、细化、审批应急预案;各科室召开专题交班会,部署本科室搬迁工作分工和安排,提前2~5个月制订出科室具体搬迁方案,上报院办公室;提前2~4个月,召开医院搬迁准备动员大会;提前2~3个月召开搬迁领导小组会议,各组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提前1~2个月,各科室配合国资处、总务处完成设备、物资清点,建立搬迁使用、入库备用、报废台账(明细);搬迁前2个月按照方案及应急预案进行模拟演练。
模拟演练的内容包括:统计单车装车、运送、卸车时间,核算车辆数量及人员数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切实做到车不等人,人不窝工;分析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调整方案,完善应急预案;检验物品包装方式、运输通道、台阶及门口辅助措施是否实用;检验人员相互配合密切性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人员及方案;检验科室之间的对接是否顺畅。
指挥部通过统一汇总各小组反馈意见,组织讨论,分组修改方案和预案。
在正式搬迁前半个月应按照完善后的方案和应急预案再进行一次模拟演练,并进行一次消防演练。
(二)实施阶段
提前一个月左右进入实施阶段:各服务窗口人员、设施、设备、药品提前储备及模拟运转;新、原院区同时安排行政总值班人员,24小时待命,协调、处理搬迁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做到上承下达,政令畅通;各科室门诊每天16:30后到新院门诊进行为期一小时的试运转模拟门诊;正式搬迁前三天,制订新院区专家门诊排班表,各科派员在新院区门诊试接诊,原院区暂留部分门诊,待全部搬迁完毕1个月后再撤离;急诊抢救室各类抢救设施以及设备,影像科、超声科、病理科、检验科的设备进行调试、模拟运转;手术室、ICU、CCU、NICU、产房调试、模拟运转,确保整体搬迁前三天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营养食堂、工作人员食堂调试、模拟运转,并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就餐服务。
(三)医院整体搬迁
搬迁实施过程中,一般在2~3天内完成,将患者于1天内转运完华;全院暂停所有择期手术,做好急诊手术的应急准备;各科室按搬迁时间、顺序和路线安排进行;各组按照方案中的分工安排协调职责内各项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天的主要任务是完成门诊医技科室的搬迁。前一天原医院门诊停诊以后,16:30起各科将电脑等物品搬至新医院新科室,由网络中心负责安装调试;搬迁当天,职工车辆原则上不得进入原医院,外来车辆一律不得进入院内,保证原医院大门通畅;车管科统一标识搬迁车辆,各科室做好运输车辆的衔接(病案室、档案室、财务档案、图书室在正式搬迁前一天搬迁完毕,不占用当天搬迁车辆);当天搬迁结束后,各搬迁工作组成员开碰头会,对当天搬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利于第二天搬迁工作。
第二天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病房楼及手术室的搬迁,每个病区的搬迁工作保证在一天内完成。再次确认搬迁科室的时间节点,搬迁当天原则上一个时间段安排搬迁一个科室,如有调整由搬迁领导小组决定;停止所有择期手术,由医院专家组成的医疗专家组待命,随时对搬迁过程中遇到的医疗问题进行指导;各病区要明确新院搬迁时的急诊和病区值班医生、护士负责接收处理急诊手术住院患者;危重患者护送至新病房楼后,护送人员必须在床头交班后方可离开;患者的治疗和输液由科室安排,保证搬迁当日住院患者的治疗;重要仪器、设备及病历、文件资料的搬迁需由指定人员负责,确保万无一失;统一调度参与搬迁的120救护车,保证危重患者的转运;食堂安排好患者的餐饮。
第三天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职能科室及急诊科室的搬迁。与当地120指挥中心联系,再次确认停止原医院急诊时间、新医院急诊开诊时间;完成原医院急诊科、手术室、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病理科的余下医疗设备搬迁;完成部分行政、后勤科室的搬迁。
(四)新院区运营调整阶段
各搬迁工作组安排人员到各科室巡视,收集、整理调整阶段各科室反映的问题,并于每日指定时间报搬迁工作指挥部;搬迁工作指挥部即时研究问题,确定整改方案,即时指挥实施整改;各科室进行内部调整熟悉,做好患者收治和手术的准备;后勤保障组做好各科室设施、设备及其他物品交接清点工作。
(五)善后阶段
1.原医院财产清点
成立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原院遗留财产清点登记、封存入库;保卫处做好原医院的安保工作,建立车辆进出登记和检查记录。
2.新院运行调整
国资处协调各设备工程师留院一周以上,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基建处协调各承包单位施工及管理人员,留院配合巡检、维护及故障排除,根据项目特点、合同,双方协商确定时间,以保障运行安全为前提;固定资产登记小组完成新医院的资产清点、登记;各科室每天上报存在的问题,由指挥部每天召开协调会,统一协调解决。
四、结束语
医院整体搬迁需要统一指挥、精心策划、制订详细可行的整体搬迁方案和应急预案,各医院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模拟演练进一步完善,并使员工熟知。部门(科室)之间、员工之间、医患之间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只有领导重视,上下一心,科学组织,才能保证整体搬迁工作忙而不乱、平稳有序、安全高效地完成。
参考文献
[1]李敏玲,彭波.大型医院急诊科搬迁中调度模式设计及评估优化[J].护理研究,2013(11):1028-1030.
[2]陈丽文,郑蔼玲,朱建英,冯娟文,韩希文.医院整体搬迁中病人安全转运的实践体会[J].医院管理论坛,2015(2):17-18.
文|梁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