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访谈:我的生命被延续了
- 来源:心探索·分享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养育,生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3-13 10:55
采访档案:黄丫梨,31岁,银行职员。2010年8月2日顺产下女儿简简。
“养育一个孩子,并非给吃给穿就可以了,还要肩负着他/她将来会长成什么样一个人的责任,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去培育他/她,我会害怕担子沉重。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经过他/她的同意,所以后来为他/她做的一切,也不过是为自己第一个动作买单的一系列动作,我们并不能够给予他或她什么,或者我们只能给予他/她我们的负责。”
心探索:当初是做了充分的准备想要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吗?没怀孕之前对做妈妈这件事是怎么想的?
黄丫梨:有所准备,但要说充分也还没到。主要是心理上的准备永远都无法充分。只是觉得年龄到了就该做这件事,而不是自发的想当妈妈了。我是09年12月发现怀孕的。记得那年的大年初一,和爱人讨论到是否该要孩子了,结果两人还闹了不高兴。他觉得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情,而我一直抗拒,觉得压力太大:没房,影响工作,不再自由,失去自我等等。吵了一架之后,我开始接受他的想法。正好那年也买了房,住进去后就开始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想要不试试。我想我确实很矛盾。一方面觉得自己肯定是传统的,另一方面也很认真地想过一辈子丁克。
心探索:为什么想过一辈子丁克呢?你没有很渴望过拥有自己的孩子吗?
黄丫梨:可能主要还是怕失去自我,失去自由。养育一个孩子,并非给吃给穿就可以了,还要肩负着他/她将来会长成什么样一个人的责任,需要投入很多精力去培育他/她,我会害怕担子沉重。另外,我觉得和爱人的二人世界很幸福,我很满足。养儿防老这件事,我是完全不以为然。因为孩子大了终究要离开你,到头来和你相依为命的还是另一半。那和丁克到老有啥区别?我没有渴望过拥有自己的孩子,大概因为我对自己并不满意吧。但是我希望有一个和他父亲一样的男孩。现在我拥有了一个女孩,我还是希望她像她爸爸。
心探索:刚证实自己怀孕的时候有什么心理感受?孕期一直期望生个男孩?
黄丫梨:证实怀孕的时候,很欣喜。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心很明显地浮现一种得意或者骄傲的心情。意思是:我是一个能怀孕的女人哦!孩子的父亲也有类似的心情:我是一个能让女人怀孕的男人哦!呵呵。直到后来孕期不适开始,这种心情才结束。我没怀孕前,就希望生个男孩。孕期中,所有人都预测我会生男孩,这加强了我的心理暗示。
心探索:有一种说法认为,母亲的心理状态和意识活动会通过潜意识传达给肚子里的孩子。比如当你期待生个男孩的时候,女儿接收到的信息可能是:“我的到来是不合时宜的”,或者“我应该努力表现得像男孩子,活出自己阳性的面向来,才能得到妈妈的认同。”
黄丫梨:我担心过这种负面影响,所以一开始说到肚子里的宝宝时,会刻意地兼顾两个性别。不过后来在育儿书上看到一个说法:准爸爸妈妈在幻想肚子里的孩子时,是没法不设定一个性别的,否则无法想象,这是正常的,等孩子出生之后,你会发现都一样爱。这让我感到释怀。因为当我面对将来的女儿时,就不必有某种内疚感,而这种内疚感可能才会让她觉得自己不一样。
心探索:孕期肚子慢慢大起来的时候,感觉是否很神奇?整个孕期对你来说是怎样一个心理演变的过程?
黄丫梨:每天看自己的肚子不觉得神奇,但想到其中的生化过程,就觉得生命还挺神奇的。我怀孕时没有太胖,也没有长妊娠纹,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身体,各种曲线,觉得还挺美。整个孕期的心理变化轨迹基本上是:兴奋、得意--没事人--不耐烦、兴奋、恐惧。
心探索:都说女人天生具有母性,当母亲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女儿诞生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想法?刚开始哺育她的一段时间,对于母亲这个角色适应吗?
黄丫梨:孩子爸爸在产房里看到了女儿出来的那一刻,喊了一句:“是个女孩!”我当时刚经历过一场人生从未有过的身体试炼,所有的元气都被抽空了。听到他的话,我心下一声哀叹:啊,她也要经历我的这一番痛苦。
月子里很羡慕婆婆,娃在她怀里不吃奶也不哭,但一到我怀里,不给吃奶就哭。想抱她就只好喂她,累残了。再加上身体还没恢复,月子里很抑郁。也有些把娃扔给婆婆的意思。后来奶量上来了,孩子就好带了。身体慢慢恢复,心情也好了起来。
心探索:从怀孕到现在,孩子的父亲是如何表现的?都说当父亲一开始会不太适应,需要特别的学习和角色代入,你对此有何体会?
黄丫梨:孩子刚出生的头几天,在医院里我和娃两个人两张床,几乎一动不能动。孩子爸一个人伺候着吃喝拉撒,白天黑夜,累脱相了。我很感动,但我觉得这只能证明他是一个体贴负责的男人,包括怀孕期间他的表现。然而,男人成为父亲的心理过程可能真的很曲折漫长。直到今天,我想他还没有完成这个过程。男人和婴儿之间的桥梁难道是浮云吗?非要到婴儿长大,能进行人类社会的沟通了,父亲才开始出现?我不愿意给父母分角色,比如母亲负责饱腹及心灵安慰,父亲负责精神指引。我觉得基本上两个人都可以承担同样的工作。
心探索:迄今为止,你对做母亲这件事是否有一些特别的体会?有设想过该如何教养她吗?这样的教养方式是否跟你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感受和记忆有关?
黄丫梨:我的体会是:作为父母,一定要投入时间、精力和注意力给孩子。这是孩子健康成长最重要的保证。孩子爸有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们要采取美国人的教育方式。我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挨过打和重话,对父母气焰嚣张,甚至觉得“我对自己的要求比你们对我的还高,我对自己的管理比你们对我的更好”。但是现在却很遗憾为什么当初他们那么放心我,为什么不多管管我。所以我想,对简简,给她平等和自由,但是要多关注,多沟通,成为她最珍贵的朋友。
心探索:最后,你认为孩子在精神、心灵层面带给你的是什么?作为一位母亲,能够给予孩子的又是什么?
黄丫梨:首先觉得我被延续了。其次觉得获得了一个奇妙而有趣的宝贝。其实,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并没有经过他/她的同意,所以后来为他/她做的一切,也不过是为自己第一个动作买单的一系列动作,我们并不能够给予他或她什么,或者我们只能给予他/她我们的负责。
编辑 采访/筱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