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睦敏:动力电池整体性能突破 细节很关键
-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1-12 16:14
由于动力电池的发展,动力电池相关标准也得到了完善,其中已经有的标准有84、85、86,还有电动汽车安全、技术条件规范等一系列的标准。后续制定的电池标准还将包括关于动力电池的规范、编码及安全性能、回收等标准。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国动力电池得到了良好健康的发展。
2016年11月22日,工信部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征求意见稿,将动力电池企业门槛大幅提高,其中要求锂离子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从之前要求“不低于4亿瓦时”调整至“不低于80亿瓦时”,规定一出,当即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
沃特玛主要以生产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在追求生产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同时,也考虑了电池工艺密度,因为能量密度与工艺密度本就是一个矛盾体。沃特玛的整个电池包系统是100瓦时,未来几年沃特玛将会在电池能源密度上得到很大提升。
整个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应该是对整个材料体系的完善、匹配,包括对正极、负极,还有工艺结构的一个优化。沃特玛在电池包方面,主要是通过整个系统的优化,以及对电池箱的标准化。我觉得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我们可以发出一个挑战,目前电池包系统能满足来期存放,未来我们的电池包系统可以往满足三期、四期、五期存放规格来发展。
从材料体系方面来讲,大家都认为钛酸锂电池安全一点,我觉得我们应该从整个材料体系,整个系统工程来考虑,而不是单纯的从某一材料去分析它的安全性,或者能量密度。从整个材料体系来看,一个是正极,另一个是负极。正极方面,我们现在有磷酸铁锂,还有小粒径、高导电性,从正极方面解决高功率放电的特性。充电方面,负极材料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
隔膜方面,我个人认为隔膜在电池安全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大家都说电池使用寿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其实大家只关心某一方面的材料不是很完善的。因为钛酸锂电池能满足30年,但是它使用的隔膜是高分子材料,会不会老化,在整个体系里面能不能保存30年呢?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说磷酸铁锂电池、钛酸锂电池做30年,不能以单一材料来评估电池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应该从材料体系的进步,找出整个电池本质上的进步。如果仅从单一材料寻求进步,也不能推动整个电池性能的革命性突破。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我们该怎么做?我觉得应该从目前的材料体系中来挑选,包括高电压、负极硅碳、隔膜,还有一些其他辅件。从材料体系来讲,无非是一个排列组合,也就是哪个配哪个。目前,我们能做300瓦时每公斤的动力电池,这也是大家研究的热点。
我们不能单纯地追求高能量密度。高能量密度的发展是国家的发展战略,但是从目前动力锂电池的发展来看,只有在电池负极方面有很大的突破,正极材料方面也有一个很大突破,也就是说只有整个材料体系同时突破,才会产生电池革命性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