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甘蔗只当水果

  当天气越来越冷时,街头总是少不了甘蔗的身影,甘蔗汁甜丝丝冰冰凉的味道让人痴迷,甚至连啃甘蔗、嚼甘蔗的过程也是种小小的幸福呢。

  北宋著名文学家晁补之曾有诗曰:如渴啖甘蔗。这符合大家印象里的甘蔗——一种水分饱满、口感上佳的水果。而甘蔗因为含铁量稍高于一些常见水果,甚至还得了“水果之首”“补血棒”的名号。甘蔗到底有哪些优势?一起来看看。

  甘蔗汁水,充满诱惑

  甘蔗属于禾本科,蜀黍族,供人食用的部位是茎杆,而辞海中对水果的定义:“供食用的、含水分较多的植物果实的统称。”这样看来,甘蔗和苹果、梨子、香蕉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水果的确不太亲近,和粮食作物玉米倒像是一家人。

  其实,甘蔗家族“蔗口”众多,不仅有我们年年都吃的“果蔗”,也有专供制糖厂提取蔗糖的“糖蔗”,还有花序能作为蔬菜来食用的“菜蔗”(甘蔗食穗种),只是“菜蔗”的产区在几内亚和斐济等热带国家,想要一睹真容比较难罢了。从营养成分方面来说,在这些甘蔗品种中,“果蔗”倒是完全可以等同于水果,高达80%以上的水分和18%以上的含糖量,让它足以和大多数水果匹敌,再加上松脆汁多、甜度怡人的口感特点,就连“嚼完汁还要吐出来”这样的小麻烦也不知不觉被人们忽略。

  虽然“果蔗”可以等同于水果,但关于甘蔗的含铁量,还是有必要讲一讲的。很多资料中提到甘蔗的含铁量高达0.9毫克/100克。由于吃甘蔗时我们只吃蔗汁,茎杆残渣是要吐出丢弃的,这样折算下来,其含铁量大约在0.4毫克/100克,和香蕉(0.4毫克/100克)、梨(0.5毫克/100克)、苹果(0.6毫克/100克)的含铁量比起来并没有突出优势。只是,我国传统中医认为甘蔗味甘性寒,有一定的食疗效果,食后可清热生津、滋养润燥、利大小便的功效,对于改善烦热口渴、秋冬季咳嗽或咽喉肿痛有一定作用。不过,也正因为甘蔗糖分高,且性寒凉,对于本身血糖较高的糖友们,以及肥胖、高血脂的人群来说应少食;平素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胃部冷痛者更要慎食,或者选择将甘蔗稍微烤热后食用。

  说到底,无论是补铁还是食疗,可能都比不上甜蜜的汁水给人们带来的诱惑更加实在。

  “漂亮”甘蔗不好惹

  如今市面上售卖的甘蔗去除了表层黑褐色的硬皮,比起我们小时候那可是既干净、又方便啃食。在甘蔗雪白的切面上,会透出一点黄棕色或是红色。您可千万别被这漂亮的颜色迷惑,或者觉得只有一点点变色而不在意,这可是甘蔗发生霉变的标志!

  食用发霉甘蔗的危险性,老祖宗早有古训:“清明蔗,毒过蛇”。这主要是因为清明前后春回大地温度回升,甘蔗若储存不当易霉变,霉菌的繁衍让甘蔗呈现出黄褐色或者红色。而这些霉菌就是大名鼎鼎的“节菱孢霉菌”,它产生的毒素3-硝基苯酸是一种凶险的神经毒素。每年都有新闻报道因为误食发霉甘蔗而中毒、昏迷、抽搐,甚至呼吸衰竭死亡的案例,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和老人而言更是十分可怕。因此,大家在选购甘蔗时,应仔细挑选茎杆顺直、肉质洁白、质地紧密无异味的新鲜甘蔗,买回家的甘蔗若有变色或霉味,尽量丢弃为好。

  “别拿甘蔗只当水果

  甘蔗不只是拿来当水果,它还有其他的吃法。甜如蜜的甘蔗既然可以制糖,当然也可以直接拿来入菜、炖汤,让它提供自然的甜蜜,赛过白糖岂不更好?

  在这点上嗜甜又爱煲汤的广州朋友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典范,我们一起学习一下用甘蔗制作的几种初级入门的“甜甜搭配”。

  甜甜的味道总是让人沉浸其中,不妨全家人一起来动手,制作一顿甜蜜蜜的甘蔗美食吧!

  撰文/王璐(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硕士、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来源/科普中国微平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