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8 月开业的菁禧荟坐落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1665 号 B5 幢独栋别墅内。菁禧荟的创始人杜建青将餐厅菜系定位为“新潮菜”,既是潮州与新潮的概念表达,也是在传统潮州菜的烹饪与搭配基础上进行创作与改良,并融合国际化的视角与选材,重新开启人们对潮州菜新的味觉感知。这也标识着美食界一个新的菜系“新派潮州菜”的诞生,而“菁禧荟”便是这个菜系的承载。
杜建青:匠心营造 求真至美
潮汕普宁人,曾是多家高端餐厅食府的主理人及顾问,其认真谦虚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深受宾客赞赏以及业界好评。而“事无巨细,求真至美”则是杜建青这些年来总结出的经营理念。在潮粤餐饮界有着二十多年经验的他,在谈到开创“新潮菜”的初衷时常常会流露出对这份事业的认真和坚持,他说:“新派潮州菜的开创,是改变,是传承,更是一种使命感。”
熟悉杜建青的人都知道,工作时的他特别“较真”。这种“较真”和严谨的态度在过往筹备餐厅的过程中,体现在命名、选址、风格、定位、装修等方方面面,大到门窗灯饰小到客人所用的一刀一叉,杜建青都事无巨细的亲自把关。在他眼中,一道菜食材才是主角,调味只是用于激发食材鲜美本味的配角——这就是“求真至美”中的“求真”,“求”的是食材的真实本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摆盘和餐具上升华菜肴的呈现品质,最后达到“至美”的境界,这便是细节之处的用心,用杜建青的话来说:“我们的用心,我们的诚意,是会透过菜品、透过服务、透过细节让客人感受到的”。
新潮菜:至清至鲜 创新融合
菁禧荟虽然体量不大,每次只能接待不到 60 位客人同时用餐,但后厨团队却配备了 10 名厨师,服务人员也比同体量的餐厅要多出不少。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用心选购的至鲜食材,佐以精细的烹调技法,打造出别具新意又立于传统之上的“新潮菜”,呈现“大味至清至鲜”的新潮菜概念。
所谓“实践出真知”,关于潮州菜,杜建青有着自己的看法,拥有二十多年行业经验的他提出了有别于传统潮菜潮菜定位和做法,立意更为高远的“新潮菜”概念。首先,新派潮州菜在食材的选择上摒弃了传统潮州菜选择的局限性,以更开阔,更国际化的视野严选优良食材。当然,除了选料精良,在餐饮行业涉足二十多年的杜建青对于“美食美器”的诠释也是相当创新大胆。通过器皿的搭配传递美食的价值和内涵,不仅在器皿和食材搭配的选择上精准而独到,简约大气,更是充分借鉴西餐的饮食文化,别出心裁地将西餐元素注入到新潮菜的菜肴设计上。
此外, “新潮菜”概念力求打造“求真至美”的创新与融合。 “一个菜系要适合不同消费者口味习惯很难。”杜建青坦言。传统潮州菜在食材的选择上相对狭隘,而在这里,杜建青以更开阔,更国际化的视野严选食材,以正宗的潮州烹饪方法及口味来料理异地食材,精料细作。在保留潮菜“原汁原味、清而不淡,素而不斋,鲜而不腥,嫩而不生,肥而不腻”的特有风味和口感的基础上,同时将“潮”的概念延展出去,在选料、制作、火候、调味、营养配置等方面做全方位提升。
菁禧荟:四心合一 格调非凡
从外观看,菁禧荟所在的整栋建筑低调朴素,简单雅致。走进别墅,约 400 ㎡的营业空间分别在两个楼层呈现:一楼由一间大包房、吧台与厨房构成,二楼 4 间包房。推开铜质包边的玻璃大门,环顾四周,这里的整体设计简约而大方——铜质手把、Riedel 酒杯、日本 Noritake 骨瓷餐具、真皮牛皮座椅、纯羊毛地毯、四层全麻桌布,和传统潮州菜馆相比,这里的细节考究,却不轻易显山露水。
餐厅地面采用意大利木纹大理石,清晰可见的石纹如流水般铺散开来,墙边包有做工精致的钢琴烤漆木饰面,触感温润。银灰色的麻质墙纸在灯光的映射下,呈现出渐变的麻布质感。沿着实木楼梯蜿蜒而上,别具一格的吊灯尤为引人注目,为空间增添了摩登气息,营造出低调奢华,内敛雅致的氛围。二楼 4间包房的装修延续了大厅的简约大方之感,细节上却处处彰显着精致。进口自日本、德国、奥地利的杯盘器皿,中西合璧,自成风格。餐厅里的牙线、筷套、信封、礼袋更是为之专门设计定做的,其用心和周到之处,可见一斑。
菁禧荟的 logo 设计展现了“四心”,分别是诚心、用心、放心、贴心。除了菜肴的品质,高级的器皿与用餐环境,餐厅更需要提供周到、务实、用心的服务。杜建青说:“我们希望在菁禧荟用餐的每一位客人不仅能够获得舌尖上的惊喜,更是希望他们从踏进餐厅那一刻开始,就身处‘诚心、用心、放心、贴心’的就餐氛围中。”
在虹桥路这栋旧式花园洋房内,现代与古典相融,传统与创新碰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