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体验角度的微信读书APP盈利模式研究
- 来源:公司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微信读书,盈利模式,用户体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3-30 15:25
摘 要: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纸质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诸多移动阅读方式的冲击;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更是进一步推动了无纸化阅读的发展。本文将以微信读书APP为研究对象,基于用户体验角度,分析其盈利模式,探讨其如何在众多移动阅读类平台中脱颖而出,也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过去,热爱读书的人总会手捧一本书在独立的空间或安静的环境待上几个小时;后来Kindle、汉王等电纸书的发展,解决了书籍厚重和不便携带的问题。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通勤路上的碎片化时间、地铁里的人头攒动,让移动互联网阅读迅速发展。一部手机,一个APP,就能很好地满足阅读的需求。然而,微信读书并不是阅读类APP的鼻祖,在它之前的掌阅也曾一度深受人们的喜爱。微信读书如何实现用户拦截率的提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微信读书APP的介绍
与传统的读书类APP不同,微信读书是在微信的基础上诞生的,前期它主要以公众号的方式呈现。主要依托于微信的好友关系圈,因此用户来源均为微信的使用者。而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普及率广,活跃度高,微信读书APP正是借助其优势,让用户在阅读的同时能够跟微信好友分享心得体会,彼此互动,把阅读与社交进行结合,让用户的阅读体验不再孤单,这也是其他竞争性产品所不具备的优势。那么作为移动阅读类平台中的独秀,该如何盈利呢?
二、微信读书APP的盈利模式分析
微信读书APP的盈利方式主要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大类。直接的盈利方式又包括充值书币和购买无限卡。间接的方式则是为第三方提供广告平台的收入。
(一)书币
打开微信读书APP,在“我”一栏中,“账户”是显示书币余额和充值的渠道。与电话费充值不同,不论一次性充值多少书币,换算都是九七折,如3元书币实付金额为2.91元,98元书币实付金额为95.06元。最开始,阅读时长达到一定要求可以直接兑换书币,现在已经改为兑换无限卡。
(二)无限卡会员
在“账户”的下面,便是“无限卡·免费试用”,它是用户购买月卡、季卡及年卡的渠道,这也是该产品的主要盈利方式。从金额上看,月卡30元对于大多用户群体来说还可以接受,如果是深度用户,年卡228元即平均每月19元最划算也最省心。但是随着2019年年底微信读书小程序的上线及“每日一答”活动的推出,让读者在获取无限卡的渠道上又多了一些选择,加之与朋友组成“读书小队”参与每日登录、阅读时长积累、互动评论等也能领取无限卡。不断在活动上的推陈出新,对于用户直接付费购买“无限卡会员”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三)广告平台收入
最开始微信读书APP没有什么广告,用户阅读的时候能够免受乱入广告的影响,体验效果和用户反馈良好,这也是其相比其他同类竞争性产品较为突出的优点。现在用户在阅读书籍时偶尔会弹出类似“无限卡使用情况”、答题页面等与本产品相关的推销活动或吸引内容,与烦扰的广告相比,还算可以接受。比如前不久弹出的页面告知用户,微信读书已经推出墨水屏版APP,这意味着电纸书上也可以同步使用该产品,为惯用电纸书和微信读书的读者带来了福音。但是在“每日一答”、“问答PK”等活动中,广告的植入则较为明显。比如“每日一答”需要用户连续答对12题才能瓜分书币或无限卡,一旦中间答错就会出现看广告或分享给朋友才能复活的情况。
三、微信读书APP的盈利模式强化
(一)优化“看一看”界面,提高推文营销
微信读书APP的初始进入界面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发现”、“书架”、“看一看”和“我”,这里主要讨论的是第三个模块。“看一看”是APP近年来一直不断改版的核心内容,经历了从最初的“想法”到后来的“故事”再到现在的“看一看”。这些变化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微信读书在提高用户使用频率方面做的努力。“看一看”是今年1月才上线的,尽管在文章的分类、推荐、分享等方面做了明确的区分,但根据数据显示,该板块仍门可罗雀,大多用户停留的时长通常仅在五分钟内。一方面,该版块既保留了之前的“想法”,但将之弱化放于“继续阅读”的右边;同时微信中的“看一看”在这里也进行呈现。另一方面推文内容增加了多个细类,如书单推荐、猜你喜欢等,甚至连已关注的公众号文章在此处也有罗列。或许从前的“想法”不够丰富,发布频率较低,但现在的“看一看”包含的内容着实太多,各种内容杂糅在一起给人一种头重脚轻的不适感。未来对于该板块的排版设计和内容陈列有待改进,比如增加一个与“看一看”并列的大类。借鉴微信带给大众的依赖性,优化“看一看”界面,以吸引更多的用户高频率使用该产品,增加阅读时长,进而提高其在推文及内容上的营销利润。
(二)培养阅读习惯,增加用户黏度
大多用户的书友主体是微信好友,通过每周阅读时长的排名,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激励用户更多的阅读。但读书是个人的事,通过不断与曾经的自己作比较或许会更有利。类比许多背单词的APP,微信读书也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有计划、有目标的阅读平台。对于完成计划的用户给予适当奖励,未完成的用户需要分享或看一段广告。既能提高用户阅读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能通过该方式继续宁广告营销;既能培养用户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因此而留住用户。
(三)定制个性化服务,融合线上与线下阅读
本文引言中提到往年的世界读书日通常有很多线下活动,比如新书签售会等。虽然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新型的无纸化阅读的冲击,但其地位是无法被取代的。大多热爱读书的人都无法割舍对实体书籍的喜爱,比如在休息日闲暇时,他们更多会选择拿出纸质书享受而不是捧着电子产品看书。微信读书可以借这一点,提供一些珍藏版、签名版实体书籍的购买渠道,让用户在使用APP阅读的同时,对于喜爱的书籍也能拥有相应的定制版实体书,或作为礼物赠送给朋友,让阅读之行从扉页独特的签名寄语开始。微信读书APP应在不断完善线上阅读体验地同时,为用户的线下阅读也给予一些个性化的服务,渗透到用户的所有阅读习惯当中。
四、结语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阅读习惯的改变。在移动阅读类平台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中,微信读书APP以其轻网文、广告少的特点成为其中的一股清流。既要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争取一些盈利空间,又要不断优化用户的阅读体验,二者并不矛盾,但其中的平衡却很难把握。基于用户体验和微信读书目前的盈利方式,可以得知该产品要想发展,就必须站在用户的角度,将用户阅读体验放在首位,在不影响体验的前提下再思考其盈利模式,渗透用户的阅读习惯,提供有别于竞争性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体验。
参考文献:
[1]闫青.微信读书APP的4p营销策略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7):125-127.
[2]王亿楠.移动阅读APP的运营模式探析——以“微信读书”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8,05(14):1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