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医疗行业会计如何转型管理会计
- 来源:公司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医疗行业会计,管理会计,转型过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3-30 15:27
摘 要:打破界限、完成转型已经成为会计工作的开展趋势。本文阐述了医疗行业会计转型管理会计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转型过程将要面临的挑战,认为提升对会计工作的认知水平、在医院内部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构建完善的信息化财会管理体系等方式,能够切实达到转型的目的。文章以介绍医疗行业会计转型管理会计的积极作用为切入点,围绕如何将医疗行业会计转型为管理会计的问题展开探讨。
在大数据时代,任何事物均可以被转换为数据,通过客观、严谨的分析之后,找出潜藏在数据中的规律,能够起到全面梳理单位经营状况的作用。在人们的认知中,医院会计工作的重要性远不如治病救人等“硬核”事项,但在“会计强国”的战略构想下,医疗会计的功能性将会发生重大转变,朝向管理型迈进。
一、医疗行业会计转型管理会计的重要意义
我国财政部印发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十三五”期间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及任务,最终目的在于完成从会计大国到会计强国的“跨越”。2020年作为“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均取得了重大进展,整体来看,依靠会计数据,对各个行业的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管控,有助于解决积压多年的痼疾。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医疗单位解决积压多年的财务难题。面对此种形势,广大医院也需要及时调整会计工作方针,尽快实现医疗行业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此举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点。①加强各级医院内部管理综合水平,对每一项收支情况做到了如指掌,有助于提升对医疗资源的分配效率,解决更多患者的实际问题。②透过医疗系统,无论是国家决策机构,还是人民群众,均能够对国家综合发展情况作出更加准确地判断,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医疗行业会计转型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
就目前医疗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医疗行业会计转型管理会计已经在业内达成了共识,但转型过程必然伴随诸多“阵痛”,想要提升医疗单位财务工作效率,就要正视这些问题,通过深入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一)管理会计人才匮乏
目前常见的方式是对传统的医院会计进行培训。然而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无法一蹴而就,且需要在大量实践工作中发现书本以外的必备因素。结合现阶段我国各级医疗系统(包括公立医院、私人医院、医学慈善机构)会计工作的现状来看,转型任务任重而道远,必须循序渐进。
(二)医院内部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亟待提升
在很多医疗结构的认知中,信息化与计算机划等号,在这种片面认知的影响下,很多医疗单位的管理者盲目购置智能设备,希望通过智能设备的堆叠,在短时间内完成会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在这种背景下,尽管信息化设备数量增多,但缺乏良好的管理制度、管理系统无法得到及时更新,造成会计统计信息的准确性严重不足,一方面影响会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资金浪费问题。
(三)缺乏工作重视程度
在医疗机构中,传统会计工作未受到充分地重视,在广泛认知中显得不甚重要,无法完全发挥职能。这种情况必然为转型过程带来一定的麻烦。
三、医疗行业会计转型管理会计的有效方式
(一)从思想层面提升对会计工作的认知水平
若要全面实现医疗行业会计转型管理会计,首要工作在于从思想层面提升对会计工作的认知水平。首先,医疗机构领导必须对有关政策、其他行业的会计管理现状进行充分了解。比如集自主制造、研发、营销于一身的行业,面对日益复杂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经引入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抵抗能力。因此,医疗行业会计转型管理会计的过程必须克服所有困难,否则将会使医疗系统的服务意识和综合能力远远落后与其他行业,届时必将加剧医患纠纷。其次,提升传统医院会计人员的思维认知。总体来说,我国以公立医院为主。近年来,私人医院虽然得到了发展,但整体数量依然较少。在各级医疗系统中,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往往仅限于整理医疗物资、制定报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但无法深入开展。随着时间的积累,很多会计人员的理论知识已经生疏,对国家有关管理政策的调整缺乏了解。在向管理会计的转型过程中,会计人员必须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充分理解管理会计对医疗机构的重要性。最后,各级医疗机构需要对转型的必要性有着清醒的认知,避免出现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形象工程”,使管理会计真正发挥作用。
(二)在医院内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
完成转型只是第一步,为了使管理会计充分发挥职能,必须在医院内为其创造良好会计工作环境。良好工作环境不仅是医院全面工作开展的前提,更是取得良好工作效果关键所在,具体来说,创造良好会计环境可从两方面入手进行。一方面,为管理会计提供更加优质的物质条件,确保会计工作的开展不会由于客观条件的缺失和不足出现问题。另外,客观条件的优越也会提高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同度和工作舒适度,这对提高工作开展效率必然能够起到促进作用。最终使工作人员能够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全面预算管理等先进的会计管理模式切实应用于医疗机构的日常运转。另一方面,若要达成此目的,必须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使全体医护人员明确管理会计与医疗机构综合竞争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思想层面营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此外,必须将工作做到实处。在理想状态下,应该使所有医护人员充分掌握管理会计的工作目标、管理方式。此举能够从内心深处对医护人员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自发地配合管理会计的工作。不仅如此,医疗机构组织驳杂、部门较多,单靠会计人员对医疗物资及其他能够转换成数据的事物进行管理,必然频繁出现错误。如果医护人员能够自觉养成良好的数据总结习惯,以班组、科室、部门为单位,定期提交,将会极大地方便管理会计的日常工作,从而为医疗机构的整体运行提供帮助。
(三)构建完善的信息化财会管理体系,彰显管理会计存在价值
前文提到,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分析时代,将事物转化成数据后开展分析,已经受到各行各业的推崇。因此,完成医疗工作会计转型管理会计之后,还应构建完善的信息化财会管理体系,通过实际工作,彰显管理会计存在的价值。以我国公立医院为例,引发隐患纠纷的首要原因在于患者对治疗结果抱有过高的预期,面对此种情况,医疗管理会计可以将国内外相似病例的治疗情况提供给患者,用真实的数据说明问题,引导其产生正确、理性地认知,从根源上降低医患纠纷的出现概率。此外,公立医院财务的透明性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因此,管理会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相关规定,定期将医院的财务信息进行披露,使医院接受大众的监督,从长期看,有助于医院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通过信息化财会管理系统,能够建立虚拟模型,对一定时期内的各项成本支出做出预期,有助于全方位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综合效率。
四、结语
通过客观、真实的会计数据对医院运转情况进行监督、控制,既是解决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切实达成这一目的,各级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必须对当前形势有着清醒的认知,从而制定出医疗行业会计转型管理会计的有效方案,从根本上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隋强.浅谈管理会计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20,(12):119-120.
[2]何淑梅.医疗行业会计如何转型管理会计[J].财会学习,2019,(22):103-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