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人,优化初中体育教学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以体育人,初中体育,教学
  • 发布时间:2021-05-14 14:12

  【摘要】随着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理念逐渐地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实施学科教学的时候,深入地挖掘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探索多样的策略渗透德育教育。体育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独特性,具体表现为知性德育和体验性德育于一体,在塑造学生健康体魄,形成健康心理品质,发展思想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以体育人,优化初中体育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引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领域提出的教学任务,以体育人是实现此任务的主要途径。实现以体育人需要教师立足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结合当前体育教学不足,探索、应用有针对性地的教学策略,改进教学。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以初中体育育人问题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以体育人改进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形式的丰富能更好展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更好地形成兴趣的发展理念,真正为学生们的兴趣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体育教师必须要树立较强的游戏教学意识,在游戏的教学中,能融合传统的游戏教学形式,以及自己的想法,提升自身的游戏创编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适合自己年龄段的游戏,从而以更加专业的态度对学生开展游戏教学,提升游戏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例如,初中的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运球接龙”游戏。利用运球游戏的形式,提升学生们对篮球的运动兴趣,了解篮球的性能,对学生们进行分组以后,让学生们站成一列,设置十米的终点,一个学生运球结束后传给下一个,中途掉球后,这位学生要返回起点重新运球,最终哪一组最快能轮完最后一个人,则哪一组胜利,教师能在游戏开始之前对学生们强调运球姿势和运球速度,让学生们根据要求自行发挥,这样的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体育运动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为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建立基础。

  二、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度

  体育本身是一项具有竞技性的活动,体育竞赛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的发展,竞争欲望愈加强烈,渴望超越他人,得到他人的肯定,尤其教师的鼓励。而且,在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奔跑、跳跃,对所学的体育技能进行应用,锻炼身体,同时磨炼意志品质,实现多元发展。所以,笔者在组织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为了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帮助学生塑造健康身心,联系教学需要,开展了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度。

  三、应用体育德育资源,渗透德育教育

  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为例,他们在刚刚从小学进入初中的时候,无法完全地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在体育课堂上,总是做出扰乱课堂秩序的活动,如此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限制了他们自身的有效发展。基于此,笔者在实施体育教学的时候,尝试以规则教育为重点,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此外,初中体育内容与小学体育内容相比,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体育项目的复杂,半途而废。针对该情况,笔者在组织体育教学的时候,将意志品质作为德育重点。具体地,为了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笔者创设了多种多样的集体活动,使他们在集体的监督和帮助下,超越自我,完成训练任务,并在此过程中,磨炼意志品质。

  四、教师进行有效指导,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

  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中,要想深入贯彻快乐体育教学,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开展体育学科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的意识和能力,树立终身锻炼的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体育课堂中充分展现自己,真正突破自己原有的限制,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获得自己一生的财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培养自己锻炼的能力开始,首先是从意识上提高对于体育锻炼的必要性,教师则需要以自己的专业角度,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锻炼活动,从呼吸的有效把控到动作的正确与否等,都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避免因为一些不正确的动作或者锻炼的方法,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学生则在提高自己的体育锻炼意识的过程中,会充分地享受快乐体育教学带来的好处,能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并且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身体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及体育项目的相应的运动技能,学会运动的基本方法,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并始终如一,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锻炼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长久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在实施初中体育教学的时候,要想实现以体育人,教师要立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体育活动,融入德育教育活动,开发体育教学资源,使学生们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有效地锻炼身体,塑造健康体魄,提升身体素质,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熏陶,端正体育锻炼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实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祥.初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庞春路.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探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5):123.

  [3]王维利.关于初中体育课育人作用的思考[J].新智慧,2019(09):102.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