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融合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5-21 17:36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点科目,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高职学生心理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了学生的方方面面,比如学生性格偏激、价值观念不正确、社会责任意识不明确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点内容。班主任工作对学生具有教育和引导作用,所以班主任工作与心理教育相互结合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深入探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通过有效的教学创新来实现班主任工作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
高职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教学原则,其中高职时期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有新的改变,从而真正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也属于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融合喜闻乐见的教育理念,从而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班主任工作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结合也是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检测,希望能够通过高职院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教学质量。
1 班主任工作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
1.1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班主任工作涉及到了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纪律管理、班级管理、学习管理,以及实践活动管理等,我们将班主任工作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融合能够打破心理教学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进一步让心理健康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利用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这种“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有着一定的帮助,比如学生在出现厌学心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除了进行心理开导之外,还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来增加教学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相比于单方面的心理知识教育会更加有效果。
1.2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对于现在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学习任务在高职阶段会相对比较轻松,更多的是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培养,而且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思想上会更加的开放,所以班主任工作的管理难度是非常大的。目前职业院校的班主任老师的主要工作是纪律上的管理,甚至很多老师会塑造起“严师”的形象,很难建立起友好关系。我们将班主任工作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结合,有利于丰富班主任工作的教育内容,甚至在心理辅导和师生谈话的过程中还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搭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建议班主任工作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结合之后能够适当调整教学方法,采用更加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教学形式来开展相关工作,比如有些学生受家庭因素影响存在着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态度,班主任在开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实践活动和师生沟通的方式来解决,实践活动的时候和学生一起参加能够拉近师生关系,一些竞赛活动还会突显出合作的作用,对学生具有着一定的影响。在后期,老师可以通过相关的谈话来引导学生走出自我的世界,明白合作的力量,明白友谊的魅力,那么师生关系在教学中也能够得到很大的发展。
1.3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成绩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来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课受到了各种条件的限制,比如我们开课的时间比较少,能够举行的活动并不丰富,大多时间都是以教材为主,从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工作有效结合的情况下能够推动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比如,在学习中我们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竞争意识。在班主任纪律管理的过程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社会意识。甚至班主任开展的一些班会活动也能够起到针对性的作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2 班主任工作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合的阻碍性因素
2.1班主任层面
班主任工作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达到有效结合的目标,在此过程中阻碍性因素多种多样,从班主任层面来看,首先,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学习受到了阻碍,很多班主任的教育意识不合理,仍然采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思想,照本宣科,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班主任没有掌握好合理的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班主任由于心理健康知识并不丰富,所以在健康教育开展中,不能够做到“引经据典”,更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特点进行分析。
2.2学生层面
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阻碍性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生存在着叛逆性心理,对于学校的教学抱着反感的态度。其次对于班主任老师有着错误性的认知,尤其是纪律严格的班主任老师更难“讨得”学生的欢心。最后学生自身忽视教育,高职院校学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对教学知识的认知,认为自己进入了高职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并不看重高职院校阶段的学习了,从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学生反感的一部分。
3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3.1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互结合并不是无缝衔接,两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班主任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属于辅助性的内容,并不是专业知识的培训,我们应该适当的开展,而不是全方位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应该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具有着求知欲望、参与意识、情感交友需求,以及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正确引导,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班主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就是明确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位置,班主任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主,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和发展差异性进行心理辅导和师生沟通,起到疏导和引导的作用,至于矫治性的心理辅导还是应该由专业的心理考试完成。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要在自然环境下开展,班主任工作开展的明显特点就是与学生的相处时间比较多,应该使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才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高目标。
3.2遵循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并没有从系统性科学性上进行划分,两者之间概念模糊,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所以在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我们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遵循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关于班主任工作开展过程中遵循的原则如下。
第一,普遍性和针对性原则,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全班学生进行的,而且学生是发展的个体,具有着自身的特点,所以我们要遵循普遍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对于工作开展过程中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班会或者是举办一些活动来解决,而面对某个学生的个别性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进行针对性教育。比如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失去了高考的方向,很容易出现迷茫,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班会上开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的主题活动,在老师结合社会现象和自身经历进行分析后,缓解学生的焦虑感和失败感,帮助学生确立发展方向。如果某一个学生在花钱上大手大脚,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念,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在私下里和学生进行沟通,从亲情和科学的角度来入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第二,就是面向全体尊重个别的原则,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全班学生开展的,但是并不能在教学过程中以某个学生为例,更应该尊重学生,重视个体化的差异,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时刻牢记学生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是具有着极大的差异性的,而且职业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而不是高职院校学生的生产工厂。第三,就是遵循尊重和理解的原则,在上文中已经提到了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并不能够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学生,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采用尊重和理解的原则,尊重学生的态度和思想,理解学生的做法,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尊心都是非常强的,他们渴望被理解,所以在学生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要首先表示理解,然后才能进行是非对错的判断。
3.3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质量,班主任工作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结合还处于发展阶段,应该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创新,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平等商讨、拒绝体罚、注意倾听、事实求是、公平处理。下面我提出几种班主任工作开展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
3.3.1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经过调查和了解,班会活动是学生和老师距离最近的一种室内教育形式,在平时,班主任一般会非常注重纪律的管理,学生对班主任老师一直怀有敬畏和惧怕的心理,甚至有一些学生还产生了叛逆性心理,而我们开展主题班会活动是师生沟通的主要途径,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识,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调适的作用,在班会开展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恒心、毅力等积极性的班会活动,这样对学生也能有着一定的带动性作用。
3.3.2树立榜样意识。80%的学生在进入高职之后都会产生迷茫的心理,其中职业院校的学生尤甚,职业院校的学生一般都是高考失利或者是初高中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会有着极强的叛逆心理和自卑心理,而我们帮助学生树立榜样,能够帮助他们找到目标。比如一些喜欢运动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把一些运动健将作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而一些喜欢写作的同学们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自己喜欢的作者,或者是文学巨匠,而且班主任适当的语言和行为上的鼓励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奋斗意识。
4 小结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会有着很长的路要走,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互结合是必然趋势。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班主任工作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通过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