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研究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专业应用,模块化,计算机
  • 发布时间:2021-06-25 16:24

  摘要:随着各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体系已经逐步由知识普及型向专业应用型转变。为了改善传统的本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上课兴趣,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模块化教学的概念和理念。通过查找资料和文献,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内容,分别从目标导向及教育理念、课程结构、课程教材、课程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的探索,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的研究,并根据四川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例交流成功经验。

  1、应用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全国各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都由知识普及型向专业应用型转变。专业应用型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建立,可以有效带动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但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并没有形成以专业应用和技能服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存在课程层次不分明、课程内容重叠、教学手段陈旧等问题。这都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2、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是指在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学时学分基础上, 根据教学培养目标将一门课程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教学单元,并单独设计每个教学单元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独立设计和执行考核方法,构成理论模块化,实现项目化”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模块化教学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概括为如下3 个方面:

  第一,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首先就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区分,按照各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单独设计[2]。比如在互联网+ 学院的《计算机技能训练》教学中,可以设计‘操作系统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office 软件应用”等教学模块。在明确教学内容之后,模块化教学还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场景,比如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教学内容被细分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等模块,可以针对每个模块分别采用上机操作、理论指导和项目实训等教学方法展开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模块化之后,能够细化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以便突出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技能掌握要求相关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护理、药学、幼儿师范类专业的"“ofice 软件应用’ 教学模块中,可以将word.ppt 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来讲授,而在财务管理这类专业的教学中则将excel 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讲授。

  第二,根据教学内容配置教学资源。模块化教学内容确定之后,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配置教学资源,在师资队伍、教材选用和实验实践等环节来优化教学环境。每个教学模块要配备有专业技术能力和教学经验的任课教师来授课,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比如影视多媒体专业可以邀请资深的企业专家作为客座教授来讲授相关课程。在《程序设计基础》、《office 软件应用》等基础课程教学中,要安排学生去实验室或校内实习基地进行上机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操作系统基础》课程教学中, 可以安排学生去实验室进行Windows 系统的安装和调试使用。

  第三,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考核。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考核工作也要根据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要结合专业能力考核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成果。比如可以将《程序设计基础》这门课分为理论课考核(笔试).实践课考核(实验报告打分)和综合项目设计(成果演示和报告)三部分进行,最终按比例得出该门课学生的综合成绩。在实际教学当中, 对于具有专业知识竞赛获奖经历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课程置换的形式来完成课程考核,如获得计算机一级、二级、三级证书的学生可以免试通过计算基础课的考试并获得学分,获得MOS(微软办公软件国际认证)认证的学生可以面试通过office 相关课程的考试并获得学分。

  3、结束语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经过3 年的模块化教学研究和实践,通过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材结构考核体系等实际工作, 实现了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各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教育有效对接,教学质量有了明显地提高。学生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不仅丰富了计算机知识,还能通过专业型教学培养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本次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建设,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和动手创造能力,除了教给学生知识还培养了他们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在学校的积极运作和各专业的积极配合下,这几年来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硕果累累,先后有数百名在校生获得了MOS、IC3 等国际知名认证体系证书和奖励,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材编写获奖数也明显多于往年。这些成绩的取得,证明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和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王晓勇.方跃峰,肖四友,梁越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07). 39-42.

  [2]羊商高、张伟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块化教学模式新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5)-95-96.(作者单位: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系)

  作者简介:

  胡智林(1986.10-),男,汉,四川巴中人,本科学历,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电子、通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