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对策研究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对策研究
  • 发布时间:2021-06-25 16:26

  摘要:本文中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本质是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实践教学法、情境导入法以及合作教学法,构建以生为本的数学课堂,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制约,导致整体的数学教学效果差。在教师教学方面,部分教师运用标准式、流程化的方式授课,并不注重学生的学习主观体验,也未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空间,导致他们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被严重消磨。在学生学习方面,大部分学生受到传统数学教学的影响,存在严重的“等、靠”现象,也不具备较强的学习变通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转变教学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自主学习课堂,让他们获得数学学习潜能的激发和学习能力的增强,最终达到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一、运用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问题分析力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实践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实践的空间,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围绕具体的问题,进行相应实践的探索,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创设难易适度的内容,进行此部分内容的授课,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实践学习中,促进学生问题分析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讲授“掷一掷”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分析如下的问题:同时掷两枚骰子,为什么两枚骰子之和出现6、7、 8 的概率最大?与此同时,教师为每位学生发放两枚骰子,进行实验。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会适时地融入学生的实践过程中,针对每一位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在大部分学生实践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实践成果。小洛积极地举手说: “一位两数之和为6、7、8 的概率最大。两数之和是6 的情况有(1、5)(5、1)(2、4)(4、2)(3、3);两数之和是7 的情况有(1、6)(6、1)(2、5)(5、2)(3、4)(4、3);两数之和为8 的情况有(2、6)(6、2)(3、5)(5、3)(4、4)。”通过运用实践教学法,教师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二、采用情境导入法,提升数学教学高效性

  良好的情境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小学数学教师除了重视情境导入之外,更应注重情境导入的方式方法,并在此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增强。为此,本文注重从情境导入的方式授课,并在此过程中,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提升情境导入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简易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情境导入的方式,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在此过程中,将情境导入与课堂教学进行完美嫁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点,引入情境。教师运用多媒体,引入天平,并模拟天平,从天平的左端放入一个5 克的砝码。与此同时,教师询问学生:“在天平的右侧放多重的砝码?”小洛说:“在天平的右侧放上一个5 克的砝码。”在大部分学生树立天平观念后。教师出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探究:“X+6=9,求解X。” 在问题出设后,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将等号的左侧化简成为只剩下X 的形式!你们可以将等号看成是天平的中间部分!”小燕说:“我们可以消除左侧的一个6,而为了保证天平的平衡,我们可以消除右侧的一个6.”通过运用情境导入的方式,教师在吊足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构建数学知识与他们认知的连接,增强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三、使用合作教学法,增强学生思维发散性

  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千差万别。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运用学生思维的差异性,搭建自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提升合作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讲授“多边形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法,让学生探究如下的问题:有一个直角梯形。已知这个直角梯形的上底为14 厘米,下底为28 厘米,高为14 厘米,求解这个梯形的面积。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切割法” 和“拼凑法”两个角度进行解析。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答。方向一,制作两个全等的直角梯形,并将其拼成一个长方形;方向二,将这个直角梯形进行切割,并从两种形式解题。形式一,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形式二,一个正方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通过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教师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的同时,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总而言之,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探究空间,放手让学生对相关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索,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时地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方法,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石雪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对策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2)

  [2]石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