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

  • 来源:未来教育家
  • 关键字:小学生,课外生活,学习
  • 发布时间:2021-08-04 20:24

  【摘要】课外学习活动补充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调节学生学习生活节奏,同时也发挥着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通过课外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在人与人相互交往以及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对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与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技能,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陶冶情操,发展学生智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笔者从工作实践出发,探索发现适应小学低年段学生的多种课外活动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进步,基础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不再只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转而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全面发展。观察周围不难发现,中小学生当下的课外学习活动多是通过延伸课内学习的活动为主。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中小学生的学习始终围绕着课本知识,围绕着应试成绩为了提高应试成绩就充分利用课内外实践。这种对知识的过分强调忽略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更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思维。

  课外学习活动的科学化安排有助于学生形成较为健全的人格,学生通过课外学习活动积极拓宽了自己的活动范围,有助于推动心理健康发展。对于中小学生的培养,除了课堂教学授予他们必要的知识外,很大程度上还需要通过课外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拓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1 利用家长的工作便利,开展班级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换句话说就是:家校联合能产生对孩子教育的最大合力。班级活动的开展,少不了家长的协助。于是,我通过问卷调查,摸清了家长的工作状况,同时积极发动家长联系自己的工作单位,创造条件以便组织班级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2 结合学科课程,开展班级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在班级活动中,积极融进课堂教学的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内容,而在游戏中学习的方式,更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开展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教育,不仅能够让中小学生熟练地掌握参与课外学习活动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还能培养中小学生自主地、理性地选择课外学习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意识。学校作为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教育的主要传授者,应该打破传统的、狭隘的传授知识和升学倾向,将课外学习活动教育渗透到中小学生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培养中小学生自主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学校应该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例如通过舞蹈、歌唱或者器乐表演的等形式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这种多元化的课外学习活动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增强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生活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另外,学校应该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通过讲座或者研讨会等形式引导家长正确地安排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传统的家庭教育比较注重子女的德育和智育,而缺少对他们课外学习活动的关注。现代的、科学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开放式的教育,除了德育和智育,还应该注重体育、美育以及其他课外学习活动教育的重要性。家长首先应该加强自身对学生课外学习活动教育的意识,合理地安排孩子课外学习活动时间,同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课外活动观念。其次,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想法和意见选择课外学习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要正确地指导中小学生进行家庭劳务和社会公益活动。最后,家长应该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在与他们一起参与课外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优缺点。

  3 结合各种传统节日,开展班级活动

  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走进传统节日,让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端午节,班上组织了“吃粽子,说端午”的活动,邀请了几位家长现场给学生们讲述屈原的故事,分享各地的端午习俗,另一部分家长提前包好各种馅料的粽子,给大家一起分享。中秋节,组织了一次户外的“赏月”活动,事先联系好场地,搭上帐篷,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大家围坐在一块赏月、吟诗、品月饼,真正体会到了节日的意韵。元旦节,组织了“喜迎新年”的班级狂欢,家长们准备了各种美食,并邀请了几位家长亲临现场,带领孩子们开展各种游戏。一次次的节日活动,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 结合现代文明,开展班级活动

  现代文明不断进步,各种公共设施逐步完善,积极利用城市各种公共设施,开展班级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市博物馆,至图书馆进行亲子阅读等。在参观市博物馆的活动中,孩子们特别参观了“儿童馆展厅”,各种游戏寓教于乐,孩子们在游戏中又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和丰富。图书馆的亲子阅读中,孩子们不仅遨游了知识的海洋,又增进了亲子情感。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化教育不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还需要家庭和社区的相互配合。学校在开展课外学习活动时,应该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沟通,鼓励中小学生到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例如交通协勤、公益劳动等。这种方式丰富了中小学生的社会体验和感悟,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学校应该积极探索中小学生参与课外学习活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一方面学校可以借助本校充足的人力资源,根据教师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培训内容,使得教师具备完善的社团活动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加强与社区场馆、各高校艺术学院以及其他师范学院的合作和交流,为中小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提供充足的资源。另外,政府应该对青少年活动场所的资金投入和支持,为中小学生创造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场所。政府尤其应该加强对农村等偏远地区或者社会弱势群体居住地区的娱乐休闲场所和设施的建设,给农村地区的学生和家庭条件薄弱的学生创造有利的课外学习活动场所,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去选择课外学习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例如,政府可以鼓励学校和科技馆相结合,一方面学校定期组织中小学生进行参观,另一方面科技馆也应该将经常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

  5 结合季节特点,走进大自然,开展班级活动

  大自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能提供鲜活的教育资源。把孩子带进大自然,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能让他们开阔视野,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发展感官,体验情感。春季来临,组织学生行走于山野,“寻找最美花朵”,用照片记录精彩;夏天,大花紫薇正当茂盛,班级又开展了“植物敲拓染”的活动,让紫薇花自由开放在纸上;秋天,当落叶飘零,捡拾最美落叶,充分发挥创造与想象,制作树叶标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了情操,拓展了知识,发展了思维与想象,增强了自信,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童年生活中着下了浓墨重彩的笔划,而这些,必将会是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