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就渴望被别人夸聪明,而害怕被扣上“笨人”的帽子。然而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从不缺聪明人,缺的恰恰是“笨人”。
①制造矛盾,吸引读者。
无论哪个时代,聪明人总是意味着比普通人拥有更高的智慧、更快的反应、更灵活的处事方式,因而也能更轻易地获得令人艳羡的成功。我们正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社会在科技的助推下不断呈现新面貌,教育资源的优化造就了一批批具备极高智商、能力的聪明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他们能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变化的细微动向,迅速整合出一套应对举措,最终屹立于时代潮头,大获全胜。
②结合时代特点,分析社会不缺聪明人的原因,勾勒聪明人的特征。
所以,“笨人”就注定要被时代唾弃吗?
③问句单独成段,引人深思。
不,相反,我认为时代需要“笨人”,需要 “笨人”给这个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降降火。当然,这里的“笨人”并非是低智商的人,只是他们的选择与世俗的价值观往往背道而驰。人生在世,不能仅求个人的成功、幸福,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漠视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需承担的责任, 牺牲个人在群体中与他人应有的情感维系。当一个时代的聪明人将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发挥到极致,凡事以“工具理性”来思考判断,人类终将沦为利益的奴隶,而社会将成为聚不起来的一盘散沙。
④分析聪明人潜在的危害,反面论证时代需要“笨人”。
幸而,我们身边始终有一些为了大义可以舍弃小我的“笨人”。他们舍弃原本舒适的生活、光明的前途,“知不可为而为之”,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肩负责任,负重前行。他们是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是捐出所有资产、一心推广中国传统诗歌文化的叶嘉莹; 是庚子年人人自危的情况下,选择放弃休假,自愿“逆行”的医务人员, 以及甘冒生命危险为抗疫尽一份力的志愿者……“笨人”们凭借着坚定而朴实的信念替这个时代的聪明人赓续文明、抵挡灾祸,还众人一片岁月静好。
⑤联系现实,多角度举例论证“笨人”的可贵。
没有一个“笨人”是真的愚笨。他们并非不懂追求名利、不怕危险死亡,只是他们将人类的大义与大爱置于个人的追求之上。鲁迅说:“聪明人绝不能支持世界。”一个时代可以没有聪明人,但不能没有珍贵的“笨人”。
⑥引用鲁迅先生的话,再次强调“笨人”之于时代的意义。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书名是《这个世界会好吗? 》,我想,若这时代多一些“笨人”以小舟涉鲸波,答案已然明朗。
⑦巧借书名重申观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