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地区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游戏化课程资源的探究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藏族,打击乐教学,游戏化
  • 发布时间:2021-10-13 15:52

  在我国当前推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相关教育部门明确指出了幼儿阶段是培养幼儿音乐感受能力、尤其是听觉方面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幼儿园应该要加强音乐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来充分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很多东西都不明白也不理解,稍微具有一些难度的音乐不适合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师可以采用民族音乐赏析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增加乐感。

  幼儿园音乐教育作为发展幼儿音乐智能的主要途径,不仅能够有效地开发和培育幼儿的音乐智能,还可以间接影响其他智能的发展。因此,幼儿园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要对幼儿园音乐教学作深入研究。

  1 幼儿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1音乐游戏活动没有目标

  针对性当前幼儿园教师从认识到实践中都强调了以幼儿的发展水平为依据确定活动目标,但是教师对幼儿发展水平的了解仅来源于日常的观察和教学经验,只关注到了幼儿眼前的发展水平,却忽视了从宏观角度科学认识幼儿的发展阶段。幼儿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是呈现阶段性的特点,音乐能力的发展也同样具有阶段性,幼儿园教师应从多方面认识幼儿,从实际的观察中掌握幼儿的发展水平,从理论的角度了解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幼儿的关键期,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通常一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对于年轻的、经验少的教师更是如此,笔者在观察期间收集了多位教师的教案,然而发现多数人备课环节的懈怠应付,教案甚至于重复敷衍,缺乏时效性,音乐歌曲单调循环,甚至有大多数歌曲早已不符合眼下幼儿教育。原则上音乐教学的活动目标应是“重过程轻结果”的,然而当前活动目标的表述都是“理解音乐内容”、“能够有表情的演唱”等类似的表述,一方面过于笼统,不利于进行有效的活动评价;另一方面过于强调结果,忽视了幼儿的学习过程,这会使幼儿园教师在活动实施过程中不自觉的产生重技能的教育倾向。

  1.2活动内容单一

  活动内容直接影响着幼儿参与音乐教学的动机,所以选择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且能刺激幼儿学习动机的活动内容至关重要。幼对于打击乐活动和欣赏活动的组织较少,有的甚至从未组织过,这使得幼儿园音乐教学的组织类型不均衡,幼儿无法全面的认识音乐,走进音乐。这不仅无法满足音乐教学的要求,也阻碍了幼儿学习音乐获得发展的机会,并且幼儿园教师局限于国内的教育资源,导致大量优秀的、适宜的活动内容没有合理利用,幼儿园教师对于身边资源的利用也有限,种种原因使得幼儿音乐教育内容单一,循环乏味。

  1.3活动计划模式化严重

  活动计划体现了幼儿园教师实施活动的方案,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进行设计的。也就是说音乐教学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幼儿在活动中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游戏,幼儿园教师可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来制定下一次的活动计划,这样即满足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获得自主性体验,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下一次的活动内容,避免活动缺乏趣味性和自主性。然而通过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访谈,笔者发现幼儿园教师设计活动时通常是按照传统的习惯,将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设计的“天衣无缝”,从活动的导入、展开到活动的评价、延伸,调的是教师的教育意图,幼儿被迫成为了活动的参与者,不由自主的丢失了活动的自主权。

  1.4忽视幼儿的游戏性体验

  幼儿的游戏性体验是检验活动是否具有游戏性的标准,主要包括自主性体验、兴趣性体验和成就感体验。在传统教育模式和观念引导下,幼儿园教师在活动中扮演着操控者的角色,将幼儿自主探索和自由游戏的机会都剥夺了,通常选择用语言或动作来教授幼儿掌握教学内容。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丧失了自主性体验,音乐教学未能产生应然的效果。另外,幼儿园教师以自身教育意图为主导,经常过度指导和直接干预幼儿的学习行为,忽视幼儿的想法,导致幼儿丧失了自主建构经验的机会。在当前的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并非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游戏,更没有充分给予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权利,这种游戏机会的不均等和游戏选择的不自主都影响了幼儿游戏性体验的获得。活动的主体未产生游戏性体验,导致音乐教学的实施不具备游戏性,有游戏的外壳而无游戏的精神。

  2 打击乐教学游戏化教学策略

  2.1 树立正确教学观念,打击乐音乐活动中突出幼儿主体地位

  作为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最为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打击乐音乐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主动创造美的能力,并加强了幼儿在打击乐音乐活动中的有效交流,从幼儿教学阶段就实现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与提升。不仅如此,打击乐音乐活动由于自身的音乐性,更加有利于幼儿节奏感的有效培养,在律动中激发幼儿的音乐潜质,最终实现丰富幼儿情感世界、促进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教育目的。因此,幼儿教师有必要加强对幼儿打击乐教学活动的指导。与其他阶段的幼儿不同,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认知能力,对音乐也有了初步的理解,此时教师更需要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利用更为有效地打击乐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那么幼师究竟该怎样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呢?首合理安排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教学活动,其安排应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自主能力,不断完善自己打击乐教学的要求。

  2.2 将故事情境与幼儿打击乐音乐活动相结合

  由于幼儿对外界极大的好奇心,幼师在开展打击乐音乐活动时一定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创新化,通过新颖的活动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以此来有效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作为受到幼儿普遍欢迎的教学形式,故事情境不但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活动,还会在初期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因此,幼师在开展打击乐音乐活动时要结合幼儿的成长特点,选择较为生活、简短且故事人物较为鲜明的故事,既可以是童话书里的人物,也可以是幼儿普遍喜欢的动漫人物等。通过这样的引入形式,大班幼儿的打击乐音乐活动不但参与性更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我国幼儿教学的创新发展。如在大班音乐游戏活动《鸭子上桥》中,每一只鸭子在上桥时的表现和心态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后面上桥的鸭子看到桥在晃动,是比较害怕的。虽然歌词里也唱到木桥在晃动,但幼儿们还是难以真实演绎出歌曲中的场景。

  2.3 情景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情景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营造具体情境在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创设的情景进行体验,自己感悟,教师将知识渗透在情境中,更好的帮助孩子进行音乐的赏析,逐渐培养音乐艺术细胞,影响孩子的心智成长。幼儿阶段的孩子在进行音乐艺术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融入趣味的元素来激发孩子的学习意识,情景教学的应用十分适合,教师可以根据具体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或故事背景进行情景创设,让幼儿积极参与融入环境,身临其境去体会音乐中包含的感情色彩,体会其中的美妙,锻炼欣赏能力,培养音乐兴趣,逐步提升幼儿课堂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可以针对《春天在哪里》的儿歌来开展音乐教学,先为学生进行歌唱教学,之后可以先给孩子提问:“大家对春天都有什么印象?”通过孩子积极回忆春天的特征来快速融入于音乐课堂中,充分调动起积极性。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带领孩子一起布置带有春天的教师,在墙上、门窗上都布置一些粘贴画,将花朵、树木、小草、蝴蝶等装饰教师,共同布置一个春意盎然的生活环境。共同布置可以有效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春天的气息中进行欣赏,通过播放一些带有春天气息的音乐,可以让学生更加体会到音乐中包含的情感,并且和自己亲身体验相结合,静下心闭上眼睛慢慢欣赏。这种身临情景,创造与歌曲相符合的场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陶冶情操,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课堂效果较好。

  2.4 将打击乐音乐活动与游戏教学相结合

  除了上文提到的与故事相结合之外,打击乐音乐活动同样可以与游戏教学相结合,以此来使幼儿更容易也更乐意接受打击乐教学。在打击乐音乐活动中渗透游戏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音乐活动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优化音乐活动形式,让幼儿也可以做到在玩中学打击乐,在学中玩。幼儿游戏性体验的获得则成为观测音乐教学游戏化实施是否具备游戏性的重要标准。游戏体验主要分为兴趣性体验、自主性体验和胜任感体验。幼儿园教师应重视此方面;一是刺激本身的新颖度;其二是刺激要符合幼儿的能力,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善于观察发现和积累,能够不断为站在幼儿的角度给予新鲜的刺激,且在活动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反应及时做出调整,使之符合幼儿的能力。三是培养幼儿在认知层面的自主性,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四是给予幼儿在行动层面的自主性,给予幼儿在活动中的自由选择游戏、自主学习的机会。以幼儿园大班的《小兔和狼》打击乐音乐活动中,幼师可以创设大森林的场景,通过编写的儿歌把幼儿带入大森林里,幼儿边感受不同乐段的音乐,引导进行打击练习。

  2.5 将打击乐音乐活动与藏族音乐相结合

  打击乐教学要从乐器知识、情感文化、作曲家等各方面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放松幼儿的精神,还能让孩子懂得更多的知识,扩大孩子的眼界,通过欣赏音乐来进行情感体验,揣摩作曲家的心情,从小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铺垫。根据实践调查发现,教师的多元化教学能够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更多的锻炼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通过全面的趣味引导来更好的激发孩子的潜能。比如,教室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进行《青藏高原》音乐视频播放,结合讲故事的方式来为孩子普及藏族文化与信仰,给孩子展示一些西藏美丽的蓝天白云、藏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照片,这可以有效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之后给幼儿简单的介绍乐谱与乐器知识,以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来加深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最后让学生闭上眼认真聆听歌曲,静静品析音乐中包含的情感与乐器的搭配,这种欣赏的过程是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情感世界,激发情感的,孩子在学习中不仅可以进行多方面的音乐知识学习,还可以沉浸在音乐世界中慢慢欣赏,体会藏族人民之间的情谊与文化,逐渐深化自己的内心世界。再者,教师可以借助舞蹈的方式来激发音乐记忆,幼儿活泼好动,适合学习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舞蹈和音乐具有很大的关联,通过舞蹈的练习来进行音乐节拍的记忆,更好的抓住乐感。

  3 从幼儿教师入手,引导教师更好的提升能力

  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具有耐性,更加了解孩子,针对孩子的不同性格和状况来进行课堂音乐教学的调整,引导幼儿快速融入到音乐中。教师是直面孩子进行知识教授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孩子,在传统思想观念中,音乐课教学并非重点,只是起到缓解疲劳,提高学生知识面的科目,由于教师的不重视,逐渐导致孩子对音乐的忽视,失去了培养的意义。首先就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与意识思想,这样才能保证先进知识的传递,如若教师放任自流,对自己不加以约束,不接受新的知识与思想,将会形成恶性循环,降低音乐的魅力。比如,学校要多为教师提供学习与进修专业的时间与机会,鼓励教师时刻进步、充实自己的专业技能、优化自身专业知识、吸取新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教师的自我进步是学生受到良好教育的前提。教师通过接触更多的教学思想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针对幼儿的特性进行针对性教学,侧重于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心智,为孩子营造一个高效的音乐赏析的环境,从小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同时,多元化教学,拒绝单一,全面普及音乐知识,全面培养学生是教育部与现代社会为教师提出的教学要求,不光是教学科目齐全,而且知识层面也要拓展。对于音乐课教学,不能仅仅是针对音乐课本知识进行授课,而是应该多角度、全方面进行普及。过欣赏音乐来进行情感体验,揣摩作曲家的心情,从小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铺垫。根据实践调查发现,教师的多元化教学能够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更多的锻炼孩子的各方面能力,通过全面的趣味引导来更好的激发孩子的潜能。比如,教师需要培养孩子的音乐情感和认知,从不同角度来完善音乐的魅力。就如藏族音乐,教室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进行《青藏高原》音乐视频播放,结合讲故事的方式来为孩子普及藏族文化与信仰,给孩子展示一些西藏美丽的蓝天白云、藏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照片,这可以有效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之后给幼儿简单的介绍乐谱与乐器知识,以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来加深孩子对音乐的理解。

  总而言之,学习音乐是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结合艺术和游戏形成丰富多彩的音乐游戏是非常流行的幼儿活动形式。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材料,图谱可以简化和可视化深奥的音乐知识和节奏旋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玩音乐游戏。图谱可以让孩子们在音乐游戏中轻松的掌握音乐知识,这样孩子的音乐创造能力才能够不断提高。作为幼儿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打击乐教学的有效性一直都是幼儿园与幼师关注的焦点。音乐作为幼儿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音乐教学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去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中心幼儿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