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来源:未来教育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化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1-14 14:13
【摘要】新课程特别强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着重从优化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预习的有效性、注重发挥学生实验作用等方面,阐述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做法与体会。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身意识,并积极地创造有利于自主学习化学的条件何因素,逐步增强学习化学的独立性,促进“教”学向自主转化,促进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1 创设情境、目标导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实践证明,独具匠心地创设问题情境,常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化学课堂上的创设情境师指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化学问题情境,包括化学实验、模型、图表、习题、故事、新闻事件、调查报告、化学游戏等。如利用化学实验、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深化学习成果而产生常识性的研究活动,如再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新颖观点或方案,通过情景创设及时转化为组内活班内探究性活动等。创设良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目标酒如黑暗中的指明灯一样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不至于迷失方向。
例如在学习金刚石、石墨、C60 这节内容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上戴的是什么?(钻戒)在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木炭和铅笔),那么在化学上,我们可以说钻石、木炭、铅笔芯是一样的,为什么璀璨夺目、价值连城的钻石和质地松软、普遍廉价的木炭、铅笔芯是一样的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接着战士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情境的创设可以是一个魔术,如“烧不坏的手帕”蘸有酒精的手帕点燃后却没有烧坏,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增加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使学生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情境的创设还可以是一个问题,如在学习物质的量时我提出问题:“一瓶水中有多少个水分子呢?”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也就顺利完成了物质的量的教学。
2 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精心创设一种良好的导入方法,使学生从新课伊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唤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如在教学“焰色反应”时,新课伊始,我先在教室内点燃一个烟花爆竹,让学生感受到“焰色反应”的美。然后点明本节课的教学主题,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若渴的心理要求。从而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3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计划、方法和程序,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及认知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再自主学习的实践中学会自主学习。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学习,就要尽可能多的联系实际,并通过对问题的解决而加以巩固。如“分子性质”内容的学习,教师首先通过演示“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碘升华和凝华”、“打开浓盐酸瓶盖有刺激性气味”等实验的演示及相关设问,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得出结论。接下来以《二氧化碳性质》这节课为例,学生先预习课本内容并完成教师设定的预习题,然后带到实验室,让学生边实验边解决问题。如通过“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的实验,要求学生解释;A.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B.鸡蛋放入石灰水可保鲜;C.长期放置的石灰水会变质,表面形成一层白膜;D.刚抹过的墙壁生上炭火盆,墙壁反而更湿;E.建筑工人在没有用完的石灰浆上覆盖一层土;F.怎样除去二氧化碳等。通过实验及学生间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
4.1 在教学中渗透学法,让学生领悟学法。
在教育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一旦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以独立广泛地获取知识,从而获得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注意教师教的思路与过程,并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把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可在课前预先列出本节课的学习基本点及其他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个简明的学习提纲,通过提纲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般来讲,提纲的问题要有一定深度,学生需对知识系统理解后才能回答。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时,所列的学习要求难度要适宜,并且要有弹性。例如:以氧气的化学性质课堂教学为例,第一层次是从什么角度来讨论氧气的物理性质?第二层次是从什么角度分析氧气的氧化性?从这一角度分析氧化反应有什么特点?第三个层次是本教材的中心归纳。使学生能从更多的途径认识事物的本质,使思维的发散性、敏捷性和创造性得以培养。
4.2 在教学中注重自主探究,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
问题是自主探究的出发点,也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在自主探究学习时,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有些学生认为蜡烛燃烧现象见得较多,不观察就知道实验现象。在教学中,我设置了问题群:你见过的蜡烛有哪些形状和颜色?你以前点蜡烛时有哪些发现?今天,我们再次点燃蜡烛,请你带着这样几个问题观察,蜡烛燃烧中有哪里变化?火焰有几层? 哪层温度最高? 有时燃烧为什么会冒黑烟?通过系列的学生未知的问题群,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兴趣。有了探究的问题和欲望,再适时引导观察、探究,同学们个个认真观察、记录,自主探究就成功了!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初期,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开放、灵活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就会逐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发挥充分,就才能有真正的探究性学习。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师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只要我们进行了广泛研究,就会构建新的学习主体,就能坚持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本,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就会自然而然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信心、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主动意识就会明显增强,学生个性特长也就会得到充分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