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能大赛与基础护理技术实践教学融合的策略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护理技能,技术,实践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1-26 13:48
本文分析了护理技能大赛与基础护理技术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设计的方法,并且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护理技能大赛与基础护理技术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最后从大赛视频、实训练习、编制临床案例库、sp社团、实训教学以及双师团队六个方面分析了护理技能大赛与基础护理技术实践教学的教学资源情况,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理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革。而护理技能大赛作为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和检测标,一直被全国护理职业院校高度重视着。由于护理专业有着较高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所以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到大赛成绩的关键。所以为了能够加强护理技术的教学效果,应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1 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的课程标准会时时刻刻随着医学模式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而不断发生改变。由于护理专业在临床实践中会直接接触到大量的实践操作内容,所以为了满足患者的要求和护理职业的要求,护理工作者必须提升自身工作质量。为了能够改善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时时刻刻根据国家发展标准和社会的需求来改变课程标准和课程需求,使其能够符合我国护理专业的发展规划,更好地起到教育教学作用。在学校修订基础护理的实训课程标准时,应该按照职业大赛的比赛水平和比赛要求进行进一步修订基础护理课程的教学标准,能够充分发挥护理大赛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作用。
2 教学目标
由于该护理考评竞赛能够从较为全面的方向来考核和评价参赛选手的各方面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能够较为全面和真实地反映出选手对专业护理知识和医疗技能掌握的真实情况,也能够较为真实和准确地反映出高校护理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育内容情况。所以需要重视起护理大赛在高校制定各种教学目标时的帮助和引导作用。高校在制定护理专业教育目标时,除了需要结合国家护理专业教学理念来完成教学目标的制定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程度上地参考护理技能大赛的比赛结果和比赛内容,了解护理技能大赛中的各项任务评分标准。然后按照评分标准来适当改动当前护理专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使其能够更加符合国家护理专业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在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者研究护理大赛比赛内容和评分标准的时候,应该仔细调研社会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各项要求,以及护理专业学生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系列规划,以较为科学的方式来引导学校教师和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按照“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来改变当前护理专业教学目标,从多角度、多维度地全方位覆盖教学任务标准和必要条件,使得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能够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真正地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社会发展。
学生学习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主要在三个方面得到较为真实的体现,第一方面是素质目标,只有将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于学校的教学目标制定上,才能够使后续的教学任务以一种较为健全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使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能够具有较高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责任感。第二点要求是知识目标,由于护理工作对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较为严格,只有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能够妥善完成护理职业任务的学生才能够在日后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在教师教学时也应该抓住教育教学的知识目标,以较为全面的方式来促进学生能够掌握护理知识。学校应该积极组织教育教研活动,时刻掌握学科的最新动向,并且把学科中的新鲜内容带入到正式教学中,以全面的教学方法改进来促进学生掌握各项专业护理知识。最后的教学目标是学生的能力目标,只有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学生才能够以较为规范的方式来操作护理工作,并且以护理对象为重心,使用多种护理程序来完成护理任务。
3 教学设计
只有教师妥善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工作,才能够真正发挥教学目标在护理专业的引导作用,使护理专业的学生能够真正在校内掌握护理知识,锻炼护理技能,加强学生在后续人才市场竞争中的综合竞争力。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是以患者病情和临床护理工作任务为引领,按照患者的日常需求和护理工作的客观要求,对患者实施动态的整体护理。学校在进行护理专业的教学设计时,需要结合护理大赛的比赛内容,整合和优化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中的实践教学内容。使实践教学的学习内容能够进一步贴合患者护理需求的实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护理专业技能要点。通常情况下,护理工作的工作要点主要分为五个模块,即入院护理、生活护理、诊疗护理、生命支持护理和出院护理。五个大模块内部又包含48个小任务,在不同的任务中包含着对患者入院情况和后续治疗工作中的各项要求,所以为了能够更为全面地完成高校护理专业的教学设计任务,需要又专业人员针对48个任务中的重点任务进行设计和整理,对于一些临床中接触较少的次要任务则需要减轻在教学任务中的安排,让学生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放到学习护理重点任务上去,最大幅度的提升学生护理能力和护理水平,使学生能够适应和胜任现代护理工作的各项要求。在完成教学内容之余,为了能够使学生能够更为真实和有效地参与到临床医学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临床护理各项操作要点,就需要教师适当创新当前教学手段,引入电子计算机技术并且开设专门课程来进行学生的实践操作课程教学。由于虚拟仿真技术和VR模拟技术都能够较为真实和直观地反应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也能够使学生能够较为直接地接触到实践操作的内容。由于护理专业临床实践对实践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普通职业高校难以满足,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学校教学的作用。而VR教学具有直观性和反馈性的优势,可以使学生能够实时性接收到护理实践的反馈,从而提升护理专业教学效果。同时使用VR技术进行护理教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注意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掌握专业技能。除此之外,由于VR教学能够更为便捷地进行软件升级和更新换代,也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改进和发展,同时节省学校教学经费。除了VR教学方法之外,学校也可以引入sp小组教学的模式来进行护理专业临床教学任务。
4 教学方式
护理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所以护理大赛在进行大赛项目设计和评分标准设计时也尽可能地贴近于患者生活。所以在设计比赛项目的时候需要贯彻真实性原则,引用真实护理病例和标准化的病人,并且在考核中全面、彻底地考察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操作技能。同时,由于护理专业具有一定人文色彩,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也是该专业的必备职业技能之一,所以在进行教学方式设计的时候要着重进行学生人文关怀素养的教育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学习时尽可能地掌握人文关怀能力和人文关怀的专业技术,最大化地服务患者。专业人员在设计考试程序和考试内容时可以适当使用一些网络学习软件,如智慧树系列学习平台和学习通等。借助SP的实施,采取“做学教赛”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有着较大差别,在学习流程方面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所以在教师利用这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工作的时候能够更为直观地观察到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后续练习情况,更方便教师完成日常教学任务。以“肌肉注射技术”为例,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发布本课教学任务重点,并且在授课过程中导入真实的临床案例,将教学内容带入到真实临床环境中,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护理专业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注意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当教师完成课堂导入之后,需要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且为不同组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临床实践任务,让学生在不同小组内进行分工和合作,一同完成病人护理的整个流程,使学生能够在护理流程中较为直观地掌握医学护理的必要方法,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和专业能力水平,使学生能够适应后续的教学任务。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进一步完成学生肌肉注射训练,有必要采取一定程度上的实际操作训练。在学生都相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互相完成注射任务,进一步强化操作练习。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相互合作,并且共同制作操作视频并上传到作业中,让学生能够在竞赛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和直接地掌握专业课程知识技术。竞赛的方式能够极大程度上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注意力,使学生能够花更多时间到教学任务中。
5 教学评价
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任务最终会形成闭环,而在护理技术实践中应用护理大赛技术就需要制定出相对完善和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以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来促进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直接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并且教师在制定教学评价标准时应该不单独以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为唯一标准,需要在考察时增加对多项教学任务的整体考察,使教学考察的结果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专业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确保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护理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标准制定时,还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来完成教学评价。在较为传统的护理课程教学评价过程中,多数采用期末考试等一次性评价的方式。这种教学评价的方式虽然较为方便,但是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完成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和评价工作,会对后续的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有些护理院校会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结合在一起来完成教学评价任务,但是效果往往不甚理想。所以教师应该适当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方式,以多维度、多角度的评价来准确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除了进行教师评价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让学生能够在互相评价中加深对专业知识内容的理解。除此之外,在考核学生专业项目的时候也必须认识到实践操作在护理专业中的整体重要程度。只有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操作水平,才能够真正的胜任后续繁重的护理工作,成为优秀的护理人员。除此之外,在完成学校内部评价任务时,教师也可以采取校外评价的方式来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评价工作。教师可以适当参考企业意见来完成教学评价,并且结合学生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完善和改革,使其能够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6 教学资源
6.1 大赛视频
国家级别奖项的获奖选手能够较为直观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参考,教师可以把大赛视频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资料来使用,并且在参考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先进护理技术和不同的护理操作要求,使学生能够较为完整地掌握每一项护理技术操作要点。
6.2 实训练习
全国护理大赛的理论试题除了能够提供理论讲解的必要资料以外,还可以作为学生的实际操作参考材料来使用。学生能够在实训练习中更加直接地掌握护理大赛中的竞赛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实践技巧。
6.3编制临床案例库
由于大赛的理论案例相较于实际发生的临床案例来说具有一定滞后性,所以学生也可以利用大赛案例和往届护理实践操作大赛中的一些例子来丰富学校的临床案例库,使学校临床案例库能够得到拓展和更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教学。
6.4 Sp社团
Sp社团在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主要服务于国赛等较为重大比赛项目的事前准备中,该技术教学能够使护理技能更加贴合临床实际,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该社团的教学能够较好地体现临床医学的要求,使学生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可以在学习中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使学生能够胜任护理专业的各项专业要求,使学生能够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技能水平。
6.5 实训教学
实际操作训练是护理教学任务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帮助学生掌握护理专业的操作要点,需要由校方开放实训室来满足学生不同时间段的练习需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护理实际操作技巧。
6.6 双师团队
双师团队教学模式主要采取校内教师和临床一线护理工作者共同教学的方式来完成学生教学任务。通常情况下,学校教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掌握相对较为明确,而一线护理工作者对护理工作实际操作方法和工作要点的掌握更加符合标准。所以在使用双师团队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能够兼顾二者优点,更为完善的进行教育教学的工作。双师团队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加完善的完成学生日常护理教学工作,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和医院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能够有效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该教学团队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把临床护理的工作任务作为主线,以项目化教学的方式来促使护理大赛技能和学校教学任务的融合,使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和水平能够得到较为完善的提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进行护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时,如果以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为引导,将临床护理任务作为教学主线,采取多角度项目化教学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际操作教学的比重,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掌握到各项专业操作技术,从而使学生的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